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代替别人承受痛苦的成语

形容代替别人承受痛苦的成语


1同病相怜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解释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2不能自拔 [ bù néng zì bá ]

解释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出处 《宋书 江夏王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3水深火热 [ shuǐ shēn huǒ rè ]

解释 像在深水里;如在烈火中。比喻人民生活极为痛苦或国家灾难深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4代人受过 [ dài rén shòu guò ]

解释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各省系军阀慑于人民的巨大力量,都不肯代人受过,曹辊也就不敢一意孤行。”

5切肤之痛 [ qiè fū zhī tòng ]

解释 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6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解释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出处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7叫苦连天 [ jiào kǔ lián tiān ]

解释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8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9甘之如饴 [ gān zhī rú yí ]

解释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出处 宋 真德秀《送周天骥序》:“非正义之富贵,远之如垢污;不幸而贱贫,甘之如饴蜜。”

10甘心情愿 [ gān xīn qíng yuàn ]

解释 出于自愿;毫不勉强。甘心:心里乐意。

出处 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11痛定思痛 [ tòng dìng sī tòng ]

解释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出处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12苦不堪言 [ kǔ bù kān yán ]

解释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出处 宋 李昌龄《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13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解释 鸩: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諝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14缠绵悱恻 [ chán mián fěi cè ]

解释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出处 晋 潘岳《寡妇赋》:“思缠绵以瞀乱兮,心摧伤以怆恻。”

15酸甜苦辣 [ suān tián kǔ là ]

解释 指各种滋味。比喻人生的幸福、欢乐、痛苦、磨难等各种境遇。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无非为衣食奔走,图挣几文钱,那酸甜苦辣也就讲说不起。”

16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解释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17九曲回肠 [ jiǔ qū huí cháng ]

解释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8心如刀割 [ xīn rú dāo gē ]

解释 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极其痛苦难过。

出处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题起来我泪似悬麻。”

19心安理得 [ xīn ān lǐ dé ]

解释 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出处 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20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解释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21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解释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22心如刀绞 [ xīn rú dāo jiǎo ]

解释 心里就像刀绞一样。形容内心痛苦到极点。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回:“殷郊又见殷洪,心如刀绞,意似油煎。”

23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24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解释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 《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25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

解释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26饮泣吞声 [ yǐn qì tūn shēng ]

解释 泣:无声的哭;吞声:不敢出声。不敢放声大哭。

出处 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第二卷:“怅然惨,娇魂怨,饮泣吞声。”

27创巨痛深 [ chuāng jù tòng shēn ]

解释 创:创伤。伤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极其沉痛的损失。

出处 南北 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臣父遭遇无道,创巨痛深,无以仰答明诏。”

28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29阿鼻地狱 [ ā bí dì yù ]

解释 阿鼻: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 语出《法华经 法师功德品》:“下至阿鼻地狱。”

30苦不可言 [ kǔ bù kè yán ]

解释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出处 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31民不堪命 [ mín bù kān mìng ]

解释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32苍生涂炭 [ cāng shēng tú tàn ]

解释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3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

33死要面子 [ sǐ yào miàn zǐ ]

解释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34咳声叹气 [ h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出处 《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

35呼天叫地 [ hū tiān jiào dì ]

解释 见“呼天号地”。

出处 清·唐训方《里语徵实》卷下引《暗室灯》:“[韩魏公曰]百姓多愚,或为枉断,抱憾终身,早夜呼天叫地,我岂安乎?”

36呼天唤地 [ hū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哭天叫地,形容极为痛苦。

出处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回来说,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

37乱箭攒心 [ luàn jiàn cuán xīn ]

解释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见父亲倒在一个壁角边乱草之上……淹淹止存一息。二子一见,犹如乱箭攒心,放声号哭。”

38咬紧牙关 [ yǎo jǐn yá guān ]

解释 谓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十三回:“一面问个着落,一面咬紧牙关把朴斋腿膀狠命的摔一把。朴斋忍不住叫声‘阿呀’。”

39苦难深重 [ kǔ nàn shēn zhòng ]

解释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40吞声饮泣 [ tūn shēng yǐn qì ]

解释 形容不出声地悲泣。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41痛不可忍 [ tòng bù kě rěn ]

解释 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出处 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42油煎火燎 [ yóu jiān huǒ liáo ]

解释 形容痛苦或焦灼。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他觉着,像有个什么东西,在胸口上剧烈地涌动,闹得血管里的血,也加快了流速。继而,心里又油煎火燎,阵阵剧疼。”

43甘心忍受 [ gān xīn rěn shòu ]

解释 甘心:情愿。情愿忍受痛苦。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九年》:“管、召仇也,请受而甘心焉。”

