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马的词的成语

形容马的词的成语


1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 ]

解释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2人仰马翻 [ rén yǎng mǎ fān ]

解释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3人困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解释 人也累了;马也困乏。也指人们非常疲倦。

出处 元 黄元吉《流星马》:“俺两口儿三日不曾吃饮食,人困马乏。”

4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解释 停蹄:止步。马跑起来不停歇。形容人的行动急促或连续不断地进行工作。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5兵强马壮 [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

解释 兵力强盛;马匹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有时也比喻其他的队伍力量强大。

出处 《新五代史 杂传十三 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6千军万马 [ qiān jūn wàn mǎ ]

解释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 《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7厉兵秣马 [ lì bīng mò mǎ ]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8声色犬马 [ shēng sè quǎn mǎ ]

解释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9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10蛛丝马迹 [ zhū sī mǎ jì ]

解释 蜘蛛丝;马蹄痕。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马蹄印。

出处 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

11悬崖勒马 [ xuán yá lè mǎ ]

解释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出处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12金戈铁马 [ jīn gē tiě mǎ ]

解释 金戈:金属制的戈;铁马:披有铁甲的马。挥动金戈;骑着铁马。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

出处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13一马当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解释 策马走在最前头。比喻走在领先位置;起带头作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6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雷震等将簇拥左右。”

14马到成功 [ mǎ dào chéng gōng ]

解释 战马一到阵前就取得胜利。形容迅速取得成就。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凭着您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15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释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16老马识途 [ lǎo mǎ shí tú ]

解释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17盘马弯弓 [ pán mǎ wān gōng ]

解释 盘马:骑着马绕圈子跑;弯弓:拉弓准备发射。骑马盘旋张弓欲射。比喻故作姿态而不付诸行动。

出处 唐 韩愈《雉带箭》诗:“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18一马平川 [ yī mǎ píng chuān ]

解释 能纵马奔驰的广阔平坦的地面。

出处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19马革裹尸 [ mǎ gé guǒ shī ]

解释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20马齿徒增 [ mǎ chǐ tú zēng ]

解释 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21盲人瞎马 [ máng rén xiā mǎ ]

解释 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马。比喻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22人欢马叫 [ rén huān mǎ jiào ]

解释 人在呼喊,马在嘶鸣。形容一片喧闹声。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了。”

23马入华山 [ mǎ rù huá shān ]

解释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出处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24倚马可待 [ yǐ mǎ kě dài ]

解释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出处 唐 李白《与韩荆州韩宗书》:“纵之以清淡,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25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释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26兵荒马乱 [ bīng huāng mǎ luàn ]

解释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出处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27单枪匹马 [ dān qiāng pǐ mǎ ]

解释 ①作战时单身上阵;冒险直进。②比喻做事单独行动;没有人帮助。也作“匹马单枪”、“单兵独马”、“单人匹马”。

出处 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28塞翁失马 [ sài wēng shī mǎ ]

解释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29快马加鞭 [ kuài mǎ jiā biān ]

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30招兵买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解释 招收士兵;购买战马。形容组织扩充力量。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31汗马功劳 [ hàn mǎ gōng láo ]

解释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32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解释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33青梅竹马 [ qīng méi zhú mǎ ]

解释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出处 唐 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34飞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解释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出处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35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释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6万马奔腾 [ wàn mǎ bēn téng ]

解释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出处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37万马齐喑 [ wàn mǎ qí yīn ]

解释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喑:哑;失音。

出处 宋 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38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39栩栩如生 [ xǔ xǔ rú shēng ]

解释 形容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

出处 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那个人做得才和枣核般大,头便像一颗绿豆,手便像两粒芝麻,却做得须眉欲活,栩栩如生。”

40深不可测 [ shēn bù kě cè ]

解释 ①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③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41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解释 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指善恶不明或故意歪曲事实。

出处 唐 韩愈《唐太学博士施先生墓志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42慌慌张张 [ huāng huāng zhāng zhāng ]

解释 形容举止慌乱;不稳重。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身上穿得整整齐齐,脚儿走得慌慌张张,望着园门欲进不进的。”

43气势磅礴 [ qì shì páng bó ]

解释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形容气势雄伟。

出处 宋 文天祥《文山集 指南后录 正气歌》第14卷:“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44熙熙攘攘 [ xī xī rǎng rǎng ]

解释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5精神抖擞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解释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46艰苦奋斗 [ jiān kǔ fèn dòu ]

解释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章:“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

4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48非驴非马 [ fēi lǘ fēi mǎ ]

解释 不是驴;也不是马。形容走了样;什么也不像;不伦不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

49驷马难追 [ sì mǎ nán zhuī ]

解释 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形容话已说出;就无法追回或说话算数。

出处 《新五代史 晋高祖皇后李氏传》:“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负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

50一日千里 [ yí rì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前进一千里。形容发展极快。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骐骥骅骝,—日而驰千里。”

51气壮山河 [ qì zhuàng shān hé ]

解释 气:气概;壮:雄壮;宏伟。形容气势之大;比山河还要雄壮。

出处 唐 张说《孔补阙集市》:“族高辰象,气壮山河,神作铜钩,天开金印。”

52犬马之劳 [ quǎn mǎ zhī láo ]

解释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53老骥伏枥 [ lǎo jì fú lì ]

解释 骥:千里马;枥:马槽。伏枥:就着马槽吃食。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但仍想奔驰千里。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4马前泼水 [ mǎ qián pō shuǐ ]

