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博弈的成语

形容博弈的成语


1势均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解释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2当局者迷 [ dāng jú zhě mí ]

解释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出处 宋 辛弃疾《恋绣衾 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3旁观者清 [ páng guān zhě qīng ]

解释 在旁边看的人比当事人清楚。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陈多寿生死夫妻》:“常言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4旗鼓相当 [ qí gǔ xiāng dāng ]

解释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5棋逢对手 [ qí féng duì shǒu ]

解释 逢:遇到;对手:竞赛中本领不相上下的对方。比喻作战或竞技双方力量水平相当;难分高低。

出处 唐 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6不相上下 [ bù xiāng shàng xià ]

解释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出处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7棋高一着 [ qí gāo yī zhāo ]

解释 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8博弈犹贤 [ bó yì yóu xián ]

解释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出处 语出《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9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0举棋不定 [ jǔ qí bù dìng ]

解释 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道该怎么下。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五年》:“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

11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释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12幸灾乐祸 [ xìng zāi lè huò ]

解释 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幸:高兴;乐:欢喜。

出处 南北朝 颜之推《颜氏家训 诫兵》:“若居承平之世,睥睨宫阃,幸灾乐祸,首为逆乱。”

13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解释 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14大相径庭 [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解释 径:门外的路;庭:门院里的地;径庭:喻相差还很远。两者大不相同;相差很远甚至完全相反。

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15并驾齐驱 [ bìng jià qí qū ]

解释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16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17明争暗斗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释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18脑满肠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释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19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0固步自封 [ gù bù zì fēng ]

解释 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只是陈陈相因,固步自封,丝毫没有改革求进步的意思。”

21想方设法 [ xiǎng fāng shè fǎ ]

解释 尽量想办法。

出处 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22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

解释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23略胜一筹 [ lüè shèng yī chóu ]

解释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出处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24决一雌雄 [ jué yī cí xióng ]

解释 雌雄:雌性和雄性;比喻胜负、高低。进行较量;分出胜负或高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一雌雄。”

25无所用心 [ wú suǒ yòng xīn ]

解释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6不甘示弱 [ bù gān shì ruò ]

解释 甘:甘心;情愿;示:表示;显示;弱:差;不足。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27半斤八两 [ bàn jīn bā liǎng ]

解释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

出处 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28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29孙庞斗智 [ sūn páng dòu zhì ]

解释 孙:孙膑;庞:庞涓。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出处 《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30寡不敌众 [ guǎ bù dí zhòng ]

解释 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寡固不可以敌众。”

31残渣余孽 [ cán zhā yú niè ]

解释 残渣:剩余的渣滓;孽:妖孽;指坏人。残存的坏人和恶势力。比喻在消灭或淘汰过程中剩下来的坏人。

出处 《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32难分难解 [ nán fēn nán jiě ]

解释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为些风情事,做了出来,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登第。”

33举棋若定 [ jǔ qí ruò dìng ]

解释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出处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34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35众寡不敌 [ zhòng guǎ bù dí ]

解释 人少敌不过人多。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郭淮传》:“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

36众寡悬殊 [ zhòng guǎ xuán shū ]

解释 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众:多;寡:少。

出处 《隋书 杨善会传》:“每恨众寡悬殊,未能灭贼。”

37名闻遐迩 [ míng wén xiá ěr ]

解释 遐:远;迩:近。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 《魏书 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38士饱马腾 [ shì bǎo mǎ téng ]

解释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士饱而歌,马腾于槽。”

39天差地远 [ tiān chā dì yuǎn ]

解释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出处 鲁迅《风月谈>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40将遇良才 [ jiàng yù liáng cái ]

解释 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的人。多指双方本领相当;能人碰上能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

41意味深长 [ yì wèi shēn cháng ]

解释 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出处 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42爽心悦目 [ shu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释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出处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43瞬息千变 [ shùn xī qiān biàn ]

解释 瞬息:极短的时间。指在瞬息之间就会发生快而复杂的变化。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大凡交涉的事是瞬息千变的,只看雯兄养疴一个月,国家已经蹙地八百里了。”

