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同门
tóngmén

同门


拼音 tóng mén

简拼 TM
五笔 MGUY

词语解释

同门[ tóng mén ]

1.同师受业

be taught by the same master;

2.亦指同师受业者

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汉书·孟喜传》

pupils of the same master;

3.同乡里的人

persons from the same village;


引证解释

1.同师受业。亦指同师受业者

《礼记·檀弓上》“吾离羣而索居” 汉 郑玄 注:“羣,谓同门朋友也。”

《汉书·儒林传·孟喜》:“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

颜师古 注:“同门,同师学者也。”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独喜同门旧,皆为列郡臣。”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同门》:“然则同门之谊,唐人已与同年并重矣。”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六讲:“他的同门慧均著《四论玄义》,也讲到各家对佛性不同的主张。”

2.同一里门。谓同里

《韩非子·亡徵》:“公壻公孙与民同门,暴慠其邻者,可亡也。”

3.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因同为一家之婿,故称

《尔雅·释亲》“两壻相谓为亚” 晋 郭璞 注:“今 江 东人呼同门为僚壻。”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尔雅》曰:‘两壻相并为亚。’《诗》:‘琐琐姻婭’是也。《严助传》呼友婿,宋时人谓之连袂,又呼连襟,闽人谓之同门。”


国语辞典

1.同师受业的人

《汉书·卷八八·儒林传·孟喜传》:“同门梁丘贺疏通证明之。”

《文明小史·第六回》:“姓孔的是黄举人的同门,姓黄的就是他族中兄弟。”

2.连襟,同一个岳父母的两人

《尔雅·释亲》晋·郭璞·注:“今江人呼同门为僚婿。”

3.同乡、同里

《韩非子·亡征》:“公婿公孙,与民同门,暴慠其邻者,可亡也。”


网络解释

1.同门

同门》是邱礼涛执导的一部动作片,余文乐、江若琳、蔡少芬主演。

电影讲了南区,龙蛇混集,瘴气污烟,由五大帮派掌管地下秩序。区内声色犬马,各派各占地盘,表面相处融和;繁荣共享,甚少磨擦的故事。

2.同门 (汉语名词)

同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óng mén,释义为同师授业,亦指同师受业者;也指同乡里的人。《礼记·檀弓上》等均有记载。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同门造句

  • 1、因为他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终获武当掌门冲虚道人衣钵相传,得美丽的小师妹青睐,傲视同门,于武当山上呼风唤雨。
  • 2、况且这同门行礼是不需要磕头礼拜的,只需拱手作揖便可,你可要记住。
  • 3、在各门楼旁边也有铺道,同门楼一样长,这是低铺道。
  • 4、眼下师兄朝不保夕,我身为同门师弟不可冷眼旁观,漠然置之。
  • 5、都是些规定弟子,须尊师重道,入孝出悌,不得同门相残,忤逆不孝,须除恶扬善,行侠仗义,不得为非作歹,持强凌弱之类的门规。
  • 6、我说得兴致勃发,唾沫乱飞,在场的几个同门师兄弟听得“哧”。
  • 7、大家同门异户,有钱的,客厅多挂几幅字画,多摆两张酸枝椅;没钱的,全家挤在狭窄的尾房,甚至晚上连正厅都要架起床板睡人。
  • 8、穷人富人同楼不同门伦敦市中心,民宅早已是栋栋天价,通常只有非富即贵者才能住得起。
  • 9、……其实,刚才有一瞬间,我真的很想杀了他们,但是……我不想变得和他们一样,只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连自己的同门兄弟都杀……我……慕容紫英
  • 10、晚晴官场的称呼可算是五花八门,带点亲故的一般称呼字号,同省同乡那是世谊,另外还有同窗、同门、同年,甚至连年纪一般,也能拉交情算是同庚。
  • 11、去年,同门师姐李胜素演这出戏时,梅葆玖说了一句,“这个戏那么多段唱,一般的旦角儿可拿不下来!”说者无心,可是坐在一边的胡文阁却听者有意。
  • 12、同门小师弟和王骏风在第二回合刚交手时,就扭缠在一起,你推我一下,我拽你一下。
  • 13、大师兄也好,小师弟也罢,大家既已是同门,从今以后,我们朝夕共处,何分大小啊!
  • 14、何况俞莲舟自己都承认在同门中练功最为勤勉,武功也高出侪辈。
  • 15、你给我住嘴,我的人即便是做错了,也轮不到你来教训!伤我同门,此仇不报,我就不叫洛姬!明日午时,竟技场来受死!若是怕了,就叫我一声祖奶奶,免你一死!
  • 16、在青城时,林平志就听同门聊天时说起过几次,在某些深山大泽,隐藏着一些上古异兽。
  • 17、原始师兄,你阐教门下不念同门之义,屡伤我截教门人,辱我截教为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
  • 18、不是飞羽小心敬慎,只是客栈里住着我几位同门师兄妹,心中有所牵挂而已。
  • 19、不说智冠同门,却非是蠢笨之人。
  • 20、我自负艺高胆大,同门之时,常师兄状若愚笨,口不能言,杨师兄君子风度,温润如玉,我常取笑他二人胆怯,今番看来,大勇不言,我不及两位师兄多矣!!
同门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