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远方的唯美的成语

形容远方的唯美的成语


1光芒万丈 [ guāng máng wàn zhàng ]

解释 形容光辉灿烂;照耀非常远。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2极目远眺 [ jí mù yuǎn tiào ]

解释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3高飞远遁 [ gāo fēi yuǎn dùn ]

解释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辞院》:“事不宜迟,趁早高飞远遁,不要连累别人。”

4光焰万丈 [ guāng yàn wàn zhàng ]

解释 光焰:光辉。形容极其辉煌灿烂

出处 唐 韩愈《调张籍》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5春树暮云 [ chūn shù mù yún ]

解释 仰慕、怀念友人。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6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多形容目光远大。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这粉白黛绿,莺声燕语,都付之不见不闻,一路高瞻远瞩,要领略湖山真景。”

7远走高飞 [ yuǎn zǒu gāo fēi ]

解释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8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解释 历历:清楚、分明。指事物和景象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9安居乐业 [ ān jū lè yè ]

解释 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形容社会治理得好;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于正常。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货殖传序》:“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10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释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出处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11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释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12笼络人心 [ lǒng luò rén xīn ]

解释 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

出处 《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13光辉灿烂 [ guāng huī càn làn ]

解释 光辉:闪烁耀眼的光;灿烂:光彩明亮的样子。光亮耀眼;色彩鲜明。也用来形容事业的伟大辉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护驾龙虎官军二万五千,分为五对,每对五千,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幡甲马,并依本色,光辉灿烂,极其雄壮。”

14前程远大 [ qián chéng yuǎn dà ]

解释 前程:前途。比喻前途远大。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五卷:“先生前程远大,宜择高枝栖止,以图上进。”

15回眸一笑 [ huí móu yī xiào ]

解释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6极目四望 [ jí mù sì wàng ]

解释 极:尽;极目:用尽目力远望。指尽眼力所及眺望四方。

出处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

17极目远望 [ jí mù yuǎn wàng ]

解释 极:尽。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出处 三国 魏 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也。”

18万丈光芒 [ wàn zhàng guāng máng ]

解释 光芒:光辉四射。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在他盲目而瘫痪的一片黑暗中,打出了万丈光芒的眩目的铁火。”

19任重致远 [ rè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20引重致远 [ yǐ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21明鉴万里 [ míng jiàn wàn lǐ ]

解释 明:眼睛亮;鉴:洞察。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形容人料事准确,识见高明。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9回:“谭道台昨夜筹画,果然明鉴万里。”

22暮云春树 [ mù yún chūn shù ]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23异域殊方 [ yì yù shū fāng ]

解释 极远的异域他乡。

出处 明·王守仁《痊旅文》:“连峰际天合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无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

24柔远怀迩 [ róu yuǎn huái ěr ]

解释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出处 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诛利口》:“岂谓蜀国皇帝,柔远怀迩,居安虑危?”

25致远任重 [ zhì yuǎn rèn zhòng ]

解释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出处 《墨子 亲士》:“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26柔远能迩 [ róu yuǎn néng ěr ]

解释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出处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27柔远镇迩 [ róu yuǎn zhèn ěr ]

解释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出处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移帝伊、洛、定都酆、镐,柔远镇迩,实敬攸考。”

28驿寄梅花 [ yì jì méi huā ]

解释 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

出处 宋 秦观《踏莎行》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29近悦远来 [ jìn yuè yuǎn lái ]

解释 近:指境内;远:指境外。使邻近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来归附。后用以形容邻近的人因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也都闻风前来归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悦),远者来。’”

30怀敌附远 [ huái dí fù yuǎn ]

解释 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出处 汉·贾谊《论积贮疏》:“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31殊方异域 [ shū fāng yì yù ]

解释 殊方:远方。异域:异邦、外国,指远方或国外。

出处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傗国》:“风教遐被,德泽远治,殊方异域,慕化称臣。”

32极目迥望 [ jí mù jiǒng wàng ]

解释 极:尽;迥:远。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处 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33劳师袭远 [ láo shī xí yuǎn ]

解释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34明见万里 [ míng jiàn wàn lǐ ]

解释 对于外界或远方的情况,知道得很清楚。也比喻人有预见。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征利》:“真可谓明见万里,智察秋毫。”

35千里结言 [ qiān lǐ jié yán ]

解释 谓与远方朋友相约之言。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独行传·范式》:“母曰:‘三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

36千里借筹 [ qiān lǐ jiè chóu ]

解释 筹:策划。和远方朋友进行商量。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受君恩,爵封列侯;镇江淮,千里借筹。”

37陇头音信 [ lǒng tóu yīn xìn ]

解释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出处 元 高明《琵琶记 伯喈行路》:“叹路途千里,日日思亲。青梅如豆,难寄陇头音信。”

38柔远绥怀 [ róu yuǎn suí huái ]

解释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出处 清·林则徐《喻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虽以天朝柔远绥怀,亦不能任其藐玩,应即遵照新例,一体从重惩创。”

39言文行远 [ yán wén xíng yuǎn ]

解释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出处 明·张溥《〈壬申文选〉序》:“言文行远,国家赖之。”参见“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40远求骐骥 [ yuǎn qiú qí jì ]

解释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出处 《晋书·冯跋载记》:“吾远求骐骥,不知近在东邻,何识子之晚也!”

41远至迩安 [ yuǎn zhì ěr ān ]

解释 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

42天涯若比邻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解释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出处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