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豪举
háo

豪举


拼音 háo jǔ

简拼 HJ


词语解释

豪举[ háo jǔ ]

1.举止行为豪放不羁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bold move;

2.出手大方

munificent act;


引证解释

1.谓豪侠之人互相称举以自炫耀

《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司马贞 索隐:“谓豪者举之。”

《文选·班固<西都赋>》:“乡曲豪举,游侠之雄。”

吕延济 注:“豪举,谓豪侠之人自相称举以夸矜。”

2.指豪侠之士

清 吴绡 《咏古》:“公子翩翩信絶伦,拟将豪举却狂秦。”

3.指有魄力或阔绰的行动

宋 陆游 《病中绝句》:“半脱貂裘雪满鞍,惯将豪举压儒酸。”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维久,宰相孙,性豪举,好宾客,诗文名海内。”

叶圣陶 《乡里善人》:“五百块钱买一篇寿序,这是钱康侯生平从来未有的豪举。”

4.势强财多

《宋史·食货志下七》:“有司请罢杭州榷酤,乃使豪举之家坐专其利,贫弱之户岁责所输,本欲惠民,乃成侵扰。”


国语辞典

1.侠义之人互相称举

《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2.阔绰的举动

《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因看见两个表叔半世豪举,落得一场扫兴,因把这做名的心也看淡了。”

壮举


网络解释

1.豪举

豪举,汉语词汇。

拼音:háo jǔ

释义:指豪侠之士;谓豪侠之人互相称举,以自炫耀。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 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


英语翻译 bold move; munificent act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豪举造句

  • 1、吧台边正和靓妹调笑的俞承豪举着酒杯示意,一如MV中的橘红色夹克,熏染过的黄色头发微微竖起,看上去帅气洒脱,不亏有‘国民弟弟’的称号。
  • 2、七夕七夕今非昔比,你我见面适应天理;超越银河此番豪举,多亏鹊仙搭桥成趣;你我好像彷佛牛郎织女,爱你之心,无庸质疑;默默心许:让我天天见你!
  • 3、当时,教师讲到“五四”活动,向咱们讲述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种种欺负,讲述青年们为祖国不惜献身的种种豪举
  • 4、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舒洁积30多年的写作,一次自我清算性质的“豪举暴施”。
  • 5、往事悠悠,当年的豪举都如烟云一般霏霏然的消散,寻不着一点的痕迹,她也以惟有付之一叹,青年的容颜,盛气,都渐渐的消磨去。
  • 6、乃茗碗熏炉,置而不问,是徒游于豪举,未托素交也。
  • 7、小豪举起双手,眨眨眼睛,摸摸耳朵,点点头,认为小树讲的有道理。
  • 8、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事或有一些人令你触目惊心,这些事可以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小事,也可以是惊天泣地的壮志豪举;这些人可以是父亲、母亲,可以是同学、朋友,也可以是一面之缘的路人。
  • 9、第二个问题,也让同学们抓耳挠腮了好一阵子,当我准备说出答案的时候,杜远豪举起手来,说出了答案。
  • 10、不觉中又回到故土,豁然见到了夕阳。当今五百里似白驹过隙,试问二万五千里有几人会细细追忆。赤水传奇,乌江豪举,又归眼底;为新中国,开天辟地,血流千里,终成今日,遍地花雨。
  • 11、他心中有一个信念报太子,伐无道,诛暴秦。为报国恩,为拯黎民,为了心中的信念,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易水萧寒,但壮士的豪气直冲云霄,虽然刺杀失败,但他用信念做出的豪举百世流芳。
  • 12、七夕七夕今非昔比,你我见面适应天理;超越银河此番豪举,多亏鹊仙搭桥成趣;你我好像彷佛牛郎织女,爱你之心,无庸质疑;默默心许:让我天天见你!
  • 13、兄弟豪举杯,人生几回醉。
  • 14、站好整齐的队伍,面对着纪念碑,望着纪念碑上的几个醒目大字,想着他们的豪举,不禁肃然起敬。
  • 15、世界上一些出格巨大的成就其实是由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热恋人,他们突破原有认知所创下的豪举
  • 16、为了证明这个系统无需太多的基础设施,豪举例说明美国佛吉尼亚州巴斯县抽水蓄能水电大坝。
  • 17、中国随处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海南岛充分体现了这一豪举
  • 18、工书画,贯串诸家,放达不羁,志在四方,慨然有古豪举之气。
  • 19、宋江纳头便拜道:壮士豪举:诛锄叛逆,保全生灵,兵不血刃,克复城池,又救了宋某的三个兄弟,宋江合当下拜。
  • 20、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豪举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