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拘泥

拘泥



词语解释

拘泥[ jū nì ]

1.拘守;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

要在看得活络,无所拘泥,则无不通耳。——《朱子全书·易》

拘泥于细节。

be a stickler for; rigidly adhere to;


引证解释

1.固执而不知变通

宋 司马光 《务实》:“姦暴不诛,寃结不理,而拘泥微文,纠擿细过,其於刑也,不亦远乎?”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后人不得其秘,拘泥纸上语而用之,鲜不误矣。”

清 李渔 《比目鱼·假神》:“这成规死法是拘泥不得的。”

夏衍 《秋瑾传》第一幕:“你就是这些书念坏了……拘泥了书上的一两句话,食古不化。”

2.犹拘束

清 曹寅 《和芷园消夏·碧筒》:“平生狂饮无拘泥,解折荷凉第几回。”

《红楼梦》第六三回:“晚间吃酒,大家取乐,不可拘泥。”

萧红 《小城三月》:“母亲晓得他们年青人是很拘泥的。或者不好意思去看翠姨。”


国语辞典

1.固执于个人的想法而不知变通

宋·朱熹〈答陆子静书〉:“今必如此拘泥,强生分别。”

《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不存拘泥,方好讲到自由。”

古板 固执

善变 洒脱


网络解释

1.拘泥

拘泥(注意泥发第四声),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拘束;不自然。语出《朱子全书·易》:“要在看得活络,无所拘泥,则无不通耳。”


英语翻译 to be a stickler for formalities, to rigidly adhere to, to cling to, constrained, ill at ease

德语翻译 Wäschestärke (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拘泥造句

  • 1、循规蹈矩并不是要人拘泥形式,而是要人行为端正。
  • 2、读书不但要求博古通今,更要能通权达变,才不会拘泥前说,而能将知识活用。
  • 3、他老用这种拘泥于成规、按图索骥的办法来处理事情,怎能赶上时代呢?
  • 4、只要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不拘泥于陈规,就能藏形匿影。
  • 5、他做事一向大刀阔斧,不拘泥小节。
  • 6、古代兵书上有“穷寇勿追”的说话,但不能拘泥,对顽敌都应穷追不舍,务必将其全部干净地加以消灭。
  • 7、彬格莱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气习。
  • 8、仿写,不是拘泥摹仿,而是仿中创意,规矩中灵动的写作活动。
  • 9、朱丹阳初见柳琴时,她身上半点不沾人间烟火气息,纯洁灵透,不拘泥世俗迂见,不懂悲苦喜乐,就算悲怆万分,马上也能一笑带过,旖旎不失任性,娇纵不失温柔。
  • 10、通用数据库程序可采用编目来动态展现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而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数据格式。
  • 11、她性情古板,对一些生活小节过分拘泥
  • 12、末世清谈之风盛行以来,读书人拘泥于章句,只会背读师长的言论,用在时务上,几乎没有一件用得上。
  • 13、后世墨者却拘泥于前辈德只言片字,行虽壮烈,却近乎迂腐而阔于世事;只是这一片‘忠人之事’的心志,和那‘死不旋踵’的满腔热血,犹有其可嘉可叹者……
  • 14、因为假若有人说佛有所说法,乃是浅见寡识,拘泥于文字,无异于诽谤佛,是不知道我所说的道理的缘故呀。
  • 15、回主子,这种人讲究操守,能洁身自好,不肯趋炎附势,与奸佞之臣沆瀣一气;但虑事行事拘泥礼教,不懂变通,一味寻章摘句,穿凿附会,不敢革故鼎新,勇创新局。
  • 16、他仪表堂堂,学识丰富,人又很幽默;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习气。
  • 17、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遇到朞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如拘泥于一般的原则不会变通,往往导致销售失败。
  • 18、拘泥于字面“对等”的英文广告语翻译往往索然寡味,不能实现广告的预朞目的。
  • 19、当初教主派我出来的时候,就准我为大局计,当量材录用,不必拘泥于教中兄弟。
  • 20、阳光,把我从被窝赶起。风儿也苏醒了,枝头也泛绿了,新的一天,在美丽中唤起。没有拘泥,没有压力,只盼做最好的自己。淡淡的摔一句,朋友,早安!
拘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