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少阳
shǎoyáng

少阳


拼音 shǎo yáng

简拼 SY

词语解释

少阳[ shǎo yáng ]

1.东方

2.东宫。太子所居

3.后以指太子

4.《易》“四象”之一。《易》以七为少阳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少扬”


引证解释

1.东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邪絶少阳而登太阴兮,与真人乎相求。”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少阳,东极。”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东方少阳,日月所出。”

王闿运 《衡阳常氏家庙碑》:“前设大殿,户向少阳。”

2.东宫。太子所居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少阳。”

李善 注:“正体,太子也……少阳,东宫也。”

3.后以指太子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

《旧唐书·李密传》:“始曀明两之暉,终干少阳之位。”

4.《易》“四象”之一,符号:⚎(U+268E)。 《易》以七为少阳

《易·繫辞上》“十有八变而成卦” 唐 孔颖达 疏:“每一爻有三变……其两多一少为少阳者,谓三揲之间,或有一箇九、有一箇八而有一箇四,或有二箇八而有一箇五,此为两多一少也。如此三变既毕,乃定一爻。”

5.中医学经脉名。分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手少阳经为三焦经,足少阳经为胆经

6.见“少扬”


网络解释

1.少阳

少阳,是汉语词汇,拼音为shǎo yáng或者为shào yáng,东方、东宫,《易》“四象”之一。少阳也是中医学经脉名。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少阳造句

  • 1、经络多选用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等,阴经涉及较少。
  • 2、风池养生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
  • 3、霍地足踏九宫位,入坎走震踩巽位,剑身绷直去攻柳少阳右肋。
  • 4、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 5、方少阳也不必隐瞒,把他如何喜欢打架如何多管闲事杀了国舅的干儿子,国舅如何要灭他全家,国师如何追索下册镇元诀,一一说给邋遢道人听。
  • 6、柴胡、甘草和生姜这三味药是中医里非常经典的养胃健脾的方子,柴胡疏肝解郁、和解少阳、辛凉解表,甘草能调理脾胃,生姜止呕。
  • 7、周易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就是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 8、从子时到卯时,阴中阳半,以太阴中起少阳,从卯时至午时,阴中有阳,纯少阳而起太阳。
  • 9、颈部前后都有很多经脉通过,比如后面有膀胱经、督脉这两条比较大的经脉通过,侧面有足少阳胆经,前面有任脉、足阳明胃经都是从脖子这里经过。
  • 10、挥退了叫他吃午饭的小箐,王平依然在前院中修炼少阳铁臂拳,似乎有点废寝忘餐的模样。
  • 11、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有和解少阳,疏利三焦,调达气机,宣通内外,运转枢机的作用。
  • 12、柴胡、黄芩是古方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的核心药对。
  • 13、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胆经循行于肩部,经络所通,主治所及,刺激阳陵泉能够激活胆经气血,从而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
  • 14、和解少阳,可以给孩子服用小柴胡颗粒。
  • 15、瞿宇只觉一股阴阳和和的内力从后心传入,顺右臂少阳脉直到手掌,凝住不动,待后面三四股内力一到,叠嶂层峦,累累相加,其势猛增,才猛然一爆。
  • 16、左少阳看出来这个赵三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所以死皮赖脸撒赖央求道。
  • 17、柳少阳眼见昏君主国徒留渐觉无趣,寻思阔别中土已有三载,昔年搜剿风声当过理应带着少主张凤归返故土。
  • 18、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底部有足少阴肾经。
  • 19、治以和解少阳,调气活血,兼以辛开苦降。
  • 20、把耳廓向前折起,耳尖上方约两横指的地方就是率谷穴,它是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大部分偏头痛的患者在这个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
少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