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惊骇
jīnghài

惊骇



词语解释

惊骇[ jīng hài ]

1.恐慌恐惧

frightened; panic-stricken;


引证解释

1.亦作“惊駴”

2.惊慌害怕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鸟兽兮惊骇,相从兮宿栖。”

唐 元稹 《莺莺传》:“数夕,张君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女子摇手曰:‘吾居此久矣,君不见耳,今偶避不及,何惊骇乃尔!’”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定国(李定国)坐山颠,闻信礮失序,惊駴。”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小船就在水面胡乱颠簸,一个无经验的孩子担心会掉到水中去,必惊骇得大哭不已。”

3.使惊慌害怕

《诗·小雅·鸳鸯》“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汉 郑玄 笺:“鸳鸯休息於梁,明王之时,人不惊骇,歛其左翼,以右翼掩之,自若无恐惧。”

《史记·吴王濞列传》:“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於穷国,敢请菹醢之罪。”

明 乌斯道 《月夜弹琴记》:“太上以其影留下界,恐人褻慢,将命六丁取之,未免随以风雷,惊骇先圣。”


国语辞典

1.慌张害怕

《三国演义·第一五回》:“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克用乃纵沙陀剽掠,城中惊骇。”

恐惧

泰然


网络解释

1.惊骇

惊骇:汉语词语

惊骇:电影

2.惊骇 (汉语词语)

惊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īng hài,意思是指惊慌害怕。骇,惊吓、震惊、害怕、惊骇


英语翻译 to be appalled; to be shocked; to be terrified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惊骇造句

  • 1、当他一觉醒来,发觉四面八方都是山,内心惊骇不已。
  • 2、有一种感觉叫绝望,有一种表情叫惊骇,有一种声音叫哭泣,有一种疼痛叫觉悟。
  • 3、吴老惊骇异常,心里暗想好不容易捡了个肥差养老,要是有人死在这里,那自己就要卷铺盖走人了。
  • 4、我抓住的那根杆子是一根备而不用的桅杆,我发现我已经和那条船相隔了那么远,不禁很惊骇
  • 5、因此,耶和华的忿怒临到犹大和耶路撒冷,将其中的人抛来抛去,令人惊骇,嗤笑,正如你们亲眼所见的。
  • 6、最让大家惊骇的是,据说黄巾军仅一部人马,而且人数还远少于官兵,居然在冀州四郡人马的重围中重创官兵,打得汉军丢盔弃甲,狼奔豕突而逃,丢进了大汉帝国的颜面。
  • 7、打开的缺口虽然迅速的补合上,但是南蛮士兵惊骇于将军的实力,不敢太过靠近了,就是这短短地松懈,给了众人以喘息的机会,快马加鞭一鼓作气冲出了包围。
  • 8、看到最怪诞、最荒唐、甚至神话式的生物,也不会使我惊骇到这种程度。造物者手中造出来的东西怎么出奇,也容易了解。现在一下子看到那种不可能的事竟是奥妙地由人的双手实现的,那就不能不使人感到十分惊讶了!
  • 9、玄袍女子玄袍女子但觉自己方才送出的劲道好似江河汇入大海一般,转念之间便杳无踪迹,登时让她惊骇莫名。
  • 10、这种感觉最明显的恐怕当数王胜了,在上一呼吸间,他还压得楚阳东躲西逃,可是仅仅过了一会儿,王胜就惊骇的发现楚阳整个气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11、巴比伦必成为乱堆,为野狗的住处,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无人居住。
  • 12、就是耶路撒冷和犹大的城邑,并耶路撒冷的君王与首领,使这城邑荒凉,令人惊骇,嗤笑,咒诅,正如今日一样。
  • 13、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
  • 14、凉州城门大开,李林龙、陈涣然率领残存的万余名唐军将士也恶狠狠扑向吐蕃人前军,吐蕃人猛然间遭受内外夹击,惊骇之下四处奔逃……
  • 15、张毅拼命的咽了口口水,俊朗脸庞上的神情,仿佛青天白日见鬼了一般,惊骇异常。
  • 16、狰狞的龙首,高高在上的傲睨万物,散发出惊人而威严的气势,让静止的大树也震颤不止,十数里外的魔兽也都惊骇的放声嘶叫。
  • 17、一声闷哼,剑光忽歇,在众人惊骇目光中,一支只剩半截的羽箭正斜斜插在余天化脖颈上,锋利的扁状箭镞已将动脉割断,鲜血如喷泉般咕咕溅射。
  • 18、也有人忍不住摸了摸胸口,毛骨悚然目怔口呆的惊骇面孔之上,有着恐、慌、惧等神色,抬头望向高空中翻滚的红色能量,刺眼的感觉,让人心悸。
  • 19、这是惊世骇俗的,而滞闷的世俗确乎早就该被“惊骇”了。
  • 20、你必酩酊大醉,满有愁苦,喝干你姊姊撒马利亚的杯,就是令人惊骇凄凉的杯。
惊骇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