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马外形的成语

形容马外形的成语


1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解释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2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3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4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5招兵买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解释 招收士兵;购买战马。形容组织扩充力量。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6青梅竹马 [ qīng méi zhú mǎ ]

解释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7充耳不闻 [ chōng ěr bù wén ]

解释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出处 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8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释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9蛛丝马迹 [ zhū sī mǎ jì ]

解释 蜘蛛丝;马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马蹄印。

出处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10气宇轩昂 [ qì yǔ xuān áng ]

解释 气宇:气魄;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气概不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生得丰姿潇洒,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

11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解释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12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13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14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15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16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释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出处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17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 ]

解释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18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19走马上任 [ zǒu mǎ shàng rèn ]

解释 官员到职上任。指开始担任某项职务。

出处 五代 孙光宪《北梦琐言》:“车驾必谋幸蜀,先以称公走马赴任。”

20宝马香车 [ bǎo mǎ xiāng chē ]

解释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出处 唐 沈佺期《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禊堂春。”

21风驰电掣 [ fēng chí diàn chè ]

解释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出处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22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23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24走马看花 [ zǒu mǎ kàn huā ]

解释 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5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26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27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释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28虚度年华 [ xū dù nián huá ]

解释 白白地度过年岁。虚:指没有收获、成就。

出处 《忆邓拓 邓拓与人民日报》:“他认为:古今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不虚度年华。”

29纵横驰骋 [ zòng héng chí chěng ]

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出处 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

30一日千里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31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释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32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解释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33马迹蛛丝 [ mǎ jì zhū sī ]

解释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迹蛛丝。”

34马齿徒增 [ mǎ chǐ tú zēng ]

解释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35马到功成 [ mǎ dào gōng chéng ]

解释 见“马到成功”。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只愿你马到功成,奏凯而还。”

36马放南山 [ mǎ fàng nán shān ]

解释 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出处 《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37马浡牛溲 [ mǎ bó niú sōu ]

解释 见“马勃牛溲”。

出处 明·王世懋《艺圃撷馀》:“杜子美出,而百家稗官都作雅音,马浡牛溲咸成郁致,于是诗之变极矣。”

38牛溲马勃 [ niú sōu mǎ bó ]

解释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39马勃牛溲 [ mǎ bó niú sōu ]

解释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出处 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40仗马寒蝉 [ zhàng mǎ hán chán ]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41竹马之友 [ zhú mǎ zhī yǒu ]

解释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出处 《晋书 殷浩传》:“少时吾与浩共骑竹马,我弃去,浩辄取之。”

42秣马厉兵 [ mò mǎ lì bīng ]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43马入华山 [ mǎ rù huá shān ]

解释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出处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44马角乌头 [ mǎ jiǎo wū tóu ]

解释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出处 《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45马齿徒长 [ mǎ chǐ tú cháng ]

解释 见“马齿徒增”。

出处 《穀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46马齿加长 [ mǎ chǐ jiā zhǎng ]

解释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出处 《谷梁传·僖公二年》:“荀息牵马操璧而前曰:‘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47马革盛尸 [ mǎ gé shèng shī ]

解释 见“马革裹尸”。

出处 金·何宏中《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

48膘肥体壮 [ biāo féi tǐ zhuàng ]

解释 形容牲畜肥壮结实。

49马耳春风 [ mǎ ěr chūn fēng ]

解释 见“马耳东风”。

出处 金·元好问《谷圣灯》诗:“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50马耳东风 [ mǎ ěr dōng fēng ]

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51马尘不及 [ mǎ chén bù jí ]

解释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出处 明·都穆《都公谭纂》卷上:“王行昔望吾舅马尘不及,何先友为?”

52马不解鞍 [ mǎ bù jiě ān ]

解释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出处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53瞎马临池 [ xiā mǎ lín chí ]

解释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54马工枚速 [ mǎ gōng méi sù ]

解释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枚皋传》:“为文疾,受诏辄成,故所赋者多;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故所作少而善于皋。”

55马迟枚疾 [ mǎ chí méi jí ]

解释 见“马工枚速”。

出处 清·陈祖范《寄沈归愚》诗:“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

56阵马风樯 [ zhèn mǎ fēng qiáng ]

解释 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出处 唐·杜牧《李贺诗序》:“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

57东风马耳 [ dōng fēng mǎ ěr ]

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58系马埋轮 [ xì mǎ mái lún ]

解释 指敌人进攻时,系住马,埋车轮于地,以示固守不退。

出处 语出《孙子 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曹操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59马腹逃鞭 [ mǎ fù táo biān ]

解释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60獐麇马鹿 [ zhāng jūn mǎ lù ]

解释 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

出处 《西湖志余》卷二十五:“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61盲人骑瞎马 [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

解释 瞎子骑着瞎马。形容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复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62东风射马耳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

解释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出处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