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脱漏
tuōlòu

脱漏


拼音 tuō lòu

简拼 TL

词语解释

脱漏[ tuō lòu ]

1.漏掉,遗漏

这里脱漏了一行。

be left out; be missing; be omitted;


引证解释

1.遗漏;漏掉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寿书銓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於略,时有所脱漏。”

唐 杜甫 《又观打鱼》诗之一:“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清 顾炎武 《日知录·阙文》:“桓公四年七年,闕秋冬二时,定公十四年,闕冬一时……皆《春秋》之闕文,后人之脱漏也。”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国语辞典

1.遗漏

唐·杜甫〈又观打鱼〉诗:“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2.诈骗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游手》:“假借声势、脱漏财物。不一而足。”


网络解释

1.脱漏

脱漏是汉语词汇,拼音 tuō lòu,解释为遗漏;漏掉。


英语翻译 omission; to leave out; missing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脱漏造句

  • 1、编者将文献中的繁体字、异体字、俗体字改为相应的简化字和正体字;对文字错衍脱漏的订正,简单的用符号标出,复杂的用文字说明。
  • 2、全书10卷气韵贯通,字体和墨色前后一致,无错讹脱漏,显示了明代抄本的风格和抄书家的功力。
  • 3、对这些字词进行考证,有益于解读和利用此类文献,补正相关文献中的讹误或脱漏之处。
  • 4、卿手握强兵,身居大镇,不能遮围擒戮,致令脱漏猖狂,虽则上系天时,抑亦旁由人事。
  • 5、每一书写手都要按考生原卷逐字逐句地抄写一遍,不许有任何差谬、脱漏及添换。
  • 6、此一句是简编脱漏,当在‘子路愠见’下文一段为得。
  • 7、挂在东墙上的菠萝主体水粉画着实光彩,菠萝的每个轮角生灵活现,整幅画和谐脱漏着些新气息。
  • 8、异体字、俗体字改为相应的简化字和正体字;对文字错衍脱漏的订正,简单的用符号标出,复杂的用文字说明。
  • 9、由于存在错简或脱漏等情况,其中有一些文理不顺的现象。
  • 10、一是由于抄写卷子的人文化水平低,原卷文字错讹脱漏严重,其间还有许多当时民间流行的俗字,也增加了辨识的困难。
  • 11、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印刷术,书全都靠抄,因为抄书人的水平良莠不齐,所以错字别字甚至整段脱漏都是常事儿,更别说还有些自以为是的儒生擅自加以篡改。
  • 12、赵毅开始疗伤,宛若水银一样的妖气开始抵抗着魔纹的侵蚀,魔纹渐渐开始泯灭,被染成漆黑的血肉渐渐脱漏,新生的血肉开始结合。
  • 13、这里脱漏了一句。
  • 14、于是,每天回家,都带着地理生物课本,一遍遍去背,检查脱漏;上这两门课,全神贯注,力求铭记每个考点;下课休息之余,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一次次努力的汗水,相信会灌溉出丰硕的果实。
  • 15、守门员是全队的最后一道防线,决不能有不合理的过失。他在一场球赛中表演出色,就会给队友带来很大的鼓舞。守门员应尽力利用身躯作掩护来挡住球,以免脱漏。必须牢记“安全第一”,而切勿卖弄技巧。
  • 16、厚厚的皮手套很是笨拙,因此难免会有蝎蚁挣脱漏网,这时就需要尽快将其拍打弄死,被蛰伤了可是要挖肉的,让他忙乱不堪。
  • 17、当然你会脱漏一部分方式,但是没有人会留意到这一点。
  • 18、此外,在写卷描述中,还进行了一些抄写年代的推断、错接和脱漏情况的披露、已有定名的商榷、写卷间的系联与缀合等工作。
  • 19、记号指示有脱漏的地方。
  • 20、铭文间有删节脱漏,尤以镜鉴为甚。
脱漏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