44皮肉之苦 [ pí ròu zhī kǔ ]

解释 泛指身体所遭受的痛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0章:“河南人除过受了点皮肉之苦,屁也没损失——他带着预支的一个月高薪落荒而逃了。”

45咬定牙根 [ yǎo dìng yá gēn ]

解释 见“咬定牙关”。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六回:“李逵浑身脱剥,咬定牙根,手双斧,从城濠里飞杀过来。”

46甘苦与共 [ gān kǔ yǔ gòng ]

解释 甘苦:欢乐和痛苦;与共:共同在一起。共同享受欢乐与幸福,共同承担痛苦与磨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47创剧痛深 [ chuàng jù tòng shēn ]

解释 谓创伤大、痛苦深。

出处 郭末若《苏联游记·七月十日》:“斯大林城市可云创剧痛深,全市无一家完整房屋。”

48同忧相救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

解释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49摧胸破肝 [ cuī xiōng pò gān ]

解释 摧:折,伤。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 宋·苏轼《祭柳仲远文》:“讣来逾年,一恸海徼,摧胸破肝,痛我令妹。”

50创深痛巨 [ chuāng shēn tòng jù ]

解释 创:创伤。创伤大,痛苦深。比喻遭受很大的伤害和痛苦。

出处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于是自己率领一群民贼来制造‘创深痛巨’,教军官放火烧城。”

51剥肤之痛 [ bō fū zhī tòng ]

解释 剥:剥去。肤:皮肤。指受害极深而引起的痛苦。

出处 《周易 剥》:“剥床以肤,凶。”

52求死不得 [ qiú sǐ bù dé ]

解释 得:能够。想死也不能。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20卷:“璞流汗惊惧,因成疮疾,遍身有疮,皆有口及舌,日夜楚痛,求死不得。”

53泪眼愁眉 [ lèi yǎn chóu méi ]

解释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54回肠九转 [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

解释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 《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55回肠百转 [ huí cháng bǎi zhuǎn ]

解释 见“回肠九转”。

出处 欧阳予倩《梁红玉》第三场:“思既往想将来回肠百转,大丈夫处乱世,要力任艰难。”

56呼天号地 [ hū tiān hào dì ]

解释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57心如刀锯 [ xīn rú dāo jù ]

解释 犹心如刀割。

出处 明·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不刺则俺这歹名儿怎地了,惊急列心如刀锯,颤笃速身如火燎。”

58己溺己饥 [ jǐ nì jǐ jī ]

解释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59酸咸苦辣 [ suān xián kǔ là ]

解释 同“酸甜苦辣”。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伯界此时急的要哭出来,又是悔,又是恨,又是恼,又是急,一时心中把酸咸苦辣都涌了上来。”

60僵李代桃 [ jiāng lǐ dài táo ]

解释 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胭脂》:“彼逾墙钻隙,固有玷夫儒冠;而僵李代桃,诚难消其冤气。”

61忧心若醉 [ yōu xīn ruò zuì ]

解释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出处 《唐太宗入冥记》:“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

62寸心如割 [ cùn xīn rú gē ]

解释 寸心:区区之心;割:切。一颗心好像被刀割一样。形容内心痛苦不堪。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延捱到四更尽了,越想越恼,心头火按捺不住。”

63吼天喊地 [ hǒu tiān hǎn dì ]

解释 吼:大声叫。大声喊叫,形容极为烦躁痛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3章:“她甚至对吼天喊地的玉亭抱着一种嘲笑的态度。”

64吞声饮泪 [ tūn shēng yǐn lèi ]

解释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饮:含忍。形容强忍悲伤。

出处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65痛不堪忍 [ tòng bù kān rěn ]

解释 堪:可;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过岭下,小石损我足,仆地移时,至今犹痛不堪忍。”

66酒食地狱 [ jiǔ shí dì yù ]

解释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出处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67百般折磨 [ bǎi bān zhé mó ]

解释 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 精察二 孟简》:“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百般折磨污辱,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并且怀有身孕,回到船上就死了。”

68茹痛含辛 [ rú tòng hán xīn ]

解释 茹:吃;含:含着。吃苦的含辣的。比喻忍受艰难困苦。

出处 宋·范成大《相州》诗:“茹痛含辛说乱华。”

69吞声忍泣 [ tūn shēng rěn qì ]

解释 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流泪入口,不敢哭出声响。形容无声地悲泣。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我所以吞声忍泣者,为无儿耳。”

70九回肠断 [ jiǔ huí cháng duàn ]

解释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71剥床及肤 [ bō chuáng jí fū ]

解释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 宋 陈亮《义乌县减酒额记》:“剥床及肤,其忧岂不在民乎!”