解释 比喻夫妻离异,无法挽回。

出处 钱钟书《围城》:“虽然‘马前泼水’,居然‘破镜重圆’。”

55五马分尸 [ wǔ mǎ fēn shī ]

解释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出处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56信马由缰 [ xìn mǎ yóu jiāng ]

解释 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比喻随便走走。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气昏了头,不知往哪里去好,于是就信马由缰的乱碰。”

57各种各样 [ gè zhǒng gè yàng ]

解释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 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58活灵活现 [ huó líng huó xiàn ]

解释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 郁达夫《皋亭山》:“凡此种种,以及香灰疗病,娘娘托梦等最近的奇迹,他们都说得活灵活现。”

59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解释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60猴年马月 [ hóu nián mǎ yuè ]

解释 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马月,天下一统,世界大同。”

61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62马迹蛛丝 [ mǎ jì zhū sī ]

解释 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处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五回:“明中之暗,正中之侧,侧中之正,草蛇灰线,马迹蛛丝。”

63马龙车水 [ mǎ lóng chē shuǐ ]

解释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出处 清 捧花生《画舫余谭》:“马龙车水,过者如云。”

64龙马精神 [ lóng mǎ jīng shén ]

解释 龙马:传说中形状像龙的马;也指骏马。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出处 唐 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65戎马倥偬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解释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然至于戎马倥偬,大势已烈,只手难撑,不得不以一死报国家。”

66飞黄腾踏 [ fēi huáng téng tà ]

解释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出处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67马如游龙 [ mǎ rú yóu lóng ]

解释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68放马后炮 [ fàng mǎ hòu pào ]

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69驴唇马嘴 [ lǘ chún mǎ zuǐ ]

解释 比喻说话写文章,前言不搭后语,前后矛盾。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偃禅师》:“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到处逞驴唇马嘴。”

70牛溲马勃 [ niú sōu mǎ bó ]

解释 牛溲:牛屎;一说指车前草。马勃:一种生长在湿地及腐木上的菌类植物;俗称牛尿和马屁菌。借指不值钱的下贱而有用的东西。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71马勃牛溲 [ mǎ bó niú sōu ]

解释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出处 清 褚人获《坚瓠十集 遗臭文词》:“马勃牛溲君受用,何须开口出而哇。”

72仗马寒蝉 [ zhàng mǎ hán chán ]

解释 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出处 《冷眼观》第30回:“一般仗马寒蝉,反得各居显要,尸位素餐。”

73牛头马面 [ niú tóu mǎ miàn ]

解释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 《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74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解释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 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75鞍马劳顿 [ ān mǎ láo dùn ]

解释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76香车宝马 [ xiāng chē bǎo mǎ ]

解释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出处 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

77骑马找马 [ qí mǎ zhǎo mǎ ]

解释 比喻东西就在这里;却还到外去找。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78鸠车竹马 [ jiū chē zhú mǎ ]

解释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出处 清 曹寅《集余园看梅同人限字赋诗追忆昔游有感而作》:“鸠车竹马曾经处,鲐背庞眉识此生。”

79秣马厉兵 [ mò mǎ lì bīng ]

解释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80马角乌头 [ mǎ jiǎo wū tóu ]

解释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出处 《燕丹子》上卷:“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81是非混淆 [ shì fēi hùn xiáo ]

解释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现在整个世界,像墨一般黑暗,皂白不分,是非混淆,最大多数人,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

82腾达飞黄 [ téng dá fēi huáng ]

解释 同“飞黄腾达”。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83过隙白驹 [ guò xī bái jū ]

解释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出处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84鞍马劳倦 [ ān mǎ láo juàn ]

解释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85马不解鞍 [ mǎ bù jiě ān ]

解释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出处 郭小川《长江组歌 百万雄师过大江》:“马不解鞍连续战,一举解放大江南。”

86马耳东风 [ mǎ ěr dōng fēng ]

解释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出处 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87马面牛头 [ mǎ miàn niú tóu ]

解释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 《西湖二集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

88驴年马月 [ lǘ nián mǎ yuè ]

解释 不可知的年月。

出处 梁斌《红旗谱》:“严志和听涛他娘说得也有理,又说:‘吞了这口气吧!过个庄稼日子,什么也别扑摸了。即便有点希望,又在那个驴年马月呢?’”

89天崩地塌 [ tiān bēng dì tā ]

解释 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90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解释 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 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91代马依风 [ dài mǎ yī fēng ]

解释 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

92呼牛呼马 [ hū niú hū mǎ ]

解释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出处 庄周《庄子 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

93尻轮神马 [ kāo lún shén mǎ ]

解释 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出处 元 刘壎《隐居通议 骈俪三》:“尻轮神马,偏从尘外遨游。”

94得马失马 [ dé mǎ shī mǎ ]

解释 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出处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见“得马生灾”。

95悬兵束马 [ xuán bīng shù mǎ ]

解释 见“悬车束马”。

出处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涪水》:“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兵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者也。”

96横戈跃马 [ héng gē yuè mǎ ]

解释 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

出处 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97玉堂金马 [ yù táng jīn mǎ ]

解释 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出处 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98结驷列骑 [ jié sì liè qí ]

解释 驷:套着四匹马的车;骑:一人一马的合称。高车骏马连接成队。形容高贵显赫。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楚欲以我为相。今日相,即结驷列骑,食方丈于前,如何?”

99车殆马烦 [ chē dài mǎ fán ]

解释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