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保和殿
bǎodiàn

保和殿



词语解释

保和殿[ bǎo hé diàn ]

1.殿名。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玺,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此指宋殿。清代保和殿为紫禁城内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干清门前。始建于明代,初建时称谨身殿,后改名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清雍正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引证解释

1.殿名。此指 宋 殿。 清 代 保和殿 为 紫禁城 内三大殿之一。在 中和殿 后、 乾清门 前。始建于 明 代,初建时称 谨身殿,后改名 建极殿。清 顺治 二年改为 保和殿。清 雍正 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璽,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


国语辞典

1.清宫三殿之一。在北平旧紫禁城内,殿内专供飨宴外藩、王公,并为科举时代举行最后一场殿试的所在


网络解释

1.保和殿

保和殿(the Hall of Preserving Harmony),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现存主体梁架仍为明代建筑。

明初名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名保和殿。“保和” 出自《易经》,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也就是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宙间万物和谐。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保和殿造句

  • 1、最重要的宫殿就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 2、最大的石雕丹陛是在这个石基向下走的地方,朝着北面的内朝,保和殿的后面。
  • 3、中和殿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京故宫内,处于故宫外朝中路,南邻太和殿,北邻保和殿,是故宫三大殿里位置靠中间的一座殿。
  • 4、那般新进士都在保和殿后左门外候旨,预备钦定下来。
  • 5、三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与中和殿构成了这组建筑群的中心。
  • 6、绕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再往前走便是干清门。
  • 7、国君请看,这里是太极殿,就是您每日上朝之所,沿着太极殿往东则是保和殿,为日宴王公大臣和各国使节的场所……
  • 8、前庭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 9、保和殿是皇帝赐宴和殿试状员的场所。这是座。
  • 10、后面这一排金碧辉煌的尬宫殿,分别是中和殿,保和殿。游完了辉煌的太和殿,大家估计累了吧,我们在这休息一会,大家可以在周围走走看看。20分钟后我们在御花园门口集中。
  • 11、保和殿和太和殿外观一模一样,只是小了一些。
  • 12、我们从邵德门走了出去,来到一个更加巨大的广场,我们走到广场的正中间,前边是中和殿,左边是弘义阁,然后我们又找到了保和殿,在这里有一个玄武朱雀,左边还有一个古代的容器嘉量。
  • 13、然后是保和殿,是皇上招待宾客之地,径直向前走便是干清宫,在它与坤宁宫之间是交泰殿,导游说这代表天地交合,安康美满,其它的便不一一列举了。
  • 14、爸爸告诉我,保和殿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数一数二的人参加殿试的地方,第一名当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
  • 15、保和殿门口端坐着两座石狮;脚踩珍珠的代表皇上,含义为皇上的权威最高,掌管着万里江山;足踏祥云的代表皇后,表示皇后就如同一样仁慈,公平公正的对待老百姓,母仪天下。
  • 16、故宫就象天堂似的,金碧辉煌。一进午门,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便映入眼帘,特别雄伟,透过大门,一排排又粗又高的红柱出现在我面前,六根盘有金龙的柱子围在龙椅四周,上面挂着“正大光明”四个大字,是皇上处理朝政的地方,后面的中和殿、保和殿也很漂亮。
  • 17、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基上,前有造型优美的仙鹤、炉鼎,后面是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壁辉煌,既庄严又富丽堂皇;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 18、故宫旧称紫禁城,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和殿,干隆五十四年后,殿试在此地举行,这是当时老百姓改变命运,进朝做官的唯一途径。
  • 19、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为外朝,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大殿是紫禁城外朝的主体建筑。
  • 20、大家请继续向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中和殿和保和殿,这两个宫殿是紧挨着的。中和殿的作用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官员朝拜的地方。保和殿的作用是宴请外藩王公贵族,科举考试的地方。
保和殿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