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做事鲁莽的成语

形容做事鲁莽的成语


1匹夫之勇 [ pǐ fū zhī yǒng ]

解释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2暴虎冯河 [ bào hǔ píng hé ]

解释 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过河,“冯”同“凭”。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敢。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3欲擒故纵 [ yù qín gù zòng ]

解释 欲:想要;擒:捕捉;故:故意;特地;纵:放开。想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更好地控制别人;先故意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或充分暴露;然后再下手。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4有勇无谋 [ yǒu yǒng wú móu ]

解释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只有胆量;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凭勇气猛冲猛打;而没有周密考虑。

出处 唐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5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解释 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6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7打草惊蛇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释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8自不量力 [ zì bù liàng lì ]

解释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

9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10量力而行 [ liàng lì ér xíng ]

解释 量:估量;估计;行:做;干。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五年》:“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11智勇双全 [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

解释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12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13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14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释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15以卵击石 [ yǐ luǎn jī shí ]

解释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强欲与争,正如以卵击石,安得不败乎!”

16粗心大意 [ cū xīn dà yì ]

解释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17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解释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18粗中有细 [ cū zhōng yǒu xì ]

解释 表面似乎粗率、随便,实际却细致、细心。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5回:“沙僧听说,大喜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19毛手毛脚 [ máo shǒu máo jiǎo ]

解释 做事粗心,不细致。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6回:“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小人决不用他。”

20火烧火燎 [ huǒ shāo huǒ liǎo ]

解释 燎:烘烤;烧烤。指火在燃烧;火在烘烤。形容心情十分焦灼急迫或疼痛难熬。

出处 魏巍《山雨》:“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就钻出磨房来。”

21死而无悔 [ sǐ ér wú huǐ ]

解释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出处 《论语·述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2不自量力 [ bù zì liàng lì ]

解释 量:估计。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今诸外道不自量力,结党连群,敢声论鼓,惟愿大师摧诸异道。”

23横冲直闯 [ héng chōng zhí chuǎng ]

解释 见“横冲直撞”。

出处 沙汀《困兽记》三:“他有一种脾气,凡事只需听凭感情横冲直闯一阵……丝毫不管他所说的做的是不妥当。”

24有勇有谋 [ yǒu yǒng yǒu móu ]

解释 勇:勇气;胆量;谋:计谋。策略。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吕布受恩而反图之,斯须之间,头悬竿端,此有勇而无谋也。”

25深谋远虑 [ shēn móu yuǎn lǜ ]

解释 深:深入;周详;谋:谋划;计划;远:长远;虑:考虑;打算。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 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26才短气粗 [ cái duǎn qì cū ]

解释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出处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禄山才短气粗,当此大镇,深不能胜任。”

27贪赃枉法 [ tān zāng wǎng fǎ ]

解释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28引蛇出洞 [ yǐn shé chū dòng ]

解释 比喻引诱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出处 梁实秋《聋》:“弄蛇者吹起笛子就能引蛇出洞,使之昂首而舞。”

29妄自菲薄 [ wàng zì fěi bó ]

解释 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0冒冒失失 [ mào mào shī shī ]

解释 过分地随便对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3回:“妹妹,回来见了老太太,别象刚才那样冒冒失失的了。”

31以卵投石 [ yǐ luǎn tóu shí ]

解释 卵:蛋;拿着鸡蛋去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也作“以卵击石。”

出处 先秦 墨翟《墨子 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32营私舞弊 [ yíng sī wǔ bì ]

解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33五大三粗 [ wǔ dà sān cū ]

解释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出处 梁斌《播火记》:“猛回头,身后站着一个五大三粗的人,仔细一看是大贵。”

34民脂民膏 [ mín zhī mín gāo ]

解释 脂、膏:动植物体内的油质。比喻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物质财富。

出处 五代 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35不敢造次 [ bù gǎn zào cì ]

解释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36大智大勇 [ dà zhì dà yǒng ]

解释 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出处 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37忽冷忽热 [ hū lěng hū rè ]

解释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38鲁莽灭裂 [ lǔ mǎng miè liè ]

解释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 《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39急躁冒进 [ jí zào mào jìn ]

解释 想赶快达到目的,不经仔细考虑或准备就急于行动。

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急躁冒进或保守,都是不按实际情况办事,都是主观主义。”

40没轻没重 [ méi qīng méi zhòng ]

解释 指言语或动作鲁莽。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9回:“那小孩子没轻没重的便说不好了,石师爷的老太太上了吊了。”

41楞手楞脚 [ léng shǒu léng jiǎo ]

解释 形容动作鲁莽。

出处 梁斌《红旗谱》:“她怕他,那家伙楞手楞脚,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

42螳臂挡车 [ táng bì dǎng chē ]

解释 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出处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43蚂蚁缘槐 [ mǎ yǐ yuán huái ]

解释 缘:沿,顺着。蚂蚁沿着槐树上下爬。比喻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梦见自己当了大槐安国的南柯太守,一时好不威风。醒来方知是一场大梦,所谓大槐安国不过是老槐树下的蚂蚁窝。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