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杏坛
xìngtán

杏坛


拼音 xìng tán

简拼 XT

词语解释

杏坛[ xìng tán ]

1.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之处。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

educational circles;


引证解释

1.相传为 孔子 聚徒授业讲学处

《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緇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絃歌鼓琴。”

按,后人因 庄子 寓言,在 山东省 曲阜市 孔庙 大成殿 前,为之筑坛、建亭、书碑、植杏。 北宋 时, 孔子 四十五代孙 道辅 监修 曲阜 祖庙,将大殿北移,于其旧基筑坛,环植杏树,即以“杏坛”名之。坛上有石碑,碑篆“杏坛”二字为 金 翰林学士 党怀英 所书。 明 隆庆 间重修,并筑方亭。 清 乾隆 于其中立《杏坛赞》御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遣求》:“天下英才尽 孔 门, 杏坛 设教簇如云。”

2.指正统儒学。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杏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昔尼山奥旨,传在经师。虽旧本犹存,斯文未丧,而新説迭出,嗜古者稀。先圣恐久而渐絶,乃蒐罗鬼籙,徵召幽灵,凡歷代通儒精魂尚在者,集於此地,考证遗文……冀修古学,延杏坛一线之传。”

3.泛指授徒讲学之所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空闻《紫芝歌》,不见杏坛丈。”

宋 王禹偁 《赠浚仪朱学士》诗:“潘岳花阴覆杏坛,门生参謁絳纱宽。”

清 方以智 《东西均·道艺》:“而理学家先挥文章、事业二者於门外,天下聪明智能多半尽此二者,不畜之而敺之,此白椎所以日轰轰,而杏坛所以日灰冷也。”

清 方文 《春日斋居杂咏》之三:“室虽花县里,人似杏坛边。树影催春课,雷声起昼眠。”

4.传说 三国 吴 董奉 在杏林修炼成仙,后因用以称道家修炼处。参见“杏田”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行行见路缘松嶠,步步寻花到杏坛。”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四:“淡染云霞五色衣,杏坛朝罢对花披。”

5.植杏的园林


国语辞典

1.孔子授徒讲学的地方。语出后人因而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前筑坛、建亭、书碑、植杏,取名杏坛。今以杏坛泛指教育界。

《庄子·渔父》:“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

“杏坛芬芳录”


网络解释

1.杏坛

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将正殿后移,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杏坛造句

  • 1、齐昌水乐迎宾客,英雄树欢接盛风;学艺楼中韶乐奏,绿茵场上龙虎争;海明轩宇书声朗,杏坛圣门演春秋;春风沐雨满华厦,芳园披彩溢神州。
  • 2、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传为孔子讲学之处,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讲学等故事。
  • 3、拳拳师心育新苗,莘莘学子沐春风。平素常怀公德梦,终身伴随仁爱心。杏坛辛苦数十载,春风满面桃李笑。欢度节日在今朝,我心飞扬歌声飘。教师节快乐。
  • 4、杏坛中学是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的一所中学。
  • 5、杏坛镇国土城建和水利局副局长郭定洋介绍说,在该项目实施前,逢简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河涌。
  • 6、杏坛中学是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的一所完全中学。
  • 7、另外陈村的科达、圣都,容桂的德美、华润、万和、多纳勒,伦教的泓利,勒流的格力,杏坛的康宝、德冠和均安的伟利等企业也正加速发展。
  • 8、杏坛是孔子教授弟子读书的地方。
  • 9、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执着杏坛,乐于奉献。
  • 10、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昌凰电器五金筛网厂。
  • 11、杏坛镇先进单位,顺德区自然科实验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 12、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接龙塑料汽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坐落在工业发达的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
  • 13、轻波摇橹的小舟和环绕河畔的歌声,则见证了杏坛浓郁的民风民俗。
  • 14、乃挈妇将雏,徙居萧山,仍以杏坛鼓噪为业。
  • 15、杏坛设教心馨桃李三千树,皓首穷经领袖风流一百年。
  • 16、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
  • 17、高山景行,杏坛筵盈。
  • 18、夜静琼筵谧,月出杏坛明。
  • 19、杏坛鼓琴发杏蕊,洙泗上飞香幽谷。
  • 20、未废标点,已禁语体之秋,阳历晦日,杏坛上。
杏坛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