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怜悯别人的成语

形容怜悯别人的成语


1大慈大悲 [ dà cí dà bēi ]

解释 慈:仁爱;悲:怜悯。佛家用语。爱一切众生的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为大悲。指爱人而与众生同乐;怜悯人生而拔众生苦。后多用来指人心肠慈善;肯于施舍救助。

出处 《法华经 譬喻品》:“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

2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解释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3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解释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4大发慈悲 [ dà fā cí bēi ]

解释 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5慈悲为怀 [ cí bēi wéi huái ]

解释 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出处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6乞哀告怜 [ qǐ āi gào lián ]

解释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7告哀乞怜 [ gào āi qǐ lián ]

解释 告:请求;乞:求,讨。向别人乞求怜悯、帮助。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杜又派人分头疏通,告哀乞怜地请求他们勿再辞勋。”

8慈悲为本 [ cí bēi wéi běn ]

解释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处 《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9哀矜勿喜 [ āi jīn wù xǐ ]

解释 哀矜:怜悯。指对遭受灾祸的人要怜悯,不要幸灾乐祸。

出处 春秋 鲁 孔丘《论语 子张》:“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0怜孤惜寡 [ lián gū xī guǎ ]

解释 怜:哀怜,同情;惜:怜惜。怜悯同情孤苦无依的孤儿寡妇。

出处 明·徐元《八义记·赵宣训子》:“怜孤惜寡念贫穷,今日收留我运通。”

11矜贫恤独 [ jīn pín xù dú ]

解释 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出处 《魏书 高闾传》:“甄忠明孝,矜贫恤独,开纳谠言,抑绝谗佞。”

12矜贫救厄 [ jīn pín jiù è ]

解释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13闵乱思治 [ mǐn luàn sī zhì ]

解释 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

14哀矜惩创 [ āi jīn chéng chuàng ]

解释 哀矜:怜悯。怜悯又惩罚。

出处 宋 苏轼《刑赏忠孝之至论》:“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

15虮虱相吊 [ jǐ shī xiāng diào ]

解释 虮:虱的幼卵。吊:慰问。虮和虱相互怜悯。比喻自怜即将灭亡。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16同病相怜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 ]

解释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17幸灾乐祸 [ xìng zāi lè huò ]

解释 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出处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18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释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19摇尾乞怜 [ yáo wěi qǐ lián ]

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20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 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21可怜巴巴 [ kě lián bā bā ]

解释 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出处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22如牛负重 [ rú niú fù zhòng ]

解释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出处 《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23天赐之福 [ tiān cì zhī fú ]

解释 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24孤儿寡妇 [ gū ér guǎ fù ]

解释 死了父亲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妇女。泛指失去亲人,无依无靠者。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龟传》:“战夫身膏沙漠,居人首系马鞍。或举国掩尸,尽种灰灭,孤儿寡妇,号哭城空,野无青草。”

25同忧相救 [ tóng yōu xiāng jiù ]

解释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26残暴不仁 [ cán bào bù rén ]

解释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3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27燕雀相贺 [ yàn què xiāng hè ]

解释 燕雀因大厦落成有栖身之所而互相庆贺。后多用作祝贺新屋落成之语。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

28黍离之悲 [ shǔ lí zhī bēi ]

解释 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

出处 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9荒时暴月 [ huāng shí bào yuè ]

解释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30昊天不吊 [ hào tiān bù diào ]

解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

出处 语出《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

31畏天悯人 [ wèi tiān mǐn rén ]

解释 畏:敬畏。敬畏天命,怜悯世人的困苦。

出处 隋·王通《中说·周公》:“易之忧患,业业焉,孜孜焉,其畏天悯人,思及时而动乎?”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