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亲身体会的成语

形容亲身体会的成语


1设身处地 [ shè shēn chǔ dì ]

解释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2身临其境 [ shēn lín qí jìng ]

解释 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出处 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3刻骨铭心 [ kè gǔ míng xīn ]

解释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4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解释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出处 《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5切身体会 [ qiē shēn tǐ huì ]

解释 指自身遇到的经验。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6惊心动魄 [ jīng xīn dòng pò ]

解释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7了如指掌 [ liǎo rú zhǐ zhǎng ]

解释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8将心比心 [ jiāng xīn bǐ xīn ]

解释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9无微不至 [ wú wēi bù zhì ]

解释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0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11百感交集 [ bǎi gǎn jiāo jí ]

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12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13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14身先士卒 [ shēn xiān shì zú ]

解释 指作战时将帅亲自冲在士兵的前面;奋勇杀敌。现多用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的前面。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15事必躬亲 [ shì bì gōng qīn ]

解释 凡事一定亲自处理。形容办事认真。

出处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16饱经风霜 [ bǎo jīng fēng shuāng ]

解释 饱经:充分经历过;风霜:指艰苦的生活。形容经历过种种的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练。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六:“说到这里,他的饱经风霜的发红的老眼里掉下了泪水了。”

17石破天惊 [ shí pò tiān jīng ]

解释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出处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8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解释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出处 唐 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19洞若观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释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出处 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20含辛茹苦 [ hán xīn rú kǔ ]

解释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21推己及人 [ tuī jǐ jí rén ]

解释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 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22铭心刻骨 [ míng xīn kè gǔ ]

解释 铭、刻:在器物上刻出字迹。刻写在心上骨上。

出处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23谆谆教诲 [ zhūn zhūn jiào huì ]

解释 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启发开导

出处 邓小平《庆祝刘伯承同志五十寿辰》:“伯承同志热爱自己的同志,对干部总是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24没世不忘 [ mò shì bù wàng ]

解释 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

25铭心镂骨 [ míng xīn lòu gǔ ]

解释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 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26饱经忧患 [ bǎo jīng yōu huàn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长期、多次经历过忧愁、困苦;社会经验丰富。

出处 郭沫若《司徒 司马 司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上了好些次大当,并没有再给予地雷手以立即抽身的机会。”

27饱经沧桑 [ bǎo jīng cāng sāng ]

解释 饱:充分地;经:经历;沧桑:沧海桑田。意思是说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形容经历了许多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出处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28饱经霜雪 [ bǎo jīng shuāng xuě ]

解释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29曾经沧海 [ céng jīng cāng hǎi ]

解释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出处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0感人肺腑 [ gǎn rén fèi fǔ ]

解释 使人内心深深感动。肺腑:肺脏;比喻内心深处。

出处 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李公集记》:“今考其文至论事疏,感人肺肝,毛发皆耸。”

31必躬必亲 [ bì gōng bì qīn ]

解释 指凡事都要自己经手。

出处 《诗 小雅 节南山》:“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后转为“必躬必亲”。

32不知甘苦 [ bù zhī gān kǔ ]

解释 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还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对前人的艰辛没有体会。

出处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非攻上》:“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辨矣。”

33了若指掌 [ liǎo ruò zhǐ zhǎng ]

解释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 《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34炳若观火 [ bǐng ruò guān huǒ ]

解释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出处 梁启超《欧洲地埋大势论》:“人民之职业物产之制造,种种殊异之处,则如网在纲,炳若观火。”

35过眼烟云 [ guò yǎn yān yún ]

解释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36身体力行 [ shēn tǐ lì xíng ]

解释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泛论训》:“圣人以身体之。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 力行近乎仁。”

37受益匪浅 [ shòu yì fěi qiǎn ]

解释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38个中滋味 [ gè zhōng zī wèi ]

解释 个中:其中;滋味:味道,情味。其中的味道。指切身体会的甘苦。

出处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39镂骨铭心 [ lòu gǔ míng xīn ]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明 陆采《怀香记 夕阳亭议》:“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40镂心刻骨 [ lòu xīn kè gǔ ]

解释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41身入其境 [ shēn rù qí jìng ]

解释 身:亲身;境:环境。指亲自经历了那种境地。

出处 清·周生《扬州梦·梦中人·毕生妇》:“时而点头会意……时而如身入其境。”

42永志不忘 [ yǒng zhì bù wàng ]

解释 永远记住,不遗忘。

出处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43料敌若神 [ liào dí ruò shén ]

解释 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

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故太尉、兼中书令、上柱国、汾阳郡王、尚父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如神。”

44铭肌镂骨 [ míng jī lòu gǔ ]

解释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

45情文并茂 [ qíng wén bìng mào ]

解释 形容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文字都很美。

出处 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二汤》:“桐邑杨米人曾为二姬作《双珠记传奇》,情文并茂。惜尚秘之枕函,余未得而读之。”

46躬体力行 [ gōng tǐ lì xíng ]

解释 躬体:亲身体验;力行:努力实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出处 林语堂《读书救国谬论一束》:“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

47风移俗易 [ fēng yí sú yì ]

解释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出处 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48冲州过府 [ chōng zhōu guò fǔ ]

解释 见“冲州撞府”。

出处 《天花雨》第二回:“夫妻一世,冲州过府,在江湖上赶营生。”

49原来如此 [ yuán lái rú cǐ ]

解释 原来:表示发现真实情况。原来是这样。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原来如此,倒教我们悬了几日心。”

50推己及物 [ tuī jǐ jí wù ]

解释 同“推己及人”。

出处 宋·程颢《二程遗书》第11卷:“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51井臼躬操 [ jǐng jiù gōng cāo ]

解释 井:汲水;臼:舂米;躬:亲自;操:从事。指亲自操持家务。

出处 西汉·刘向《列女传·周南妻传》:“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

52烂若披掌 [ làn ruò pī zhǎng ]

解释 形容对情况非常熟悉。

出处 清·王晫《今世说·客止》:“与人言古今成败,烂若披掌,听者忘倦。”

53镌骨铭心 [ juān gǔ míng xīn ]

解释 镌:雕刻;铭:刻写。指牢牢记在心上。

出处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

54梦往神游 [ mèng wǎng shén yóu ]

解释 往:归向,向往。做梦也在向往思念。

出处 夏衍《也谈戏剧语言》:“抛开自己,以这个角色自居,梦往神游,设身处地,再考其关目,试其声音,然后把最准确、最传神的台辞‘直书’下来。”

55铭刻心骨 [ míng kè xīn gǔ ]

解释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出处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56咀嚼英华 [ jǔ jué yīng huá ]

解释 咀嚼:用牙齿磨碎食物,比喻反复体会。英华:此指精华。比喻细细体会文章中的精华。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57涵泳玩索 [ hán yǒng wán suǒ ]

解释 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58云垂海立 [ yún chuí hǎi lì ]

解释 垂:低下。云低垂,海水陡立。比喻帝王的威德或文辞雄浑壮丽。

出处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凤凰威迟而不去,鲸鱼屈矫以相吸。”

59经一失,长一智 [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

解释 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60经一事,长一智 [ jīng yī shì,zhǎng yī zhì ]

解释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