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青色的成语

形容青色的成语


1枝繁叶茂 [ zhī fán yè mào ]

解释 枝叶繁密茂盛。

出处 明 孙柚《琴心记》:“愿人间天上共效绸缪,贺郎君玉润水清,祝小姐枝繁叶茂。”

2郁郁葱葱 [ yù yù cōng cōng ]

解释 郁郁:草木茂盛的样子。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恢国》:“初者,苏伯阿望春陵气郁郁葱葱。”

3苍松翠柏 [ cāng sōng cuì bǎi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4水碧山青 [ shuǐ bì shān qīng ]

解释 碧:青绿色。形容景色很美,艳丽如画。亦作“水绿山青”。

出处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七中丞之笑兴口号》:“骆驼桥上苹风起,鹦鹉杯中箸雨青,水碧山青知好处,开颜一笑问何人。”

5青枝绿叶 [ qīng zhī lǜ yè ]

解释 ①青绿色的枝叶。多指生长茂盛的树木。②比喻年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他把我的杨柳枝拔了去,放在炼丹炉里,炙得焦干,送来还我,是我拿了插在瓶中,一昼夜,复得青枝绿叶,与旧相同。”

6浮翠流丹 [ fú cuì liú dān ]

解释 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出处 宋·陆游《安隐寺修钟楼疏》:“浮翠流丹,倘复还于巨丽;撞昏击晓,实大警于沉冥。”

7长生不老 [ cháng shēng bù lǎo ]

解释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忍之一字岂非常,一生忍过却清凉。常将忍字思量到,忍是长生不老方。”

8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解释 自己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为:认为;是:对;正确)。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9始终不渝 [ shǐ zhōng bù yú ]

解释 渝:变。自始至终一直不变。指守信用。

出处 《晋书 陆晔传》:“格勤贞固,始终不渝。”

10青红皂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释 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11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释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13黑白不分 [ hēi bái bù fēn ]

解释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14青面獠牙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解释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15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解释 纯:纯粹;青:蓝色的;纯青:炉火的温度达到最高点。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焰从红色转成纯青色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16泪流满面 [ lèi liú mǎn miàn ]

解释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17山清水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解释 清:纯净;秀: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出处 宋 黄庭坚《蓦山溪 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18万古长青 [ wàn gǔ cháng qīng ]

解释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出处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19绿水青山 [ lǜ shuǐ qīng shān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元 马致远《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20花红柳绿 [ huā hóng liǔ lǜ ]

解释 红红的花儿;绿绿的柳条。形容春天明媚的景色;也形容颜色鲜艳多彩。

出处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21苍翠欲滴 [ cāng cuì yù dī ]

解释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

出处 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22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解释 泛称美好山河。

出处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在夷陵,青山绿水,日在目前,无复俗累。”

23绿叶成阴 [ lǜ yè chéng yīn ]

解释 指绿叶繁茂覆盖成荫。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儿女成行。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杜牧》:“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24青鸟使者 [ qīng niǎo shǐ zhě ]

解释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传递书信的使者。

出处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25绿肥红瘦 [ lǜ féi hóng shòu ]

解释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 宋 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6苍髯如戟 [ cāng rán rú jǐ ]

解释 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

出处 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

27绿叶成荫 [ lǜ yè chéng yīn ]

解释 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

出处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 杜牧》:“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28红粉青楼 [ hóng fěn qīng lóu ]

解释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29桃红柳绿 [ táo hóng liǔ lǜ ]

解释 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出处 元 贯云石《小梁州 春》:“春风花草满园香,马系在垂杨,桃红柳绿映池塘。”

30苌弘碧血 [ cháng hóng bì xuě ]

解释 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苌弘:春秋时周大夫,又称苌叔。碧:青绿色的玉石。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31丹心碧血 [ dān xīn bì xuè ]

解释 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出处 《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元·郑元祐《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32五彩斑斓 [ wǔ cǎi bān lán ]

解释 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33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释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34年老色衰 [ nián lǎo sè shuāi ]

解释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35青灯黄卷 [ qīng dēng huáng juàn ]

解释 光线青荧的油灯和纸张泛黄的书卷。借指清苦的攻读生活。

出处 元·叶颙《书舍寒灯》诗:“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爱青灯黄卷,却不要随机而变。”

36回黄转绿 [ huí huáng zhuǎn lǜ ]

解释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出处 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37青过于蓝 [ qīng guò yú lán ]

