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叶子枯萎的成语

形容叶子枯萎的成语


1枯枝败叶 [ kū zhī bài yè ]

解释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2枯株朽木 [ kū zhū xiǔ mù ]

解释 比喻无用的人或物。

出处 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3枯杨生稊 [ kū yáng shēng tí ]

解释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有杨树又长出了芽。旧喻老人娶少妻。

出处 《周易 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4草木萧疏 [ cǎo mù xiāo shū ]

解释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 《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5凤毛麟角 [ fèng máo lín jiǎo ]

解释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出处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6门可罗雀 [ mén kě luó què ]

解释 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7无动于衷 [ wú dòng yú zhōng ]

解释 衷:内心。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8星星点点 [ xīng xīng diǎn diǎn ]

解释 ①形容多而分散。②形容少许或细碎。

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88回:“咱爷们要想就往大里想,星星点点算不了事情!”

9五光十色 [ wǔ guāng shí sè ]

解释 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10落叶归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解释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出处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11落花流水 [ luò huā liú shuǐ ]

解释 指花残凋落;随流水漂去。原形容残败的暮春景色。常比喻好时光的流逝。后用来比喻残乱而零落的样子。或比喻敌人被打得惨败。也作“流水落花”。

出处 唐 李群玉《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诗:“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

12枯木逢春 [ kū mù féng chūn ]

解释 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问:‘枯树逢春时如何?’师曰:‘世间希有。’”

13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14槁木死灰 [ gǎo mù sǐ huī ]

解释 干枯的树木;冷却的灰烬。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槁:干枯。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15摧枯拉朽 [ cuī kū lā xiǔ ]

解释 摧:破坏;枯:枯草;拉:折断;朽:朽烂的木头。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原作“摧枯折腐”。

出处 《晋书 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16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释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17枯树开花 [ kū shù kāi huā ]

解释 已经枯死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亦谓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或指在完全不可能的情况下出现的奇迹。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廙传》:“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18绿肥红瘦 [ lǜ féi hóng shòu ]

解释 绿:指叶;红:指花;肥:长得旺;瘦:枯萎。草木绿叶茂盛而花朵却萎凋稀少。形容暮春景色。

出处 宋 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9浪蕊浮花 [ làng ruǐ fú huā ]

解释 指寻常花草。

出处 宋·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浪蕊浮花不辨春,归来方识岁寒人。”

20如振落叶 [ rú zhèn luò yè ]

解释 形容轻而易举。

出处 明·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1落英缤纷 [ luò yīng bīn fēn ]

解释 落:凋落;英:花;缤纷:繁多杂乱。花瓣凋落;纷纷飞扬的样子。形容鲜花盛开的美丽景致。

出处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2柳折花残 [ liǔ zhé huā cán ]

解释 比喻女子死或伤。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23落叶知秋 [ luò yè zhī qiū ]

解释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出处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24头痒搔跟 [ tóu yǎng sāo gēn ]

解释 头痒搔脚。比喻花了气力而于事无补。

出处 汉 焦赣《易林》:“头痒搔跟,无益于疾。”

25一叶知秋 [ yī yè zhī qiū ]

解释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26朽木死灰 [ xiǔ mù sǐ huī ]

解释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出处 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27稀稀落落 [ xī xī luò luò ]

解释 稀疏冷落的样子。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6回:“一片白茫茫不辨人影,只有几个巡捕稀稀落落的在街上站着。”

28花辰月夕 [ huā chén yuè xī ]

解释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

出处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药娘》:“每值花辰月夕,辄置酒宴赏。”

29花样新翻 [ huā yàng xīn fān ]

解释 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同“花样翻新”。

出处 清 侯芝《再生缘》序:“十年来拼置章句,专改鼓词,花样新翻。只恐词难达意,机丝巧织,未免手不从心。”

30羊羔美酒 [ yán gāo měi jiǔ ]

解释 羊羔:酒名,因酿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儿醇厚的好酒。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

31问官答花 [ wèn guān dá huā ]

解释 谓答非所问。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32秋风落叶 [ qiū fēng luò yè ]

解释 秋风扫尽了落叶。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齐先生》:“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33枯木发荣 [ kū mù fā róng ]

解释 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出处 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34绿暗红稀 [ lǜ àn hóng xī ]

解释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 唐 韩琮《暮春滻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35叶落知秋 [ yè luò zhī qiū ]

解释 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36花遮柳隐 [ huā zhē liǔ yǐn ]

解释 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37菊老荷枯 [ jú lǎo hé kū ]

解释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出处 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38水流花谢 [ shuǐ liú huā xiè ]

解释 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水流花谢,春事竟茫然。”

39西风落叶 [ xī fēng luò yè ]

解释 形容秋天景象。比喻事物已趋衰落。

出处 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40叶瘦花残 [ yè shòu huā cán ]

解释 比喻女人的衰老。

出处 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41红衰翠减 [ hóng shuāi cuì jiǎn ]

解释 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出处 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42暗绿稀红 [ àn lǜ xī hóng ]

解释 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归田》:“况当残春初夏之时,正值暗绿稀红之候,顿起愁绪,怎生消闷怀?”

43衔华佩实 [ xián huá pèi shí ]

解释 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徵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44秋风扫落叶 [ qiū fēng sǎo luò yè ]

解释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45梧桐一叶落 [ wú tóng yī yè luò ]

解释 梧桐落叶最早,故以之表示秋天来临。后亦以比喻事物衰落的征兆。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