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算赋
suàn

算赋


拼音 suàn fù

简拼 SF

词语解释

算赋[ suàn fù ]

1.汉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


引证解释

1.汉 代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 元帝 时 贡禹 有改“年二十乃算”之请,见《汉书·贡禹传》

《汉书·高帝纪上》:“﹝四年﹞八月,初为算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汉仪注》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一算,为治库兵车马。”


网络解释

1.算赋

算赋是汉代政府对成年人征收的一种人头税。汉高祖四年 (公元前203年)“初为算赋”。规定凡年龄15岁到56岁的成年男女,每人每年交纳120钱。称为一算,用作购置车马兵器。文帝时改一算为40钱,武帝时又恢复到120钱,宣帝时又以90钱为一算,成帝时以80钱为一算。“算”的高低,决定人民负担的轻重。对少数民族地区也征算赋,令成年人交賨布 (麻布) 一匹,板楯蛮地区除罗、朴等七姓外,每口每年纳賨钱40。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算赋造句

  • 1、汉自郡国至京师,皆有武备,在郡皆有库兵,或置工官,库兵以算赋为之,而工官与铁官,同置产铁之郡。
  • 2、算赋数额一般为每人一年一算。
  • 3、如果女子到了十五岁还不出嫁,就要征收五倍的算赋
  • 4、算赋是一种成人的人头税,每人交一百二十钱,即为一算。
  • 5、户调的实行,取代了汉朝以来的算赋和口赋,从此与田租一起成为国家的正式赋税。
  • 6、算赋、口钱是人头税。
  • 7、关于秦国算赋的性质问题,加藤先生提出了军赋说。
  • 8、规定田租每亩每年交纳粟四升,户调平均每户每年交纳绢二匹、绵二斤,废止了汉代征收的口赋和算赋
  • 9、的田租及各种末业税外,按丁口征赋的项目,通常是算赋、口钱和更赋。
  • 10、他认为秦汉算赋相同,秦国算赋就是军赋。
  • 11、人口税分为算赋和口赋。
  • 12、其实,秦国算赋并非口赋,而是属于军赋,是一种对妇女所专门征收的赋。
  • 13、汉代算赋定额的探讨
  • 14、并在当地赐给公田,贷给处粮和农具,免除租税五年,除算赋三年。
  • 15、文帝时,算赋也由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钱减至四十钱,徭役则减至每三年服役一次。
  • 16、诸侯各国对慈幼工作都极为重视,推行鼓励生育的政策,对生育的妇婴给予特别照顾,免征幼儿的算赋
  • 17、政府把农民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造册,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口赋、徭役和兵役。
算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