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卷舌
juànshé

卷舌


拼音 juàn shé

简拼 JS

词语解释

卷舌[ juàn shé ]

1.不开口;闭口不言

2.星名

3.喻邪佞之人

4.把舌头卷起来


引证解释

1.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参见“卷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

2.不开口;闭口不言

《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3.星名

《汉书·天文志》:“﹝元帝﹞二年五月,客星见昴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

《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4.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5.把舌头卷起来


国语辞典

1.不说话。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也作“卷舌”

《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迹。”

2.将舌尖往后翘。。也作“卷舌”

“卷舌音”


网络解释

1.卷舌 (汉语词语)

卷舌,汉语词汇。

拼音:juǎn shé

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 卷舌 ”。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卷舌造句

  • 1、兼顾其音值的本质与卷舌的特点,才有利于教学。
  • 2、朝阳门那里有个豆瓣胡同,用北方卷舌的儿化音来读,叫豆瓣儿胡同。
  • 3、叩齿卷舌一分钟:轻叩牙齿和卷舌,可使牙根和牙龈活血并健齿。卷舌可使舌活动自如且增加其灵敏度。
  • 4、昨天晚上我听到一个非常有趣俄语卷舌音的笑话。
  • 5、舌系带过短还限制了舌头在口腔内的活动,影响吐字和发音,尤其对卷舌音、腭音及舌音影响较大,如汉语拼音字母中的l、r、ch等发音困难。
  • 6、丹尼埃尔从小就患有舌系带过短的病症,说话不能发卷舌音,但是,由于经济拮据,一直没能手术。
  • 7、但迁安方言中没有卷舌韵母,这一语音特点同其他一些因素使得儿化与北京话的儿化相比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 8、东边卷舌音带,位于东边音区的沙墩、童司牌、牛车、宋巷一带。
  • 9、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饰非距谏,酷害朝臣,部内嚣然,忠良卷舌
  • 10、但是不可张扬上帝给我们的另一恩赐:我们有一条超过自身两倍长的卷舌,我们能在二十五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捕获猎物。
  • 11、虽然口音与四川话非常相似,但却又不像四川话那样抑扬顿挫,钟祥话非常憨厚,声调较平,起伏较小,钟祥方言一般不分平舌和卷舌音,包括q和J,Z和zh,C和ch,S和sh。
  • 12、集市上人来人往,有不少人堵着大路看热闹。通过他们浓重的卷舌的南城口音,我判断出,这是一场大户人家的丧葬。
  • 13、终于,饼干从额头移到眉心,从眉心移到鼻梁,终于,我一卷舌头,饼干落到了我的嘴中!我欣喜若狂地跑回了座位上,嘴里还含着饼干,一脸幸福样儿。
  • 14、导致老爸总是出错的原因是那口发言不标准的普通话,导致老爸发音不标准的原因就是那卷舌音。
  • 15、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每次讲话都分不清平舌音和卷舌音,比如:把四说成是。
  • 16、因为湘乡人说湘乡花却是不用卷舌的,所爸爸说起普通话来也是习惯了不发卷舌音,而是每一句花都是平舌的。
  • 17、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天不随人愿呀!带着浓厚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在校园里频频出现,卷舌、翘舌、平舌等不正确的读法层出不穷,这不仅会闹笑话,还会令人瞧不起你。
  • 18、曾几何时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化,现在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舌卷舌的变化。
  • 19、那套衣服平舌音和卷舌音是最新式样的。
  • 20、卷舌音可以涉及到卷舌,或卷曲舌头得以用舌尖下侧做接触,或只是缩舌。
卷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