解释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38青鸟传音 [ qīng niǎo chuán yīn ]

解释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

出处 《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

39黄卷青灯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 ]

解释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出处 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40绿草如茵 [ lǜ cǎo rú yīn ]

解释 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41水绿山青 [ shuǐ lǜ shān qīng ]

解释 形容山水景色艳丽如画。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只是对此鸟啼花落,水绿山青,无非助朕悲怀。”

42染苍染黄 [ rǎn cāng rǎn huáng ]

解释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43红粉青蛾 [ hóng fěn qīng é ]

解释 红粉:古代化妆的红色粉;青蛾:青色的娥眉。比喻美女。

出处 唐·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诗:“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44满目青山 [ mǎn mù qīng shān ]

解释 形容景色美好或形势大好。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45司马青衫 [ sī mǎ qīng shān ]

解释 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6碧瓦朱檐 [ bì wǎ zhū yán ]

解释 碧瓦:青绿色的瓦;檐:屋檐。青色的瓦,红色的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雕梁画栋,碧瓦朱檐。”

47掇青拾紫 [ duō qīng shí zǐ ]

解释 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出处 《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颇有聪明,实指望掇青拾紫。我问你,至今功名何如?”

48朱楼翠阁 [ zhū lóu cuì gé ]

解释 朱:红色;翠:绿色。形容楼阁漆红饰绿,建筑豪华富丽。

出处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三折:“他亲的是朱楼翠阁风流子,他敬的是白马红缨衫色新。”

49纡青拖紫 [ yū qīng tuō zǐ ]

解释 比喻显贵。

出处 汉 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50苍黄翻覆 [ cāng huáng fān fù ]

解释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51青蝇点素 [ qīng yíng diǎn sù ]

解释 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

出处 汉 王充《论衡 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52依翠偎红 [ yī cuì wēi hóng ]

解释 指同年轻女子厮混的风流韵事。翠,翡翠一类饰物;红,脂粉唇膏一类化妆品。“翠”与“红”均借指女人。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不如且讨红裙趣,依翠偎红院宇中。”

53拖青纡紫 [ tuō qīng yū zǐ ]

解释 汉制,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因以“拖青纡紫”比喻官位显贵。

出处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华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今日市门一岨侩,明日可以拖青纡紫矣。”

54拖紫垂青 [ tuō zǐ chuí qīng ]

解释 拖:垂下。汉代诸侯佩带的印绶为紫色,公卿为青色。比喻官位显赫。

出处 《续古文苑·大隋车骑秘书郎张君之铭》:“昔年慷慨,拖紫垂青。”

55碧波荡漾 [ bì bō dàng yàng ]

解释 碧:青绿色。青绿色的波浪起伏不定。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9章:“灿烂的阳光,美丽的野花,碧波荡漾的原西河,凹凸不平的石板街……”

56一碧万顷 [ yī bì wàn qǐng ]

解释 形容青绿无际。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57橙黄橘绿 [ chéng huáng jú lǜ ]

解释 指秋季景物。

出处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58蜩螗沸羹 [ tiáo táng fèi gēng ]

解释 蜩:蝉;螗: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沸:开水翻腾。象蝉的叫,象沸汤的翻滚。形容社会动乱。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59苍黄翻复 [ cāng huáng fān fù ]

解释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60苍黄反复 [ cāng huáng fǎn fù ]

解释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61白恰青衫 [ bái qià qīng shān ]

解释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出处 宋·谢翱《送袁太初归剡原》:“风帆送客到夷州,白恰青衫谈不朽。”

62以白诋青 [ yǐ bái dǐ qīng ]

解释 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63青裙缟袂 [ qīng qún gǎo mèi ]

解释 青布裙、素色衣。谓贫妇的服饰。借指农妇,贫妇。

出处 宋·苏轼《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之二:“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64绿衣黄里 [ lǜ yī huáng lǐ ]

解释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出处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65绿蓑青笠 [ lǜ suō qīng lì ]

解释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出处 唐·张志和《渔父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6丹青不渝 [ dān qīng bù yú ]

解释 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出处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67朱甍碧瓦 [ zhū méng bì wǎ ]

解释 红色屋脊,青绿色的琉璃瓦。借指华丽的建筑。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朱甍碧瓦,掩映着九级高堂;画栋雕梁,真乃是三微精舍。”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九卷“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68不分青红皂白 [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释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