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因果报应
yīnguǒbàoyìng

因果报应



词语解释

因果报应[ yīn guǒ bào yìng ]

1.佛教语。佛教依据未作不起、已作不失的理论,认为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作善作恶,必各有报应


引证解释

1.佛教语。佛教依据未作不起、已作不失的理论,认为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作善作恶,必各有报应

唐 慧立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积善之家,必有餘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则因果报应之説,亦未尝废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这里还像有点因果报应在里面呢。”

亦省作“因报”。 《后汉书·西域传论》:“精灵起灭,因报相寻。”

李贤 注:“因报相寻,谓行有善恶,各缘业报也。”


国语辞典

1.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佛教谓生死轮回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因果关系。一切有意志的行为,不论善恶或中性,都必导致未来世的乐、苦或中性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换言之,一切众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命形态都是过去意志行为的结果。这种因果关系,在未解脱之前,永不休止


网络解释

1.因果报应

【词语】: 因果报应

【音节】: yīn guǒ bào yìng

【注释】;它指事物的起因和结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英语翻译 comeuppance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因果报应造句

  • 1、我们不相信所谓的因果报应,但我们却相信,凡是压迫人民的人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 2、自然界中没有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 3、因果报应如响应声,如影随形。
  • 4、中国古代小说的绝大部分属于前者,起源甚早的自然论世界观融合中古时代传入中国的佛教因果报应观念,形成了古代小说的叙事意识形态。
  • 5、宗教的精髓,就是生命轮回、因果报应、灵魂不死。
  • 6、天理循环,因果报应,难道真的有这样的说法吗?
  • 7、相信因果报应!相信轮回!
  • 8、佛教中的好生恶杀,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等观念符合善良百姓的心理。
  • 9、妙法老和尚的一席话说得大家无不信服,连连惊叹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 10、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 11、还有更多的印度教和佛教的深奥思想影响琐罗亚斯德教,比如化身,因果报应和星形的位面。
  • 12、因果报应观念贯穿了整个初传汉译佛经叙事。
  • 13、在受审最后一刻,他还不忘将自己的落马归类于“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毫厘不差,千古铁律”。
  • 14、判书念完,四周百姓免不了指指点点,都说这王氏不守妇道,不知好歹,害人性命,如今伏法受诛也是因果报应
  • 15、佛家不是常说因果报应么,好,那么今天,就是尔等吃尽农民膏血的蠢物的现世报,血债血偿的时刻已经到了。
  • 16、自然界中?奖赏和惩罚,只有因果报应
  • 17、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点,熔解在戏曲形象中,耳濡目染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 18、其民间伦理思想的内容主要是:福善祸淫、因果报应的民间人生伦理信念,“诸善奉行”的民间善良意识,“改过”“谦德”的实践道德。
  • 19、除了明显的具有赏善罚恶特征的因果报应叙述模式之外,他还借助于预言模式、象征模式、点评模式、命运模式建构着对天道的执着信仰。
  • 20、佛教相信万物自有轮回,万物均有因果报应
因果报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