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非常警惕的成语

形容非常警惕的成语


1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2未雨绸缪 [ wèi yǔ chóu móu ]

解释 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出处 《诗经 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3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释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4战战兢兢 [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

解释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5蹑手蹑脚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解释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6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7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解释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

8痛定思痛 [ tòng dìng sī tòng ]

解释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出处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9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10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出处 《诗经 周讼 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11戒骄戒躁 [ jiè jiāo jiè zào ]

解释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12谨言慎行 [ jǐn yán shèn xíng ]

解释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13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解释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14常备不懈 [ cháng bèi bù xiè ]

解释 常:时常;备:防备;准备;懈:懈怠;放松。时常准备着;从不松懈。形容警惕性高。

15如履薄冰 [ rú lǚ bó bīng ]

解释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6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17临深履薄 [ lín shēn lǚ bó ]

解释 履:践;踏。面临深渊;脚踩薄冰。形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唯恐稍一不慎就出问题。

出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8安不忘危 [ ān bú wàng wēi ]

解释 安:平安;危:危险;灾难。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或太平的时候不忘危机或灾难。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是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9轻手轻脚 [ qīng shǒu qīng jiǎo ]

解释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吴衙内邻舟赴约》:“忽听得贺司户船中剪刀声响,遂悄悄的轻手软脚,开了窗儿,跨将出去。”

20燕雀处堂 [ yàn què chǔ táng ]

解释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21覆车之鉴 [ fù chē zhī jiàn ]

解释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 晋 王隐《蜀记》:“公孙述据蜀而灭,此皆前世覆车之鉴。”

22如临深谷 [ rú lín shēn gǔ ]

解释 好像到了深深的山谷边上。比喻行事十分警惕,小心谨慎。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九十八:“如潜有所得,专如临深谷,战如履薄冰,此得道之门耳。”

23处堂燕雀 [ chǔ táng yàn què ]

解释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出处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24覆舟之戒 [ fù zhōu zhī jiè ]

解释 推翻船的教训。比喻失败的教训。

出处 明·陈子龙《陈涉论》:“后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25丰屋之戒 [ fēng wū zhī jiè ]

解释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后以“丰屋之戒”、“丰屋之祸”、“丰屋之过”谓高大其屋,将有覆家之祸,应引以为戒。

出处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26昼警夕惕 [ zhòu jǐng xī tì ]

解释 日夜警惕戒慎。

出处 宋·沈括《延州谢到任表》:“敢不尽虑力行,求神圣责任之实;昼警夕惕,思天地亭育之恩。”

27有备无患 [ yǒu bèi wú huàn ]

解释 备:防备;患:患难;灾祸。事先有防备就可能避免灾祸。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8麻痹大意 [ má bì dà yì ]

解释 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出处 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29价值连城 [ jià zhí lián chéng ]

解释 价:价格;连城:连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形容物品很珍贵;价值很高。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0粗枝大叶 [ cū zhī dà yè ]

解释 原指花草树木的枝茎粗壮。原比喻简略或概括。现多指工作粗糙;做事不认真、不细致;不研究事物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又比喻不周密、不详细或比喻粗略的轮廓。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8卷:“《书序》恐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今《书序》细腻,只似六朝时文字。”

31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解释 怀:包藏。没安好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32引以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释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出处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33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

解释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34防患未然 [ fáng huàn wèi rán ]

解释 防:防备;患:灾祸;然:这样;如此;未然:没有成为事实;没有这样。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

出处 《明史 于谦传》:“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35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36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解释 妄:胡乱。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37束手束脚 [ shù shǒu shù jiǎo ]

解释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38如临深渊 [ rú lín shēn yuān ]

解释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39大祸临头 [ dà huò lín tóu ]

解释 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

40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41粗心大意 [ cū xīn dà yì ]

解释 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42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43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44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解释 形容神经过敏;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

出处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45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46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47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释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 《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48来者不善 [ lái zhě bù shàn ]

解释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出处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49提心吊胆 [ tí xīn diào dǎn ]

解释 吊:悬着;不塌实。心和胆好像悬起来;不塌实。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众僧闻得此言,一个个提心吊胆,告天许愿。”

50高枕而卧 [ gāo zhěn ér wò ]

解释 垫高枕头安心地睡觉。形容无忧无虑。平安无事。

出处 《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51前车可鉴 [ qián chē kě jiàn ]

解释 指可以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鉴:引申为教训。

出处 《清史稿 刘韵珂传》:“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复性成,前车可鉴。”

52谨慎小心 [ jǐn shèn xiǎo xīn ]

解释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八回:“他是兢兢业业谨慎小心的东西,不敢轻易离寺,恐惹出是非。”

53隔墙有耳 [ gé qiáng yǒu ěr ]

解释 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出处 管仲《管子 君臣下》:“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

54缩手缩脚 [ suō shǒu suō jiǎo ]

解释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55反面教员 [ fǎn miàn jiào yuán ]

解释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指能从反面教育人民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它是全世界人民的反面教员。”

56鉴往知来 [ jiàn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鉴:仔细考察。仔细考察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57成败得失 [ chéng bài dé shī ]

解释 得:得利。失:失利。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步骘传》:“成败得失,皆如所虑,可谓守道见机,好古之士也。”

