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股肱
gōng

股肱


拼音 gǔ gōng

简拼 GG
五笔 EMED

词语解释

股肱[ gǔ gōng ]

1.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左传·昭公九年》

right-hand man;

2.又如:股肱之臣

3.辅佐,捍卫

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assist; guard;


引证解释

1.大腿和胳膊

《书·说命下》:“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孔 传:“手足具乃成人,有良臣乃成圣。”

汉 刘向 《说苑·君道》:“楚国之有不穀也,由身之有匈脇也;其有令尹司马也,由身之有股肱也。”

《水浒传》第二十回:“自此梁山泊十一位头领聚义,真乃是交情浑似股肱,义气如同骨肉。”

2.比喻左右辅佐之臣

《书·益稷》:“臣作朕股肱耳目。”

《汉书·苏武传》:“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於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济为舟楫重,任託股肱亲。”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夫以中堂之勛名功业,任寄股肱,而又和易同众,行之尚如此其艰,其他可知矣!”

3.辅佐;捍卫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汉书·路温舒传》:“故大将军受命武帝,股肱汉国。”

唐 韩愈 《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伏惟閤下,股肱帝室,藩垣天下。”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封干王诏》:“胞靖共尔位,世世股肱天朝也。”

4.指拱卫首都或某一中心城市、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地方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牟,三国之股肱,邯郸之肩髀。”

唐 李德裕 《<唐故开府仪同三司致仕上柱国扶风马公神道碑铭>序》:“旋以股肱近地,河关要津,爰輟信臣,再监戎旅。”

《英烈传》第二十回:“今常州府及宜兴、广德、寧国、镇江等处,正是金陵股肱,若不即取,诚为手足之患。”

清 叶士宽 《上党》诗:“三辅真肩脊,河东旧股肱。”


国语辞典

1.比喻左右辅助的人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轻动。”

2.辅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网络解释

1.股肱

股肱,汉语词汇,指腿和胳膊,意辅弼。出自《尚书·虞书》:“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忧民,汝翼。”


英语翻译 trusted aide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股肱造句

  • 1、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2、陆逊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 3、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忧深责重,志在竭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 4、他是股肱之臣,却和皇帝情同父子,终身不渝他是君主,庙号“圣宗”。
  • 5、顾雍、陆逊、潘浚,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 6、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阎皇后被迁离宫,本非自愿,诏文中曲为转圜。
  • 7、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
  • 8、代、天地大变之前,必然会提前显现征兆的,而这些征兆最先出现在国家栋梁、股肱之臣身上。
  • 9、’‘竭股肱之力,效力以忠贞’,吾之志也。
  • 10、文德武功二坊,闳衍巨丽,记文韬武略,文章武备,文治武成;东西下马御碑,伫立两厢,命天潢贝勒,股肱将臣,候驾躬迎。
  • 11、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 12、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
  • 13、在坐的诸位都是我的股肱心腹之人,元图和公则你们多虑了!
  • 14、兴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会相信呢?只是你刚才说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却有点危言耸听了。
  • 15、主公圣明!嘉愿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16、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 17、否则今后若因军规痛失股肱,追悔无及!众人求情,早在预料之中,现在都知军规不可犯,已经得偿所愿。
  • 18、但至少也算得上是那慈禧老贼婆与满清朝廷的股肱之臣。
  • 19、父亲秉持大政二十余年,自他病重,干隆已在另行物色心膂股肱,原来“傅家门生”。
  • 20、虽然吕布对自己奉为上宾,视为耳目股肱,而且对自己的计策是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惜得罪陈宫。
股肱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