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柴桑
cháisāng

柴桑


拼音 chái sāng

简拼 CS

词语解释

柴桑[ chái sāng ]

1.古县名。西汉置,因县西南有柴桑山得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东汉末,诸葛亮见孙权于此,共图抗曹。晋以后历为浔阳郡和江州治所。隋废

2.借指晋陶潜。因其故里在柴桑,故称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潜晩年隐居故里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引证解释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赤岸,沦餘波乎柴桑。”

2.借指 晋 陶潜。因其故里在 柴桑,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娄水为潯阳,即家园为庐阜,饮柴桑之酒,一觴独进;鼓少文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柴桑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嬴博空题墓,归到柴桑孰舁舆?”


国语辞典

1.地名。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南。汉置,属豫章郡。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取荆州,刘备派诸葛亮见孙权于此。晋陶潜故里

2.借指故里

唐·杜甫〈公安送李二十九弟晋肃入蜀余下沔鄂〉诗:“正解柴桑缆,仍看蜀道行。”


网络解释

1.柴桑 (江西地名)

柴桑区,古称柴桑县,原名九江县,为江西省九江市市辖区,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乡,民族英雄岳飞的第二故乡。

柴桑区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西部,长江中游南岸,庐山西麓。东倚浔阳区、濂溪区、庐山风景区,南邻庐山市、共青城市、德安县,西接瑞昌市,北与湖北省黄梅县、武穴市隔长江为界,东北部飞地江洲镇四面环水,为长江冲积岛,隔鄱阳湖与湖口县相望,隔长江与湖北省黄梅县、安徽省宿松县为界。

柴桑区全境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57公里,总面积911平方公里,是江湖平原与低山丘陵相混交连地区,属于鄱阳湖冲积平原和江南丘陵相混地形地貌,呈西南高而东北低,东南和西南为低山高丘,中部多丘陵岗地,东北和西北部沿江滨湖一带地势平坦,有赤湖、官湖、江洲、新洲等冲积平原和洲地。

柴桑区,现下辖7个镇、5个乡、3个场、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政府驻沙河街镇,总人口33.16万(2015年末数据)。

柴桑区地理位置佳,交通便利,有九江庐山机场、京九铁路沙北编组站、京九铁路、昌九城际铁路、武九高铁、福银高速公路、都九高速公路、105国道、九(江)瑞(昌)公路,北有长江黄金水道54公里。境内岷山乡一带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北革命根据地。

2017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4号)文件已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以原九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柴桑区的行政区域,柴桑区人民政府驻沙河街镇庐山北路168号。

2.柴桑 (汉语词语)

chái sāng

ㄔㄞˊ ㄙㄤ

(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馀波乎 柴桑 。”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浔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觞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3).据《宋书·隐逸传·陶潜》载, 潜 晚年隐居故里 柴桑 ,有脚疾,外出辄命二儿以篮舆舁之。后因以“柴桑”代指故里。

清 赵翼 《哭亡儿耆瑞》诗之五:“葬留 嬴 博 空题墓,归到 柴桑 孰舁舆?”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柴桑造句

  • 1、孔明曰:"鲁肃必不曾见吴侯,只到柴桑和周瑜商量了甚计策,来诱我耳。
  • 2、瓮城内已有一千江东士兵手执巨盾杀入,在他们的巨盾掩护下,一百多名壮汉抱着巨大的撞槌向内城门冲去,这一幕和当初刘璟重夺柴桑城时完全一样。
  • 3、至于桑宏云自然不用多说,而柴桑正是西津魔纹学院的校长,极其出色的制纹师,而西津魔纹学院,归属于鸿博财团。
  • 4、反之柴桑我们也是人地生疏,无法隐藏痕迹。
  • 5、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
  • 6、两人是在这驿馆中认识的,杨林虽被仁公主封了郎官,但官卑职小,这柴桑城中官比他大的人多了去了,因此驿馆的接待并不待见他。
  • 7、王校尉,这里可是柴桑城的驿馆,虽说只住着你我二人,但难免隔墙有耳,你若再这样大吵大闹,恐怕将军没当上,脑袋却搬家了。
  • 8、醉石涧从村口流过,涧上有柴桑古桥。
  • 9、自古以来,柴桑就是舟车辐辏、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 10、互换防区,屯守柴桑
  • 11、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
  • 12、真不减柴桑、愚溪品致也。
  • 13、巍巍匡庐之畔,滚滚长江之滨,一位大文豪曾向我们款款走来,他,就是晋朝的陶渊明,田园诗的鼻祖,浔阳的骄傲,柴桑的辉煌。
  • 14、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境内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线贯通。长江边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齐全。
  • 15、与你执手漫布柴桑的桃花园上,看那桃花伴随清风优雅地曼舞在空中。
  • 16、白骨不埋新战恨,黄花空发旧枝香。寒烟冷日东篱下,西望柴桑路更长。
  • 17、助尔跃龙门,唯师才无怨。毕功于柴桑,榜首盼涌泉。
  • 18、柴桑,襟江带湖,背倚庐山,士高气清,富有佳境,是商贾云集的通都大邑。
  • 19、于是柴桑、彭泽、蕲春、建昌等九江附属城郭尽皆出降。
  • 20、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陌上尘。辛弃疾
柴桑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