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吞炭
tūntàn

吞炭


拼音 tūn tàn

简拼 TT

词语解释

吞炭[ tūn tàn ]

1.指吞咽火炭毁嗓子。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


引证解释

1.指吞咽火炭毁嗓子

《尸子》卷下:“昔夏桀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

2.谓报恩。用 豫让 吞炭事。参见“吞炭漆身”

《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

唐 周匡物 《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冯当世﹞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繫,鄂守王素亟释之……冯貽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


国语辞典

1.比喻不惜牺牲性命以报效主恩。参见“漆身吞炭”条

唐·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网络解释

1.吞炭

吞炭参见人物部,明张煌言《羁恨二首》之二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吞炭造句

  • 1、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
  • 2、豫让又漆身为癞,吞炭为哑,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 3、五娘知人尊耍见,怕被认出,于是以滚油毁容,吞炭失声,吃尽苦头。
  • 4、他们口焦舌敝,嘴唇干裂,吃东西有如吞炭嚼蜡,会更加口渴。
  • 5、又恐认的我形容,是以漆身为癞,吞炭为哑,且妆风魔,行乞于市则个。
  • 6、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
  • 7、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 8、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
  • 9、及赵灭智伯,豫让衅面吞炭,必报襄子,五起而不中。
  • 10、专诸鱼藏宝剑,聂政自剖腹亡,豫让涂漆吞炭,荆轲一去不还,又有墨家三百弟子替天行道赴汤蹈火。
  • 11、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
  • 12、因为感恩,春秋时朞伯牙摔琴谢知音;因为感恩,豫让不惜漆疮烂身,吞炭哑音;因为感恩,陆绩怀橘遗亲,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董永卖身葬父。
  • 13、于是历史上有了伯牙摔琴一说,古书上记载了豫让吞炭一笔。
吞炭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