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颓废
tuífèi

颓废



词语解释

颓废[ tuí fèi ]

1.颓毁荒废

颓废情绪。

颓废派。

dispirited; decadent; declining;


引证解释

1.倾圮荒废

《后汉书·翟酺传》:“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頽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宜更修缮,诱进后学。”

一本作“穨废”。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太清宫玉石像》:“丞相 范阳公 为 太清宫 使,因命葺修頽废之所,工役掘地,得玉石人。”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且其地原有二贤祠,今虽頽废,而双冢屹然见存。”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

2.衰颓废弛

《明史·周嘉谟等传赞》:“光熹之际,朝廷多故。又承神宗頽废之餘,政体怠弛,六曹罔修厥职。”

3.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一个穿着灰布棉袍、留着一头颓废的长发、有个长而难看的驴脸,约莫三十岁的男子说了话。”

穨廢:颓毁荒废。 《后汉书·翟酺传》:“太尉赵熹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穨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


国语辞典

1.衰颓、倒塌

兴盛 振作

2.精神萎靡不振

“他自从双亲过世后,精神就一直颓废不振。”

颓唐 沮丧 消极


网络解释

1.颓废 (词语)

颓废,拼音tuí fèi,注音ㄊㄨㄟˊ ㄈㄟˋ,一般词义指:意志消沉,精神萎靡。亦与沮丧、消极、消沉、精神萎靡不振等同义例句:适当的颓废有益思考,过度的颓废就会使人堕落。出自《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颓废至为园采刍牧之处。”。


英语翻译 decadent; declining; dispirited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颓废造句

  • 1、他醉生梦死,颓废到极点。
  • 2、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一点时间让自己思考。任何时候都要记得给人生留点余地,不冒进,不颓废,不紧张,不松懈,得到时不沾沾自喜,失去时不郁郁寡欢,得失之间淡定从容。
  • 3、当时的文学作品大多比较颓废。但也并非全是吟风弄月,也有对社会进行讽刺的。
  • 4、我以为我颓废,原来是报废。
  • 5、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一点都不颓废
  • 6、避开折磨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一旦躲避不开,就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之所以说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乃是因为,人们在陷进折磨时,他面对的选择不止一个,比如说痛苦焦灼失恋迷茫束手无策或一蹶不振,而这些选择,就没有一个具有积极的性质,皆是对人生的消沉与颓废。比起这些选择,惟有选择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方才算是最佳。
  • 7、畅想未来,你们没有得过且过的颓废
  • 8、岁月悠悠,衰老仅及肌肤;抛却热忱,颓废必至灵魂。忧虑慌恐,丧失自信,定使人气死如灰,心寒于铁。
  • 9、我以为我很颓废,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早报废了。
  • 10、突然之间我变的很颓废,我不想上课,不想写字,也不想吃东西和说话。
  • 11、扬起我们的微笑,祭奠过往的苦难,用一颗坚强的心,迎接生活的美好,珍惜我们拥有的,不抱怨,不放弃,清明节到了,跟我们颓废的过去告别,迎接新的明天。
  • 12、将颓废留给昨天,把自暴自弃的想法抛弃;将坚韧停在今天,用自立自强的状态奋起;将希望寄给明天,让自信自豪的未来继续。五四青年节,记得永远快乐,永葆一颗青春的心。
  • 13、落叶我想对你说,飘零也是一种颓废的美,不光有失落。落叶我想对你说,秋天是你的季节,在落下的那一刻,你也可以载歌栽舞的歌唱。落叶我想对你说,永远是虚幻的惟有在我们绚烂的那一刻用心品味才是真实。
  • 14、我要你相信温暖,美好,信任,尊严,坚强这些老掉牙的字眼。我不要你颓废,空虚。
  • 15、我以为我很颓废,今天我才知道,原来我早就报废了。
  • 16、是壮丽的峭壁,是挺拔的青松,还是石缝中那盛开的小花,让我一扫心中的颓废,重新充满了斗志。
  • 17、颓废,不值得歌颂,又不忍掩埋。
  • 18、伤心是伤心,颓废颓废,伤心事因为过去,颓废毁灭的却是未来,永远不要拿颓废当伤心,用未来为过去陪葬。
  • 19、所谓绝望就是我站在这里,前方是地平线后面是整个颓废的世界。
  • 20、教练如此器重你,你怎能这样颓废,让他失望。
颓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