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词典 快行
kuàixíng

快行


拼音 kuài xíng

简拼 KX

词语解释

快行[ kuài xíng ]

1.亦称“快行家”。亦称“快行客”。宋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元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引证解释

1.亦称“快行家”。亦称“快行客”

2.宋 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五:“宰执每岁有内侍省例赐新火冰之类,将命者曰快行家。”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其三魁听快行宣唤数次,方敢应名而出。”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每常驾出……快行客各执红纱珠珞灯笼。”

3.元 代亦有之,蒙语为“贵由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贵由赤》:“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曰放走,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


网络解释

1.快行

亦称“ 快行家 ”。亦称“ 快行客 ”。 宋 代宫廷中供奔走传达命令的吏役。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快行造句

  • 1、俄罗斯若不赶快行动,只会越落越远。
  • 2、快快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
  • 3、蝴蝶袖配罗圈腿,高跟鞋配短裙美,织女一生牛郎随,八戒爱把嫦娥追,帅哥通常配靓妹,爱情需时尚,幸福要完美,大步天鹅追!赶快行动吧!癞蛤蟆!
  • 4、所以,别再懒惰了,快行动起来打好“腰腹赘肉狙击战”!小编教你用时下最流行的“平板支撑式”轻松瘦腰腹,快来学吧!平板支撑式。
  • 5、地球表层是臭氧,过滤有害紫外线,万物生存有保障,如今臭氧变稀薄,环境恶化敲警钟,呼吁人类快行动,保护臭氧均有责,臭氧层保护日,保护臭氧层,爱护环境,刻不容缓!
  • 6、悬赏令:捉拿微笑,捉住一个奖你一生快乐,捉住十个奖你一世幸福,捉住一百个奖你永远顺利平安,捉住后回复“微笑在我这”即可。快快行动,先笑先得!鉴于今天是你的生日,这条短信我提前发给你了:生日快乐!
  • 7、森林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绿色荡然无存,黄沙遍地蔓延。天空蓝色不再,空气污浊不堪。植树节到了,赶快行动起来,种下绿色的树苗,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片希望!
  • 8、信息伴着布谷鸟的叫声,声声提醒朋友开始播种希望;好运像谷雨时节的雨水,渐渐增多打在你的身上;天气渐暖,还等什么?赶快行动把事业大干一番。
  • 9、悬赏令:捉拿微笑,捉住一个奖你一生快乐,捉住十个奖你一世幸福,捉住一百个奖你永远顺利平安,捉住越多奖励越多,快快行动,先笑先得!
  • 10、母亲节到了,你是否有时间陪妈妈唠唠家常,是否有时间帮妈妈刷刷碗筷,是否有时间给妈妈发条信息表达祝福?快行动起来吧,祝福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 11、孝心大行动,祝福大联盟,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联盟特借助短信平台,向天下所有母亲祈福,愿她们永远年轻,永远健康,永远幸福。告知朋友,快快行动。
  • 12、年纪再大也是母亲的孩子,走的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牵挂,事务再多也忘不了感恩母亲。岁月无情,母亲渐渐老去,快快行动,母亲节为母亲献一片孝心!
  • 13、周末的阳光格外灿烂,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讲;周末的呼唤来自远方,多日不见欢聚一堂;周末的时光实在短暂,莫要辜负大好时光;周末的情谊永远不断,祝福问候身边依傍。周末到了,别顾着高兴,快快行动,让快乐飞扬!
  • 14、浪漫的气氛,可爱的情人,娇艳的玫瑰,可口的甜品。朋友,这是否是你理想的情人节?如果是,赶快行动起来,为她创造一份感动,给她一个难忘的夜晚,祝你情人节快乐。
  • 15、翩翩起舞舞蹈跳,阵阵歌声欢快笑。精神饱满春花绽,阳刚气质不非凡。欢声笑语同锻炼,强身健体活力添。轻松愉悦度时光,全民健身身体康。男女老少快行动!
  • 16、入睡前,请放松心情,让“快乐”和你牵牵手,让“幸福”为你松松骨,让“甜美”为你捶捶背,让“吉祥”为你揉揉腰,现在入睡,还有“甜蜜美梦”惊喜大奖,快快行动吧!祝你好梦!
  • 17、据“新华社”透露:凡是在“世界无车日”,停车一天的人,奖励在用的同型号手机一部,同款式车一辆,惊喜多多,快行动吧,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反正我信了,哈哈!
  • 18、环境保护很重要,关系健康和发展。废物排放污环境,空气污浊水难闻。人类生命无保障,子孙后代怎能安?世界环境日到了,快快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环境,还子孙一个。
  • 19、悬赏令:捉拿微笑,捉住一个奖你一生快乐,捉住十个奖你一世幸福,捉住一百个奖你永远顺利平安,捉住后回复“微笑在我这”即可。快快行动,先笑先得!
  • 20、钢易折断,柔易变。物尽其用才是宝,人尽其才都成功。钢强的做主帅,温柔的是良才。集体团队都需要,“七一”选人才,将帅要一个,良才用一窝。快行动。
快行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