44不差上下 [ bù chā shàng xià ]

解释 不分高下,差不多。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45毛骨竦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释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出处 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46水土不服 [ shuǐ tǔ bù fú ]

解释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说军士水土不服,权且罢兵。”

47迥然不同 [ jiǒng rán bù tóng ]

解释 迥然:差距很大的样子。大不相同;相差太远。形容彼此完全不同。

出处 宋 张戒《岁寒堂诗话》:“文章古今迥然不同。”

48人取我与 [ rén qǔ wǒ yǔ ]

解释 取:拿;与:给。指商人囤积物资,待时出售以获厚利。

出处 《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49本相毕露 [ běn xiàng bì lù ]

解释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第三种人’杜衡辈,标榜超然,实为群丑,不即本相毕露,知耻者皆羞称之,无待这里多说了。”

50声振林木 [ shēng zhèn lín mù ]

解释 形容歌声或乐器声高亢宏亮。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51长袖善舞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解释 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

52骥伏盐车 [ jì fú yán chē ]

解释 骥:千里马。指才华遭到抑制,处境困厄。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

53慈悲为本 [ cí bēi wéi běn ]

解释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处 《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54手足重茧 [ shǒu zú chóng jiǎn ]

解释 手上脚上长满了层层老茧。形容长期劳累。

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往,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何处。”

55来情去意 [ lái qíng qù yì ]

解释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当下戴院长与宋公明说罢了来情去意,戴宗、宋江俱各大喜。”

56枯枝败叶 [ kū zhī bài yè ]

解释 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57满盘皆输 [ mǎn pán jiē shū ]

解释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乃是说的带全局性的,即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一着。”

58畜妻养子 [ xù qī yǎng zǐ ]

解释 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59至死不二 [ zhì sǐ bù èr ]

解释 至:到。到死不改变。

出处 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盖内臣性贪苟得,至死不二,遂传为笑柄。”

60舞笔弄文 [ wǔ bǐ nòng wén ]

解释 犹舞文弄墨。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不达政体,而舞笔弄文,支离构辞,穿凿会巧。”

61与世偃仰 [ yǔ shì yǎn yǎng ]

解释 偃仰:俯仰。指没有一定的主张,随大流。

出处 《荀子 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

62力敌势均 [ lì dí shì jūn ]

解释 同“力均势敌”。

出处 《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63紫气东来 [ zǐ qì dōng lái ]

解释 传说老子过函谷关前,关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老子骑着青牛而来。比喻吉祥的征兆。

出处 汉 刘向《列仙传》:“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

64马去马归 [ mǎ qù mǎ guī ]

解释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后因以“马去马归”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

出处 据《淮南子·人间训》载,边塞老翁失马,人以为祸,结果其马领胡人骏马同归,人皆贺之,而其子却因骑马摔伤致残,乡人吊之,不料胡人入塞,边塞丁壮战死者十九,其子却因腿跛而全。

65一决胜负 [ yī jué shèng fù ]

解释 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出处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66二惠竞爽 [ èr huì jìng shuǎng ]

解释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67填街塞巷 [ tián jiē sāi xiàng ]

解释 形容人非常多。

出处 《南齐书 虞玩之传》:“又生不长发,便谓为道人,填街溢巷,是处皆然。”

68女貌郎才 [ nǚ mào láng cái ]

解释 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出处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厮撞着,将父母远乡相抛,雁杳鱼沉没下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却说李衙内和玉楼,两个女貌郎才,如鱼似水。”

69封己守残 [ fēng jǐ shǒu cán ]

解释 固步自封,抱残守缺。

出处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70巷议街谈 [ xiàng yì jiē tán ]

解释 大街小巷间人们的议论。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出处 语出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71心头鹿撞 [ xīn tóu lù zhuàng ]

解释 见“心头撞鹿”。

出处 《负曝闲谈》第九回:“不要说是看见了和尚头才担心事,就是看见了天生的禿子,也觉得心头小鹿撞个不住。”

72才大难用 [ cái dà nán yòng ]

