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古往今来的成语

形容古往今来的成语


1继往开来 [ jì wǎng kāi lái ]

解释 继:继承;往:过去;来:未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

2古往今来 [ gǔ wǎng jīn lái ]

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出处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3古今中外 [ gǔ jīn zhōng wài ]

解释 从古代到现在;从国内到国外。

出处 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4机不可失 [ jī bù kě shī ]

解释 机:时机。好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

出处 五代 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5礼尚往来 [ lǐ shàng wǎng lái ]

解释 尚:注重。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对你就怎么样。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6卷土重来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解释 卷土:卷起尘土;形容人马奔跑。比喻失败之后重新集结力量反扑过来;或重新恢复势力。

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7姗姗来迟 [ shān shān lái chí ]

解释 旧时形容女子走路迟缓从容的样子。形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外戚传上 孝武李夫人》:“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8古为今用 [ gǔ wéi jīn yòng ]

解释 指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使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出处 毛泽东《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9突如其来 [ tū rú qí lái ]

解释 突然发生或到来。突如:出乎意料;突然来临。

出处 《周易 离》:“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地。’”

10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11源远流长 [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源:源头;流:水的流程。河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出处 唐 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12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解释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出处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3心血来潮 [ xīn xuè lái cháo ]

解释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来潮:潮水上涨。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乾元山金光洞有太乙真人闲坐碧游床,正运元神,忽心血来潮。”

14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15纷至沓来 [ fēn zhì tà lái ]

解释 纷:多;杂乱;沓:重复;多。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出处 宋 楼钥《序》:“禅位之诏,登极之赦,尊号改元等文,皆出公手,纷至沓来,从容应之,动合体制。”

16逆来顺受 [ nì lái shùn shòu ]

解释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12出:“逆来顺受,须有通时。”

17海枯石烂 [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释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18先来后到 [ xiān lái hòu dào ]

解释 指按照来到的先后早晚而确定次序;受到优惠。

出处 宋 梅尧臣《宛陵文集》:“何作嗟迟疾,从来有后先,所期皆一到,我到尔应还。”

19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20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1围魏救赵 [ wéi wèi jiù zhào ]

解释 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22手到擒来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释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敌人捉了来。形容办事情一举成功。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声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马!又那里管甚么时辰!趁如今酒醉饭饱,我共师兄去,手到擒来!’”

23翻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24飞来横祸 [ fēi lái hèng huò ]

解释 意外的灾祸。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谁想遭此一场飞来横祸,若非提控出力,性命难保。”

25来日方长 [ lái rì fāng cháng ]

解释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

出处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26乘兴而来 [ chéng xīng ér lái ]

解释 兴冲冲地来到。

出处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心见安道邪?’”

27神来之笔 [ shén lái zhī bǐ ]

解释 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28败兴而归 [ bài xìng ér guī ]

解释 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也作“败兴而返”。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29天高地厚 [ tiān gāo dì hòu ]

解释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30借古讽今 [ jiè gǔ fěng jīn ]

解释 借:假托;讽:讽刺。假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出处 张抗抗《国魂》:“因为父亲曾经发表过的一部历史人物传记中赞扬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书,被认为借古讽今。”

31熙来攘往 [ xī lái rǎng wǎng ]

解释 熙、攘:喧闹、纷乱的样子。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32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33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出处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34厚古薄今 [ hòu gǔ bó jīn ]

解释 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出处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35谈古论今 [ tán gǔ lùn jīn ]

解释 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出处 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36别来无恙 [ bié lái wú yàng ]

解释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37震古烁今 [ zhèn gǔ shuò jīn ]

解释 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

出处 清 谭嗣同《仁学》:“称震古烁今之仁政焉。”

38来历不明 [ lái lì bù míng ]

解释 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 前集 郑仙姑》:“适新建县有阙氏者,雇一婢,来历不明。”

39继古开今 [ jì gǔ kāi jīn ]

解释 指继往开来。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40南来北往 [ nán lái běi wǎng ]

解释 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出处 宋 叶适《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41有生以来 [ yǒu shēng yǐ lái ]

解释 从出生到现在。

出处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4回:“题目是‘藤文公为世子四章’,我有生以来,从没有做过这样长的题目。”

42超今绝古 [ chāo jīn jué gǔ ]

解释 见“超今冠古”。

出处 明·李贽《与管登之书》:“细读佳刻,字字句句皆从神识中模写,雄健博达,真足以超今绝古。”

43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44借古喻今 [ jiè gǔ yù jīn ]

解释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出处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45以古喻今 [ yǐ gǔ yù jīn ]

解释 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出处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46熔古铸今 [ róng gǔ zhù jīn ]

解释 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出处 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艺二 沧溟蔡姬》:“葆真履素,取则先民,熔古铸今,蔚为代宝。”

47攀今吊古 [ pān jīn diào gǔ ]

解释 见“攀今吊古”。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怅眺》:“那攀今吊古也徒然,荒台古树寒烟。”

48通达古今 [ tōng dá gǔ jīn ]

解释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49超今越古 [ chāo jīn yuè gǔ ]

解释 见“超今冠古”。

出处 明·无名氏《桃园结义》二折:“凭着我壮志能,胆气粗,博一个黄阁标名,超今越古。”

50超今冠古 [ chāo jīn guàn gǔ ]

解释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

出处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51一来一往 [ yī lái yī wǎng ]

解释 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行者暗笑道:‘好是耳聋口哑!不要走!看棍!’那怪更不怕,乱舞枪遮拦。在那半空中,一来一往,一上一下,斗到三更时分,未见胜败。”

52格古通今 [ gé gǔ tōng jīn ]

解释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53古今一揆 [ gǔ jīn yī kuí ]

解释 揆:尺度,准则。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情况相同。

出处 三国·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古今一揆,先后不贸。”

54此恨绵绵 [ cǐ hèn mián mián ]

解释 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5往古来今 [ wǎng gǔ lái jīn ]

解释 指自古至今。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56隆古贱今 [ lóng gǔ jiàn jīn ]

解释 隆:尊重。尊崇古代,轻视当代。

出处 朱自清《正变》:“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贱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历史,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

57达士通人 [ dá shì tōng rén ]

解释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出处 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58亘古亘今 [ gèn gǔ gèn jīn ]

解释 亘:横贯。指贯串古今,从古到今。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上卷:“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

59不今不古 [ bù jīn bù gǔ ]

解释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出处 西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范望注:“既不合今,亦不合古。”

60吊古伤今 [ diào gǔ shāng jīn ]

解释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61洞鉴古今 [ dòng jiàn gǔ jīn ]

解释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出处 《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62泥古违今 [ nì gǔ wéi jīn ]

解释 泥:拘泥,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出处 宋·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63泥古执今 [ nì gǔ zhí jīn ]

解释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64铄古切今 [ shuò gǔ qiē jīn ]

解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出处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文士》:“孙幼如起都,少而称诗,长而经义,雅丽宏肆,铄古切今,极才人之致。”

65以古方今 [ yǐ gǔ fāng jīn ]

解释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出处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66古肥今瘠 [ gǔ féi jīn shòu ]

解释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67观今宜鉴古 [ guān jīn yì jiàn gǔ ]

解释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