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背子
bēizi

背子


拼音 bēi zi
注音 ㄅㄟ ˙ㄗ

简拼 BZ

词语解释

背子[ bēi zi ]

1.用来背东西的长背篓

stack for carrying burden on back;


引证解释

1.古代衣服的一种。男女皆服,式样有异。参阅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衫子背子》

《事物纪原·衣裘带服·背子》引《实录》:“秦二世詔衫子上朝服加背子,其制袖短於衫,身与衫齐而大袖。今又长与裙齐,而袖纔宽於衫。”

《朱子语类》卷一二七:“今上登极,常时著白綾背子。”

《水浒传》第八回:“见坐着一箇人,头戴顶万字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下面皂靴浄袜。”

2.物背的衬托物

装潢师傅给这幅画裱上纸背子。

3.用来背东西的细长筐子,山区多用来运送什物


国语辞典

1.古代朝服上所加的衣服,袖子短而较宽大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背子》:“秦二世诏衫子上朝服加背子,其制袖短于衫,身与衫齐而大袖。”

2.古代宫人或官员妻女的朝服

五代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背子》:“隋大业末,炀帝宫人,百官母妻等绯罗蹙金飞凤背子,以为朝服,及礼见宾客舅姑之长服也。”

3.清代妓女婢妾者所常穿的衣服

4.东西背后的衬托物

“纸背子”。

5.背东西的用具

“我需要一个背子,来装东西。”


网络解释

1.背子

背子,汉族传统服装的一种。男女皆服,式样有异。背子也称褙子。始见于隋唐,由袖长半截、衣身较短的半臂发展而来,盛行于宋元时期,至明代发展为披风,形式变化甚多。宋代妇女从后、妃、公主到一般妇女皆穿褙子,可做常服或常礼服。其基本形制为直领对襟、长袖;袖子可宽可窄;衣长可至膝上、齐膝;也有长至小腿及脚踝。

背子又称唐衣,是日本皇室命妇礼服十二单的表衣,布料用唐织,又叫二倍织物。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背子造句

  • 1、说话之人身高近七尺,偏瘦,面容娇美,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
  • 2、他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
  • 3、娇滴滴的声音有些不情愿的拉了拉背子,似乎才想起雷豹,睁眼转身,娇笑起来。
  • 4、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半臂”的源流,并将“半臂”和“背子”、“两裆”这两种容易与它混淆的服饰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尝试对唐代的“半臂”给出一个较为合适的定义。
  • 5、只见她,头上发髻高绾,一根银钗插在发髻之间,水粉的襦衫,外穿一件银白的背子,一条紫色的百叠裙覆到脚面,腰间系一个玉环绶,略施粉黛,清雅秀气。
  • 6、背子又叫褙子,子。
  • 7、礼服由凤冠、霞帔、翟衣、背子和大袖衫组成。
  • 8、明代背子,有宽袖背子、有窄袖褙子。
  • 9、红上团花背子三衙并带。
  • 10、御器械官皆小帽、背子或紫绣战袍,跨马前导。
  • 11、成默提出要背子鹤出去敞亮敞亮,子鹤高兴应着。
  • 12、红锦,或红罗上紫团答戏狮子、短后打甲背子,执御从物。
  • 13、左背上扛着一个大背子右手中的三个手指拎着一个保温杯其余两个手指还夹着几个苹果,我一看这高大而又略显沧桑的背影,定是我的父亲,我不讥的笑了笑,向着父亲走了过来。
  • 14、我立刻以瞬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爬进了床,用背子捂住了自己的全身,满脑子都是想着那些鬼故事、查理九世、冒险小虎队、柯南、恐怖片、……的影相!死人、魔鬼、奇异生物、更是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幽灵。
  • 15、这样一位平凡的母亲,在聆听完八路军讲抗日道理后,懂得了只有穷苦人民都行动起来,赶走侵略者,才能救国救己的道理,就把最大的五个儿子送去打仗,并让丈夫为八路军送粮食,背子弹,她的家也成为了八路军与游击队和伤病员的落脚之处。
  • 16、英雄邓玉芬的事迹更让我刻骨铭心:她让五个儿子参加抗战,自己则积极活跃在抗战的第二线上,帮助伤员,让丈夫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
  • 17、夜晚,将背子卷在一起我被夏夜的燥热热醒了。突然,房门开了,我急忙安稳地躺好。门外现出一个人影,那背影,宽厚壮实,哦,是父亲。他的突然进来让我有点出乎意料。
  • 18、用“美男子”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身高近七尺,偏瘦,穿着一袭绣绿纹的紫长袍,外罩一件亮绸面的乳白色对襟袄背子。袍脚上翻,塞进腰间的白玉腰带中,脚上穿着白鹿皮靴,方便骑马。乌黑的头发在头顶梳着整齐的发髻,套在一个精致的白玉发冠之中,从玉冠两边垂下淡绿色丝质冠带,在下额系着一个流花结。
  • 19、姐夫您当然是一个干大事的人了,只是那些人有眼不识泰山,您前两年不过是走点背子
  • 20、如,位于谷口右侧的佛面山,其上分布有长鼻将军镇谷门、天王托塔、狗熊背子攀顶峰及应有尽有的天兵天将影像,恰如一幅壮观的天宫画卷。
背子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