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不管不顾的成语

形容不管不顾的成语


1义无反顾 [ yì wú fǎn gù ]

解释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2奋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3不顾一切 [ bù gù yī qiè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 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4置之不顾 [ zhì zhī bù gù ]

解释 置:放着;之:代词;它;顾:照管;注意。放在那儿不管。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那薛蟠得了宝蟾,如获珍宝,一概都置之不顾。”

5悍然不顾 [ hàn rán bù gù ]

解释 悍然:蛮横的样子。顾:顾及。凶暴强横;不顾一切。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宋 朱熹集注:“殆亦冥然无觉,悍然不顾而已尔。”

6掉臂不顾 [ diào bì bù gù ]

解释 掉:摆动。摆动着手臂,头也不回。形容毫无眷顾。

出处 《史记·孟尝君列传》:“日暮之后,过市朝者,掉臂而不顾。”

7不管不顾 [ bù guǎn bù gù ]

解释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8堕甑不顾 [ duò zèng bù gù ]

解释 甑:古代一种瓦制炊器;顾:回头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出处 《后汉书·郭泰传》:“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已破矣,视之何益。’”

9顾前不顾后 [ gù qián bù gù hòu ]

解释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10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释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11子虚乌有 [ zǐ xū wū yǒu ]

解释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子虚、乌有:人名)。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12不闻不问 [ bù wén bù wèn ]

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13袖手旁观 [ xiù shǒu páng guān ]

解释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出处 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14独善其身 [ dú shàn qí shēn ]

解释 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5临危不惧 [ lín wēi bù jù ]

解释 临:碰到;面临;惧:害怕;畏惧。面对危难;丝毫也不畏惧。

出处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16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17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18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释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19好逸恶劳 [ hào yì wù láo ]

解释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20一意孤行 [ yī yì gū xíng ]

解释 不接受人家的劝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主观意见去做(行:行动;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无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21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22玩物丧志 [ wán wù sàng zhì ]

解释 指迷恋于所玩赏的事物而消磨了积极进取的志气。

出处 《尚书 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23软弱无力 [ ruǎn ruò wú lì ]

解释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不中用。

出处 巴金《我的故事》:“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

24勇往直前 [ yǒng wǎng zhí qián ]

解释 勇敢地一直向前。形容毫无畏惧地迎着困难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从俱摩拳擦掌,个个勇往直前。”

25我行我素 [ wǒ xíng wǒ sù ]

解释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26镇定自若 [ zhèn dìng zì ruò ]

解释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 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27据理力争 [ jù lǐ lì zhēng ]

解释 据:依据;按照。依据正确的道理;尽力争取。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28听天由命 [ tīng tiān yóu mìng ]

解释 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

出处 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29吉人天相 [ jí rén tiān xiàng ]

解释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出处 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30关门大吉 [ guān mén dà jí ]

解释 指商店倒闭或企业破产停业。

出处 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

31临危不顾 [ lín wēi bù gù ]

解释 临:遇到;危:危险。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32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33不易之论 [ bù yì zhī lùn ]

解释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34宝刀未老 [ bǎo dāo wèi lǎo ]

解释 比喻虽然年龄大了;但精神、体力或本领仍不减当年。

出处 《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35稀世之宝 [ xī shì zhī bǎo ]

解释 稀世:世上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宝。

出处 宋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当时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图障卷簇,家藏户宝,为稀世之珍。”

36既成事实 [ jì chéng shì shí ]

解释 既:已经;已然。已经形成事实。

出处 唐 杜甫《雨不绝》诗:“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扬如丝飞。”

37有凭有据 [ yǒu píng yǒu jù ]

解释 既有凭证,又有依据。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有凭有据,须不是你自轻自贱。”

38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释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39坚定不移 [ jiān dìng bù yí ]

解释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40地旷人稀 [ dì kuàng rén xī ]

解释 旷:空旷;稀:稀少。地方大,人烟稀少。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习俗颇殊,地广民稀。”

41淡然处之 [ dàn rán chǔ zhī ]

解释 淡然:不经心;不在意;处:处理;对待。用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

出处 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嵇志满对詹丽颖的出现淡然处之。”

42不顾前后 [ bù gù qián hòu ]

解释 比喻毫无顾忌。《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出处 《红楼梦》一二○回:“不是说句不顾前后的话:当初东府里太爷,倒是修炼了十几年,也没有成仙。这佛是更难成。”

43坦然自若 [ tǎn rán zì ruò ]

解释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

44怨天怨地 [ yuàn tiān yuàn dì ]

解释 抱怨天又抱怨地。后指埋怨不休。

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到今日,悔,悔,悔。也是我前世前缘,自作自受,怨天怨地。”

