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烛影摇红
zhúyǐngyáohóng

烛影摇红



词语解释

烛影摇红[ zhú yǐng yáo hóng ]

1.灯烛光亮晃动貌

2.词牌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3.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的,用为引子


引证解释

1.灯烛光亮晃动貌

宋 王詵 《忆故人》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花遮翠拥,香靄飘霞,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

《宋宫十八朝演义》第十九回:“只遥见烛影摇红,晋王在烛光影里时或离席,像逊让退避的形状。”

2.词牌名。双调九十六字,仄韵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乐府二》:“王都尉(王詵)有《忆故人》词云:‘烛影摇红向夜阑’……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恨。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损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

3.曲牌名。属南曲大石调。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亦有与全阕同的,用为引子


国语辞典

1.烛光明亮晃动的样子

宋·王诜〈忆故人·烛影摇红向夜阑〉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明·贾仲名《金安寿·第一折》:“花遮翠拥,香霭飘霞,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栊。”

2.词牌名。属双调。本名忆故人,乃王诜因忆故人所作。周邦彦增益其词,以首句“烛影摇红”为名

3.曲牌名。南曲入大石调引。管色配小工调或尺字调


网络解释

1.烛影摇红 (词牌名)

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玉珥坠金环”“忆故人”“秋色横空”等。以毛滂词《烛影摇红·送会宗》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四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另有双调五十字,前段五句两仄韵后段五句三仄韵;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的变体。代表作有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等。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烛影摇红造句

  • 1、烛影摇红多少温柔,前生有约今生难求,自君别后几度春秋,魂兮梦兮有志难酬,天上人间不见不休。
  • 2、读罢全诗,眼前似有一幅韵致盎然的古代婚典画卷徐徐展开,六礼已成,鸾舆笙歌,烛影摇红,千载之下仍能令人感受到当时婚礼的热闹气氛。
  • 3、夜色里、满周天的星、忽明、忽灭。夜灯下、久久难眠、满目萧然,烛影摇红…耽美了梦靥、惊起离愁三千、恍然觉起、流年已偷换。
  • 4、教师节到了,捡拾起这些“缤纷落英”,眼前总有一片片“烛影摇红”。我的健在的和已经作古的老师们,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祝您节日快乐!
  • 5、福兴路是深圳市发廊聚集的一条街,每当入夜,这里烛影摇红、满楼红袖的场景。
  • 6、生日到了,捡拾起这些“缤纷落英”,眼前总有一片片“烛影摇红”。我的健在的和已经作古的老师们,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祝您生日快乐!
  • 7、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 8、生活之外理想的光泽,悠悠的烟雨淋落,谁把谁的寂寞放逐,遍野的狂风吹过凄凉的院落,黄花堆积,是你的楼阁,那大红的纱灯照着,烛影摇红,曲径通幽,白墙外有乱花飞过,一个旧城,雨滴嘶喊着打湿那高跷的屋角,日暮穷途,剩下我孤独的坐,细数如沙的河。
  • 9、感恩节到了,捡拾起这些“缤纷落英”,眼前总有一片片“烛影摇红”。我的健在的和已经作古的老师们,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祝您节日快乐!
  • 10、待我长发及腰,公子娶我可好?烛影摇红醉春宵,乱世红尘皆可抛。
  • 11、怎奈,烛影摇红回首处,众里寻他千寻小说的微醺岁月,擦身而过的影子,一笑而过的容貌,却折煞了江南的小红豆,惹了北疆的苦海无涯!
  • 12、窗外的笛声,更吹动浓愁,心事惚渺,愁眸尽殇。烛影摇红,凝眸处,那渐行渐远的倩影已不在梦中
  • 13、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 14、遇时,烟笼水,月笼沙,烛影摇红里芳华,蹙眉揽镜瘦颜色,庭深桐锁,人亦漓,情亦酣。
  • 15、烛影摇红魅影翩。
  • 16、烛影摇红,手捧书卷,我意不知不觉成了历史烟云使者,于时光荏苒中读往事之沧桑,叹古今之嬗变。
  • 17、吟一段烟花烂漫,听一曲月色未央,邂逅几许寒风透窗,烛影摇红,风舞幔帐,乱了流年;默听花语,怜惜群芳黯绽,瘦了几许清愁,感叹花朞暗逝,添了几缕神伤,荼蘼花开春事了,凝眸处,那渐行渐远的倩影将去何方?又将缱绻何方的少年郎?
  • 18、相思枫染红豆,雨满夜落霜忧,烛影摇红寒窗幽,梧桐叶影残章瘦,鹤言飞逝搁置愁;细雨断桥黄花瘦,人去归来谁依旧?曲慢慢何时休,残言摇影深深秋!
  • 19、帘内,是烛影摇红,她双目微阖,席上小憩;帘外,是深秋日暮,藕花凋谢,芳菲零落。
  • 20、三钟醉。花烛羞照鸳鸯被,烛影摇红映浅绯。几丝缱绻,几丝烂漫。妾心君知未?
烛影摇红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