解释 见“材大难用”。

出处 《书言故事·花木类》:“有才不遇,曰才大难用。”

73根结盘固 [ gēn jié pán gù ]

解释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根结盘固,牢不可脱。”

74棋布星陈 [ qí bù xīng chén ]

解释 同“棋布星罗”。

出处 清·慕天颜《请开海疏禁》:“虽蜀道渐开,楚江咸顺,而貔貅之众,棋布星陈,资饷甚殷,所在告急。”

75牛星织女 [ niú xīng zhī nǚ ]

解释 即牛郎织女。

出处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诗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76薪桂米珠 [ xīn guì mǐ zhū ]

解释 薪:柴草。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77计较锱铢 [ jì jiào zī zhū ]

解释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78谈若悬河 [ tán ruò xuán hé ]

解释 犹言口若悬河。

出处 《司勘集》:“加以谈若悬河,识同藻鉴,车骑填门,履綦沓座,狎梵侣以玄深,结胜流而觞咏。”

79足高气扬 [ zú gāo qì yáng ]

解释 犹言趾高气扬。语本《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出处 《战国策·齐策三》:“公孙戍趋而去。 未出,至中闺,君召而返之,曰:‘子教文无受象床,甚善。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80露红烟紫 [ lù hóng yān zǐ ]

解释 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

出处 宋·曾巩《芍药厅》诗:“小碧阑于四月天,露红烟紫不胜妍。”

81高飞远集 [ gāo fēi yuǎn jí ]

解释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出处 语出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 东方朔《七谏 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82归马放牛 [ guī mǎ fàng niú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83聚蚊成雷 [ jù wén chéng léi ]

解释 许多蚊子聚集在一起飞;发出的声音会像打雷一样响。比喻许多人说一个人的坏话;危害甚大。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中山靖王刘胜传》:“夫众煦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84儿女英雄 [ ér nǚ yīng xióng ]

解释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85文人墨士 [ wén rén mò shì ]

解释 泛指文人、文士。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百回:“那知百花仙子忽然命他把那泣红亭的碑记付给文人墨士去做稗官野史;他捧了这碑记日日寻访,何能凑巧?”

86臣心如水 [ chén xīn rú shuǐ ]

解释 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郑崇传》:“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

87仰事俯畜 [ yǎng shì fǔ xù ]

解释 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88众寡势殊 [ zhòng guǎ shì shū ]

解释 众:多;寡:少。形容双方人力的多少相差极大。

出处 晋 桓冲《上言吉挹忠节》:“襄阳失守,边情沮丧,加众寡势殊,以至陷没。”

89往古来今 [ wǎng gǔ lái jīn ]

解释 指自古至今。

出处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90恨海难填 [ hèn hǎi nán tián ]

解释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出处 《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91扬眉眴目 [ yáng méi shùn mù ]

解释 横眉怒目。

出处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化出毒龙,口吐烟云,黑天翳日,扬眉眴目,震地雷鸣。”

92撞头搕脑 [ zhuàng tóu xiàn nǎo ]

解释 犹言到处碰壁。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搕脑。”

93木人石心 [ mù rén shí xīn ]

解释 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夏统》:“统危坐如故,若无所闻。充等各散曰:‘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94然糠照薪 [ rán kāng zhào xīn ]

解释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出处 《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

95矩步方行 [ jǔ bù fāng xíng ]

解释 行走时步伐端方合度。指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二回:“这样先生,渐不能矩步方行,不过东家西席,聊存名目而已。”

96祸福惟人 [ huò fú wéi rén ]

解释 是祸是福均取决于人自身的所作所为。亦作“祸福由人”。参见“祸福同门”。

出处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亭毒,养育。

97肥遁鸣高 [ féi dùn míng gāo ]

解释 退隐避世,自以为清高。

出处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六回:“昨儿听先生鄙薄那肥遁鸣高的人,说道:‘天地生才有限,不宜妄自菲薄。’”

98茧丝牛毛 [ jiǎn sī niú máo ]

解释 形容功夫细密。

出处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99迩安远至 [ ěr ān yuǎn zhì ]

解释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