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不识不知的意思
shízhī

不识不知



成语拼音 bù shí bù zhī

成语注音 ㄅㄨˋ ㄕˊ ㄅㄨˋ ㄓ

成语简拼 BSBZ

成语解释 没有多少知识。
旧喻民风淳朴。

成语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成语繁体 不識不知

近义成语 不知不觉

感情色彩 不识不知是中性词。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不识古今。

成语造句 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更多造句>>>

使用场景 形容很难察觉形容民风不好形容人质朴形容民风好形容没有察觉到形容没有察觉形容民风很好形容察觉不到形容文化风俗形容计划没有完成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不识不知造句

  • 1、然则乍见之发,岂非生于不识不知之中?
  • 2、因为厌恶现社会,故悬想那些无量寿、无量光的净土;不识不知,完全天趣的伊丁园;只有快乐,毫无痛苦的天国。
  • 3、千思万感而一顺乎不识不知之则,无逆吾明觉之体,是千思万虑谓之何思何虑也。
  • 4、大哉妻之为道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妻则之,荡荡乎无能名焉,不识不知,顺妻之则。
  • 5、且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古人事业。
  • 6、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
  • 7、不识不知,恍若唐虞世界,如痴如梦,俨然混沌干坤。
  • 8、尧乃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 9、保护那不识不知的心性。
  • 10、打通自身的关穴,进入不识不知的杳冥状态,才能开通人体的毛窍穴道,宇宙虚空中的先天之气就如水向低处流一样自然就进入人体了。
  • 11、在混沌状态中,则昏昏默默,不识不知
  • 12、我想我会坚定地选择继续奔走,不是没有看到半山的美丽,不识不知满足的贪婪,不是只知埋头赶路不懂欣赏的愚钝,是不止于安逸的勇敢和倔强,是对坚守已久的理想的捍卫。
  • 13、无量光的净土;不识不知,完全天趣的伊丁园;只有快乐,毫无痛苦的天国。
  • 14、圣人方且不识不知,而况于尔。
  • 15、一觉急收,登时冥息,即自入于窍中,混混冥冥、不识不知、无声无臭,斯为大开玄关、深入一窍。
  • 16、于不识不知之中。
  • 17、若当初不识不知不爱不恋,岂会这般患得患失贪得无厌。
  • 18、若不识不知不想不思不爱不恋,岂会这般患得患失贪得无厌。
不识不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