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虫豸
chóngzhì

虫豸


拼音 chóng zhì

简拼 CZ


词语解释

虫豸[ chóng zhì ]

1.小虫的通称。詈词。喻指下贱者


引证解释

1.小虫的通称

汉 王逸 《九思·怨上》:“虫豸兮夹余,惆悵兮自悲。”

唐 杜荀鹤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沈从文 《主妇集·生存》:“虽活在一个四处是扰扰人声的地方,却等于虫豸,甚至于不如虫豸。”

2.詈词。喻指下贱者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靦面目耳。”

《太平广记》卷二六六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卢程》:“卢程擢进士第……唯以氏族傲物。任圜常以公事入謁,程乌纱隐几,谓圜曰:‘公是虫豸,輒来唐突!’”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幺么鼠子乃敢尔,是何鸡狗何虫豸!”

鲁迅 《华盖集·战士和苍蝇》:“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们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国语辞典

1.昆虫的通称

《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虫豸之类谓之孽,孽则牙孽矣。”

2.骂人轻贱的话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日南郡男女倮体,不以为羞,由此言之,可谓虫豸,有腼面目耳。”

《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卢程传》:“尔何虫豸,恃妇家力也!”


网络解释

1.虫豸 (网络写手)

虫豸,网络写手,自称是一个天天处在无聊状态的书迷宅男,其作品有《杀手另类》、《杀手正传》、《仙道求索》、《逆臣》、《摄政大明》等。

2.虫豸 (汉语词汇)

虫豸,汉语词汇。

拼音: chóng zhì

拼音:ㄔㄨㄙˊ ㄓㄧˋ

释义:1、小虫的通称。2、喻指下贱者。


英语翻译 small bug; base person (used as a curse word)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虫豸造句

  • 1、关于虫豸的这一章是由一个年高德劭的专家写的。
  • 2、我可以医治你这尸毒,当然,那是后话,我现在的当务之急,要先帮你把体内的虫豸取出来。
  • 3、破阵子本意,千里茫茫若梦,双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许约,烛畔鬓云有旧盟。莽苍踏雪行。赤手屠熊搏虎,金戈荡寇鏖兵。草木残生颅铸铁,虫豸凝寒掌作冰。挥洒缚豪英。金庸
  • 4、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
  • 5、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
  • 6、三四月黄梅雨天,屋里屋外阴湿霉变,杂菌虫豸滋生。
  • 7、永远的冲刺,必定会有松懈,必定要停下来补充能量,然后,后来者则趁人之危,取代你的位置。生活就是这样,弱肉强食,紧绷的神经一旦放松,你就会沦为别人脚下的虫豸
  • 8、我见到,盎然的春意,潜伏于菌菇虫豸的肢体内。
  • 9、阳和启蛰:启蛰:过冬的虫豸开始活动。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 10、探险,远离了尘世的平庸,远离了沦为虫豸的芸芸众生。
  • 11、而这,仿佛已经被尘封的世界,隔绝了情谊,人们抛弃了情感,一切变得那么空洞;一切冗杂,不断地萦绕在人们的身边,虫豸般的人们忘乎所以地追求金钱、权力,而抛诸脑后的远远是最珍贵的,可总得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最后为自己当初的行为追悔莫及。
  • 12、虽然阿Q当时叫自己虫豸,但其实他是不服输的,他的内心是瞧不起那闲人的,他在精神上又得胜了。
  • 13、飘飘飖飖寒丁丁,虫豸出蛰神鬼惊。
  • 14、她家的墙角上有几张蜘蛛网,上面还附着几只虫豸,桌子脏兮兮,油腻腻,凳子也是一样。
  • 15、他们像是无数蠕动着的虫豸,毫无知觉地本能地喷吐着黑色的毒液,把这个地球密不透风地包裹起来,等待着有一天,一起爆炸成宇宙里四散开来的星辰碎屑。
  • 16、我相信有一种柔软的力量,可以摧山坼地,可以让一只匍匐而行的虫豸陡然生出翱翔天际的心。
  • 17、我再也不能理解那些乘坐郊区火车的芸芸众生,他们自以为是人,然而他们却因承受着某种他们感觉不到的压力而沦为像蚂蚁一样的虫豸
  • 18、我坐在一棵木头中,如同多年没有走路的瞎子,忘却了走路的声音,我的耳朵是被春天晒红的花朵和虫豸
  • 19、王遵气得裂眦嚼齿,浑身颤抖地说:“是,你是天生的大将军!我们都是贱命一条,无名虫豸!我们都是活该!”。
  • 20、这些蛊虫,可不是无知无识的虫豸,而是皓月宫弟子的本命灵蛊,与其性命交关,其身在战场,就相当于皓月宫弟子的一半性命也在战斗。
虫豸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