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至死不悟的意思
zhì

至死不悟



成语拼音 zhì sǐ bù wù

成语注音 ㄓˋ ㄙˇ ㄅㄨˋ ㄨˋ

成语简拼 ZSBW

成语解释 到死都不觉悟。
形容顽固不化。
悟:醒悟。

成语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成语正音 “不”,不能读作“bú”。

成语辨析 至死不悟与“执迷不悟”有别:至死不悟侧重于形容顽固;“执迷不悟”侧重形容糊涂。

近义成语 死心塌地执迷不悟至死不渝顽固不化

反义成语 随波逐流见风使舵随风转舵八面玲珑悔过自新弃旧图新痛定思痛戴罪立功悔过自责、 顿悟前非

感情色彩 至死不悟是贬义词。

成语用法 连动式;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造句 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更多造句>>>

成语故事 出处《柳河东集·三戒·临江之麋》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古时候,临江地区有一 ... 查看故事>>>

使用场景 形容痴心形容一个人性格倔强形容改进形容感情专一形容女人忠贞形容女人专一形容一个人醒悟形容女生专一形容人突然醒悟形容整改问题


俄语翻译 упорствовать до концá(заблуждáться до сáмой смерти)


相关汉字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至死不悟造句

  • 1、那些屡教不改,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最终难逃法网。
  • 2、整天只是吃斋念佛,不积极治病,致使病情日益加重,可他还至死不悟
  • 3、世人致目虚幻,无不叩头焚香,顶礼膜拜,枯坐禅定,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可悲可叹矣。
  • 4、以旁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 5、坐数十载,默背万卷经,固执以坐,日烧干锅,至死不悟,实可悲可叹矣。
  • 6、这哪算?不过是几个化石老太婆至死不悟的怨念而已。
  • 7、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
  • 8、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借道上,麋至死不悟
  • 9、他也许明白了:不要首先告诉教徒自己看到了宇宙,而是要把望远镜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告诉更多的人;也许他至死不悟
  • 10、这些愚昧麻木的国民,深受重压而至死不悟,不仅残害自己还束缚别人。
  • 11、而哼哼也许在即将饿死的威胁下也行动了起来,兴许也找到了新的奶酪,也许至死不悟,我希望是前者。
  • 12、天边传来一阵阵楚歌,凄凄惨惨戚戚,是对项羽的哀悼,是对他至死不悟的怨叹,是漫着江东人民泪水的对霸王的思念。
  • 13、驼龙把仇人当恩人,至死不悟
  • 14、这是冥顽不化,至死不悟,将遗臭万年,为千夫所指。
  • 15、这则寓言讽刺那种本来愚昧却自以为聪明且至死不悟的人。
  • 16、麋至死不悟的原因是:它忘却了自己的种群本性,而且在养尊处优的情况下没有学会区分敌我,也不懂得独处时趋利避害。
  • 17、孔乙己这个人还真复杂啊!他地位低下但求功名利禄,穷困潦倒但好喝懒做,迂腐固执死要面子而自欺欺人,遭人嘲笑但又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凄苦惨绝但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 18、而愚夫愚妇,至死不悟
  • 19、只有极端糊涂的人,才会相信自己是天生的圣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不会犯错误、不会受人蒙蔽、愚弄、至死不悟
  • 20、田令孜一生追求权力地位,至死不悟
至死不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