72甘心如荠 [ gān xīn rú qí ]

解释 荠:甜菜。荼菜虽苦,但是和内心的痛苦相比,觉得就像荠菜一样甜美。

出处 《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73剥床以肤 [ bō chuáng yǐ fū ]

解释 剥:六十四卦之一,指伤害;床:卧具。损害到肌肤。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出处 《周易·剥》:“剥床以肤,凶。”

74己饥己溺 [ jǐ jī jǐ nì ]

解释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75心如刀搅 [ xīn rú dāo jiǎo ]

解释 犹心如刀割。

出处 元·汤氏《赛鸿秋·北》套曲:“废了经史,弃了霜毫,每日家闷恹恹如痴似醉魂暗消,额似锥剜,心如刀搅,无语寂寥。”

76心如刀锉 [ xīn rú dāo cuò ]

解释 犹心如刀割。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出处 元 周文质《蝶恋花 悟迷》曲:“病魔,心如刀锉,对青铜知鬓皤。”

77忧心如薰 [ yōu xīn rú xūn ]

解释 薰:同“熏”。忧虑的心情就像被火熏烤一样。形容十分焦虑。

出处 《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炎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薰。”

78创钜痛深 [ chuàng jù tòng shēn ]

解释 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

79七死八活 [ qī sǐ bā huó ]

解释 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80哽咽难言 [ gěng yè nán yán ]

解释 不能痛快的说出来。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袭人哽咽难言。宝玉生恐袭人真告诉出来。”

81阿毗地狱 [ ā pí dì yù ]

解释 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

出处 见“阿鼻地狱”。

82锋镝之苦 [ fēng dí zhī kǔ ]

解释 锋:刀尖;镝:箭头;锋镝:刀剑,指战争。比喻饱受战争的苦难。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4章:“目的在于造成一种超然于南北以外的特殊地位,使浙江人民不受锋镝之苦。”

83苦乐之境 [ kǔ lè zhī jìng ]

解释 境:境地。痛苦与欢乐的境界。

出处 北魏·温子升《定国寺碑》:“并驰于苦乐之境,皆入于生死之门。”

84忧心如醉 [ yōu xīn rú zuì ]

解释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

出处 《诗经·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85恫瘝一体 [ tōng guān yī tǐ ]

解释 恫瘝:病痛,疾苦。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出处 太平天国·黄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论》:“恫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86恫瘝在身 [ tōng guān zài shēng ]

解释 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出处 清·无名氏《杜诗言志》第二卷:“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处处恫瘝在身。”

87摘胆剜心 [ zhāi dǎn wān xīn ]

解释 摘:取。剜:用刀剜。用刀子将胆和心取出。形容非常痛苦。

出处 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三折:“再休放来生债,啼哭的摘胆剜心,伤情无奈。”

88摧心剖肝 [ cuī xīn pōu gān ]

解释 摧:折。剖:划开。心肝断裂剖开。比喻极度悲伤和痛苦。

出处 晋·潘岳《为任子咸妻作孤女泽兰哀辞》:“耳存遗响,目想余颜,寝度伏枕,摧心剖肝。”

89痛心切骨 [ tòng xīn qiè gǔ ]

解释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90劳筋苦骨 [ láo jīn kǔ gǔ ]

解释 谓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

91苦不聊生 [ kǔ bù liáo shēng ]

解释 聊生:赖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严安传》:“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92心如芒刺 [ xīn rú máng cì ]

解释 芒:植物的刺。心里像芒刺扎一样难受。形容心里极其痛苦。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8回:“荀息心如芒刺,草草毕葬,即使‘二五’勤兵助攻,自己奉卓子于朝堂,以俟好音。”

93惄焉如捣 [ nì yān rú dǎo ]

解释 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出处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94交臂历指 [ jiāo bì lì zhǐ ]

解释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出处 《庄子·天地》:“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亦可以为得矣。”

95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解释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 《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96至于此极 [ zhì yú cǐ jí ]

解释 至:到。到了这般绝境。指痛苦到了极点。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97中心是悼 [ zhōng xīn shì dào ]

解释 中心:内心;悼:伤痛。内心极为悲伤。

出处 《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98化悲痛为力量 [ 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 ]

解释 化:变。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出处 赵朴初《永难忘(自度曲)》:“闻号召,意深长:‘化悲痛为力量!’”

99长痛不如短痛 [ cháng tòng bù rú duǎn tòng ]

解释 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断处事。

出处 梁实秋《腌猪肉》:“他以为长痛不如短痛,离婚是最好的结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