58大而化之 [ dà ér huà zhī ]

解释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59殷鉴不远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60翼翼小心 [ yì yì xiǎo xīn ]

解释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是日立政,翼翼小心,出不敢奢,入不敢侈。”

61燕雀处屋 [ yàn què chǔ wū ]

解释 见“燕雀处堂”。

出处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62前辙可鉴 [ qián zhé kě jiàn ]

解释 见“前车之鉴”。

出处 宋·陈亮《与石应之书》:“惟兄勉之,无失朋友之望,前辙可鉴。”

63以往鉴来 [ yǐ wǎng jiàn lái ]

解释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64知往鉴今 [ zhī wǎng jiàn jīn ]

解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出处 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65积谷防饥 [ jī gǔ fáng jī ]

解释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人家积谷本防饥,养子还徒被老时。”

66敛声屏气 [ liǎn shēng bǐng qì ]

解释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如此。”

67以人为镜 [ yǐ rén wéi jìng ]

解释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68后车之戒 [ hòu chē zhī jiè ]

解释 对后面跟上来的车子的警戒。比喻以前的失败或挫折,可以作为以后做事情的借鉴或教训。

出处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下篇:“复辙在前,永作后车之戒。”

69清廉正直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 ]

解释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出处 《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70引古证今 [ yǐn gǔ zhèng jīn ]

解释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出处 《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71前危后则 [ qián wēi hòu zé ]

解释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则。”

72覆车之戒 [ fù chē zhī jiè ]

解释 比喻失败可以作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 《晋书 庾纯传》:“纯以凡才,备位卿尹,不惟谦敬之节,不忌覆车之戒,陵上无礼,悖言自口。”

73小心敬慎 [ xiǎo xīn jìng shèn ]

解释 敬:慎。指说话做事非常慎重。

出处 《周书·王懋传》:“懋性温和,小心敬慎。宿卫宫禁,十年有余,勤恪当官,未尝有过。”

74经验教训 [ jīng yàn jiào xùn ]

解释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出处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开放不行。”

75业业矜矜 [ yè yè jīn jīn ]

解释 小心谨慎貌。

出处 《宋书·明帝纪》:“业业矜矜,若履冰谷,思与亿兆,同此维新。”

76奉命唯谨 [ fèng mìng wéi jǐn ]

解释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出处 明·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五:“诸官奉命唯谨。”

77谨毛失貌 [ jǐn máo shī mào ]

解释 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

78履霜坚冰 [ lǚ shuāng jiān bīng ]

解释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出处 《周易 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79惩羹吹齑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解释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惩于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80敬终慎始 [ jìng zhōng shèn shǐ ]

解释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事君慎始而敬终。”

81众怨之的 [ zhòng yuàn zhī dì ]

解释 众人怨恨的目标。

出处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可见得我们就这大关的事不是好事,我这当督检的,还是众怨之的呢。”

82敬小慎微 [ jìng xiǎo shèn wēi ]

解释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83火烛小心 [ huǒ zhú xiǎo xīn ]

解释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出处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84克己慎行 [ kè jǐ shèn xíng ]

解释 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出处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85前覆后戒 [ qián fù hòu jiè ]

解释 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86持盈保泰 [ chí yíng bǎo tài ]

解释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出处 清 昭槤《啸亭杂录 舒梁阿三公远见》:“今虽府库充盛,然乞皇上以节俭为要,慎勿兴土木之功,黩武之师,以为持盈保泰之计。”

87欲取姑予 [ yù qǔ gū yǔ ]

解释 姑:暂且;与:给与。要想夺取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他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松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88怯防勇战 [ qiè fáng yǒng zhàn ]

解释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出处 《梁书 冯道根传》:“众颇笑之。道根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89谨本详始 [ jǐn běn xiáng shǐ ]

解释 谓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出处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故为人君者,谨本详始,敬小慎微,志如死灰,形如委衣。”

90枭视狼顾 [ xiāo shì láng gù ]

解释 如枭盯视,如狼频顾。形容行动警惕,有所畏忌。

出处 战国·卫·吴起《吴子·励士》:“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91鉴前毖后 [ jiàn qián bì hòu ]

解释 谓把过去的错误引为借鉴,以后谨慎行事,避免重犯。

出处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老林说》:“鉴前毖后,通三省而筹之,为曲突徙薪之计,建久安长治之谋。”

92甄心动惧 [ zhēn xīn dòng jù ]

解释 敬慎而保持警惕。

出处 《逸周书·道法》:“甄心动惧日顷。”

93动不失时 [ dòng bù shī shí ]

解释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出处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机。”

94稽古振今 [ jī gǔ zhèn jīn ]

解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出处 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95酌古御今 [ zhuó gǔ yù jīn ]

解释 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96履霜之戒 [ lǚ shuāng zhī jiè ]

解释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出处 清 何琇《樵香小记》:“乱臣既得兵权,遂肇弑逆,圣人用示履霜之戒。”

97观今宜鉴古 [ guān jīn yì jiàn gǔ ]

解释 宜:应该;鉴:镜子。观察当今的社会,应以古代为镜子加以借鉴。

出处 《增广贤文》:“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