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伍廷芳
tíngfāng

伍廷芳



简拼 WTF

词语解释

伍廷芳[ wǔ tíng fāng ]

1.(1842-1922)外交官。广东新会人。留学英国。曾任驻美国、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辛亥革命时,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民国成立后,历任司法总长、外交总长、代国务总理。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任外交部长。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不久病逝


国语辞典

1.人名。(西元1842~1922)​字文爵,号秩庸,广东新会人。创中外新报,为中国有日报之始。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民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首倡清帝退位之议,民军推为议和代表。后历任司法总长、代国务总理、外交总长等。陈烱明叛变,忧愤而卒


网络解释

1.伍廷芳

伍廷芳(1842年~1922年),本名叙,字文爵,又名伍才,号秩庸,后改名廷芳。汉族,广东新会西墩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外交家、法学家,出生于新加坡,3岁随父回广州芳村定居,早年入香港圣保罗书院,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大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外交总长,主持南北议和,达成迫清室退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出任司法总长。1917年赴广州参加护法运动,任护法军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广东省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因惊愤成疾,逝世于广州。


英语翻译 Wu Tingfang (1842-1922)​, diplomat and lawyer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伍廷芳造句

  • 1、瑞良、顾肇新、伍廷芳、梁诚等,为参赞,赍了国书,到日本来会议。
  • 2、南北议和开始,南北代表伍廷芳、唐绍仪在上海英租界举行首次会议。
  • 3、均势外交是伍廷芳采取的外交策略。
  • 4、当时,黎元洪、伍廷芳、张謇等高官都曾刊过荐医、荐药广告,就连刚卸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也未能免俗。
  • 5、顾肇新、伍廷芳、梁诚等,为参赞,赍了国书,到日本来会议。
  • 6、第二部分分析伍廷芳外交思想的基本原则。
  • 7、这时的伍廷芳站在岑春煊一边,责备孙中山不顾大局。
  • 8、伍廷芳的政治文明观是他对近代政治文明的认知、评判和选择。
  • 9、伍廷芳、张謇等高官都曾刊过荐医、荐药广告,就连刚卸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也未能免俗。
  • 10、第四部分探讨了伍廷芳外交思想的影响和局限。
  • 11、经伍廷芳引荐,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任小吏。
  • 12、弱国无外交,但可以有外交家。伍廷芳 
  • 13、伍廷芳的外交思想推动了外交政策的适时转变,丰富、拓展了外交对象和外交途径。
  • 14、伍廷芳政治态度的转变则是其出任的关键。
  • 15、伍廷芳既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又受过正规的现代西方教育,具有先进而又独到的教育思想。
  • 16、这宏愿被其舅公伍廷芳所赏识,资助他深造,赴美留学。
  • 17、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
  • 18、我梦想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伍廷芳这样的律师;
  • 19、3月14日,李鸿章率参议李经方、参赞马建忠、伍廷芳、罗丰禄,美国顾问科士达等一百多人,前往日本马关春帆楼议和。
伍廷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