45忿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 同“奋不顾身”。

出处 《镜花缘》第三七回:“林兄因感世子之情,唐兄只知惟义是趋,都是忿不顾身,竟将王宫内院视为儿戏。”

46愤不顾身 [ fèn bù gù shēn ]

解释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出处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47用非所学 [ yòng fēi suǒ xué ]

解释 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

出处 《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48不顾死活 [ bù gù sǐ huó ]

解释 顾:顾惜,眷顾。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拚命。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这呆子不顾死活,闯上宫殿,一路钯,筑破门扇,打破桌椅,把些吃酒的家火之类,尽皆打碎。”

49死灰复然 [ sǐ huī fù rán ]

解释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

50毫无顾忌 [ háo wú gù jì ]

解释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 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51有来无回 [ yǒu lái wú huí ]

解释 只要来了,就回不去。谓彻底被消灭。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有这玩艺儿,慢说他‘种殃军’,他洋爸爸鬼子来,也给他有来无回。”

52奋勇直前 [ fèn yǒng zhí qián ]

解释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53意马心猿 [ yì mǎ xīn yuán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54奋勇向前 [ fèn yǒng xiàng qián ]

解释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3回:“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奋勇向前跑去,见众人都不相随,又复站住。”

55言听计用 [ yán tīng jì yòng ]

解释 同“言听计从”。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56争鸡失羊 [ zhēng jī shī yáng ]

解释 比喻贪小失大。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57不顾大局 [ bù gù dà jú ]

解释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似此不顾大局,自便私图,若非钦派亲信大员,前往各省详细稽查,认真清理,将来财政竭蹶,根本动摇,其弊当不可胜言……”

58缚鸡弄丸 [ fù jī nòng wán ]

解释 缚:捆绑;弄丸:耍弄弹丸。比喻轻而易举。

出处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即至淫篡之吕武,至为无道,而其才术控制天下,有若缚鸡弄丸。”

59羊落虎口 [ yáng luò hǔ kǒu ]

解释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出处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60恩高义厚 [ ēn gāo yì hòu ]

解释 恩德情义极为深重。

出处 徽剧《赠剑》:“蒙公主不弃臣陋,恩高义厚。”

61视人如子 [ shì rén rú zǐ ]

解释 见“视民如子”。

出处 唐·张说《河西节度副大使鄯州都督安乡神道碑》:“其在军州,倾心下士,视人如子,无约而视附,不言而条理。”

62言不顾行 [ yán bù gù xíng ]

解释 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

出处 《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63猿悲鹤怨 [ yuán bēi hè yuàn ]

解释 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 宋 朱熹《送籍溪胡丈赴馆供职》诗之二:“猿悲鹤怨因何事?只恐先生袖手归。”

64狼顾虎视 [ láng gù hǔ shì ]

解释 如狼虎视物。形容威严而凶狠。

出处 《三国志·蜀志·杨戏传》“亮南征,留邵为治中从事,是岁卒”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五大不在边,臣常危之。”

65学非所用 [ xué fēi suǒ yòng ]

解释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66奋身不顾 [ fèn shēn bù gù ]

解释 犹奋不顾身。

出处 宋·苏轼《与章子厚书》:“愚夫小人,以一言感发,犹能奋身不顾,以遂其言。”

67奋不顾命 [ fèn bù gù mìng ]

解释 犹奋不顾身。

出处 南朝·梁·任昉《奏弹曹景宗》:“故司州刺史蔡道恭率励义勇,奋不顾命。”

68回生起死 [ huí shēng qǐ sǐ ]

解释 起死回生。形容医道高明,能把垂死的人救活。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69口干舌焦 [ kǒu gàn shé jiāo ]

解释 见“口燥唇干”。

出处 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鬼道:‘老弟,我们饥了。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请你如何?’”

70厚禄高官 [ hòu lù gāo guān ]

解释 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

出处 《荀子 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

71相惊伯有 [ xiāng jīng bó yǒu ]

解释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

72用心用意 [ yòng xīn yòng yì ]

解释 犹言专心致志。

出处 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73顾复之恩 [ gù fù zhī ēn ]

解释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出处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74丸泥封关 [ wán ní fēng guān ]

解释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75焦心热中 [ jiāo xīn rè zhōng ]

解释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76解黏去缚 [ jiě nián qù fù ]

解释 解除粘着和束缚。

77超然自得 [ chāo rán zì dé ]

解释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78中冓之言 [ zhōng gòu zhī yán ]

解释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出处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79然荻读书 [ rán dí dú shū ]

解释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80书缺有间 [ shū quē yǒu jiàn ]

解释 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

81官虎吏狼 [ guān hǔ lì láng ]

解释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82顾头不顾尾 [ gù tóu bù gù wěi ]

解释 形容做事或考虑事不仔细周到。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你皆因年小时候,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有了钱就顾头不顾尾,没了钱就瞎生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