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立言
yán

立言


拼音 lì yán

简拼 LY

词语解释

立言[ lì yán ]

1.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引证解释

1.指著书立说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摛鋭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2.泛指写文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3.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臣等再三细绎,立言虽或过激,而究非狂悖之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在承认我的解释上立言。则我的证据虽然只有一个,而河上博士是连一个也没有。”


国语辞典

1.树立精辟可传的言论、学说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

《儒林外史·第一八回》:“文章是代圣贤立言,有的一定的规矩。”


网络解释

1.立言

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三立”,现在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英语翻译 Liyan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立言造句

  • 1、历代圣贤或立功、或立言、或立德,而永为万流景仰。
  • 2、学者不患立志不高,患不足以继之耳,不患立言不善,患不足以践之耳。
  • 3、立言,表里如一;立行,步调一致;立志,报效祖国;立德,荫蔽后人;立人,堂堂正正。
  • 4、整篇文章仍然围绕土地政策立言,虽然极尽委婉,也能曲终奏雅对政策恭敬有加,却千回百转地折射出房地产商对土地政策的一腔愤懑。
  • 5、金坛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名医辈出,或坐堂待诊,或周游四方,治病济世,着书立言,为后世所传颂。
  • 6、立德需要的是爱心,立功需要的是进取,立言就是立德立功的精华提炼。
  • 7、立德立功立言,所谓的立德,就是指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就是指拯厄除困,功济于世;立言是指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 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 9、孔子已经死了几千年,而活人严介和则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一介商人,不事财帛,却忙于着书立言,并意在推动民族的文化创新和教育改革,其志不可谓不大。
  • 10、文章是代圣人立言,有个一定规矩,比不得那些杂览,可以随手乱做。所以一篇文章,不但看出这个人的富贵福泽,并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吴敬梓
  • 11、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 12、儒学大家之中,能以行立德的不少、能着书立言的也不少,但像王阳明这样还能立功的就不多见了。
  • 13、儒者本六艺之支流,虽其间依草附木,不能免门户之私,而数大儒明道立言,炳然具在,要可与经史旁参。
  • 14、有趣的是,卡扎菲和萨达姆同样乐于舞文弄墨,着书立言
  • 15、本来,咸淡纯属个人口味,既不关涉公序良俗,也不关涉环境生态,如果真是事儿,也应该是由营养专家和医学专家们来着书立言“说说而已”的事情。
  • 16、作为诸侯王的刘安,受这时代风气的召唤,以饱学之才华着书立言,企图建立他为汉廷构筑的理想国。
  • 17、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着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工于山水松竹,被称为“文治总统”。
  • 18、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根据相关记载,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
  • 19、着书立言,不仅需要以品牌实力为基础,还需要与业界分享心得体会的气度。
  • 20、立德者,立言之本源也。归庄
立言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