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国教
guójiào

国教


拼音 guó jiào

简拼 GJ
五笔 LGFT

词语解释

国教[ guó jiào ]

1.国家的教化。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宗教


引证解释

1.国家的教化

汉 刘向 《<战国策>序》:“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亦救急之势也。”

唐 孟郊 《读经》诗:“海萍国教异,天声各泠泠。”

2.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宗教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且使其论日盛,而论者握一国之主权,安保其不实行所怀抱,而设立所谓国教以强民使从者。”

蔡元培 《在信教自由会之演说》:“窃为时论今日有请定孔教为国教之议,鄙人对兹问题,深致骇异。”


国语辞典

1.由国家明文规定,全国人民所信仰的宗教

2.“国民教育”的缩称。参见“国民教育”条


网络解释

1.国教

国教(State Religion):全称国家宗教。指的是由国家确立的在本国具有高于其它宗教地位的宗教。国教往往负担着通过宗教宣扬国家思想的任务。国家宗教是实行国教制度的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并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服务。

在古代和中世纪,许多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都有强制性的官方宗教。在现代仍然有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国教的地位一般不能由某个党派予以变更或否定,其教义、教规和礼拜仪式也不得随意更改。宗教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与实行政教合一或没有国教的国家均有所不同。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的地位至高无上,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例如今日之梵蒂冈(罗马教廷)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在没有国教的国家中,往往存在多种宗教,法律规定各种宗教的地位是平等的,宗教信仰自由。例如今日之中国、美国等。

而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具有独立性,不受国教的支配或约束,但是又需要依靠国教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同时,国教不具有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权力,但是又通过满足国家政权的需要来获得优于国内其他宗教的生存、发展条件和特殊的地位。例如今日佛教之在泰国、锡金,圣公会之在英国,天主教之在意大利、西班牙,犹太教之在以色列,等等。


英语翻译 state religio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国教造句

  • 1、我国教育水准有待加强,想要赶上世界的水平,仍是任重道远。
  • 2、在教育研讨会上,她以自己多年实践经验,批评了生搬硬套外国教育理论的片面作法。
  • 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 4、您的材料将由广州市的法国教育中心办公室负责。我们将协助您完成各项手续。
  • 5、中国教育家孔子:强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6、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爱国教育的首选基地。
  • 7、峨眉山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
  • 8、爱国教育,至诚谆谆;尊师重道,你的嘱愿;孝敬美德,苦口婆心;一生授教,无悔无怨;你的形象,高大灿烂;教师节到,学生祝愿;愿你健康,一生平安!
  • 9、学校正在努力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 10、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还有华都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网络媒体新。
  • 11、近年来,中国教育部已与加拿大的9个省签订了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和证书的谅解备忘录。
  • 12、“徽章”每两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该国的合作伙年共同颁发。
  • 13、十二年“国教改革”、军公教退职金删减,可以说是台北市泛蓝选民流失的主因。
  • 14、新中国与旧中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很多工农子弟都可以上学,在旧社会很多没上过学的人现在也可以上“识字班”,因此也就有了“识字证书”。
  • 15、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是基于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现实问题而补偏救弊所做出的选择。
  • 16、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材料,中国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高于其他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
  • 17、我国教师法早有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 18、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祝全国教师节日愉快!
  • 19、纵然这个过程中会有纷纷乱象,会有含混暧昧的操作空间和歪嘴念邪经的个案,但惟有清醒坚持,才能渐次实现中国教育的新百年梦想。
  • 20、法国教育部证实,法国教育部长沙泰尔已经紧急前往贝桑松。
国教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