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平话
pínghuà

平话



词语解释

平话[ píng huà ]

1.流传于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文学形式。对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风格产生很大影响,采用说唱方式,宋代达到其水平之顶峰,从韵体、散体发展为单纯散体,例如《三国志评话》

popular stories;


引证解释

1.我国古代民间流行的口头文学形式,有说有唱, 宋 代盛行,由韵体散体相间发展为单纯散体,如以散文为主的《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

《水浒传》第一一〇回:“燕青只得和他挨在人丛里,听的上面説平话,正説《三国志》,説到关云长刮骨疗毒。”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昨日河南侯公子,送到茶资,约定今日午后来听平话。”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説’者是也。”


国语辞典

1.我国一种讲唱文学。行文的方式由韵散相间到纯散体,系将前代的轶事渲染说唱而成,在宋代最为盛行。如《三国志平话》、《五代史平话》。后发展成说书体的小说也称为“平话”。也作“评话”

说书


网络解释

1.平话 (广西方言)

平话是广西地区汉语方言的一种,属汉语何种方言尚无定论,有的学者或方言书刊把平话归入粤语,有的则认为平话是独立方言。

平话名称古代即有,涵义至今不明。使用人口200多万。平话又分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桂北平话与湘南土话,粤北土话有近缘关系。

2.平话 (福建闽东方言)

闽东地区(福建省东部沿海地区)把当地方言自称为“平话”,字面意思是“平常说的话”。语言学上把它叫做闽东语或闽东方言,是闽语的一个支系,属于汉语族,通行于闽东以及浙江东南部部分县域。

在中国,使用该语言的人主要在福建东部的福州市和宁德市,主要分为福州话、福宁话、蛮讲这三种口音。


英语翻译 storytelling dramatic art dating back to Song and Yuan periods, single narrator without music, often historical topics with commentary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平话造句

  • 1、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错,但是你有错在先。
  • 2、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平话保留了一些古语词的读音和意义。
  • 3、第三部分介绍桂南平话、白话的前置词系统。
  • 4、平话老师又起头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出色绝伦处让人蔚为大观!
  • 5、川岛芳子努力学习骑马、射击、开车,开飞机等技能,并且学会了英语、俄语,以及北平话、上海话等中国地方方言。
  • 6、第三部分是桂北平话处置标记研究。
  • 7、扶绥城厢平话是扶绥县汉语方言的一种,属于桂西南平话的一个小分片。
  • 8、宋元讲史平话一直被认为是讲史的话本。
  • 9、第四部分介绍了桂南平话、白话的后置词系统。
  • 10、以平话民歌为例,民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以汉族文化为主,但风格、形式则借鉴了壮族歌谣、粤剧、邕剧特点,可谓融合了汉、壮民歌精华。
  • 11、平话老师又起头滔滔不绝地聊三国了,让听众听得如斯痴迷。
  • 12、我不偏不倚,说句公平话,她固然有过之处,但错是你在先。
  • 13、第二部分为桂北平话被动标记研究。
  • 14、当时光悄然流逝,当年在北平沈家大院里学北平话的西方男子,成长为了有名的汉学家,为中美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 15、意识形态与推广国语无关自国父孙中山先生定下北平话为国语,蒋介。
  • 16、射击、开车,开飞机等技能,并且学会了英语、俄语,以及北平话、上海话等中国地方方言。
  • 17、在明月歌舞团里,她拜讲得一口流利的北平话的严华为师,一字一字地学。
  • 18、把貂蝉绘形绘声形象化,乃为民间戏曲“平话”与杂剧之功。
  • 19、不要把我和恶人,并作孽的,一同除掉。他们与邻舍说和平话,心里却是奸恶。
  • 20、桂南平话可能融入白话,桂北平话和湘南土话、粤北土话可能消亡。
平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