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原因多的成语

形容原因多的成语


1事出有因 [ shì chū yǒu yīn ]

解释 事情的发生是有原因的。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回:“郭道台就替他洗刷清楚,说了些'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话头,禀复了制台。”

2难言之隐 [ nán yán zhī yǐn ]

解释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出处 清 钱谦益《跋留庵》:“钱氏少为党魁,晚托禅悦,生平颇多壹郁难言之隐。”

3青红皂白 [ qīng hóng zào bái ]

解释 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4不知所以 [ bù zhī suǒ yǐ ]

解释 所以:所由;原故。不知道原故;为什么会是这样。形容人不明原故;感到意外。

出处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 购兰亭序》:“遽见追呼,不知所以。”

5互为因果 [ hù wéi yīn guò ]

解释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 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6倒果为因 [ dào guǒ wéi yīn ]

解释 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出处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7推本溯源 [ t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8反求诸己 [ fǎn qiú zhū jǐ ]

解释 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9始末原由 [ shǐ mò yuán yóu ]

解释 始末: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原由:缘由;来由。事情的经过和原因。同“始末缘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直到午后,史湘云才来,宝玉方放了心,见面时就把始末原由告诉他,又要与他诗看。”

10凭白无故 [ píng bái wú gù ]

解释 犹言无缘无故。

出处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11十室九匮 [ shí shì jiǔ kuì ]

解释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匮,指财物匮乏。

出处 宋·欧阳修《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12因果报应 [ yīn guǒ bào yìng ]

解释 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 唐 慧立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七卷:“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13盖不由己 [ gài bù yóu jǐ ]

解释 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14木本水源 [ mù běn shuǐ yuán ]

解释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15无风不起浪 [ wú fēng bù qǐ làng ]

解释 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出处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无风不起浪,咱能听说,想必不会在天外头,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着。”

16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17哄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解释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出处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18唇亡齿寒 [ chún wáng chǐ hán ]

解释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9大喜过望 [ dà xǐ guò wàng ]

解释 望:希望。结果超过了原来所期望的;因而非常高兴(过:超过;望:期望 )。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英布传》:“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20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21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2水落石出 [ shuǐ luò shí chū ]

解释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出处 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23盘根错节 [ pán gēn cuò jié ]

解释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24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解释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25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26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7双喜临门 [ shuāng xǐ lín mén ]

解释 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28喜从天降 [ xǐ cóng tiān jiàng ]

解释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贵脚踏贱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29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30喜怒无常 [ xǐ nù wú cháng ]

解释 常:一定;无常:变化不定。一会儿高兴 ;一会儿发怒;变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变;叫人捉摸不透。

出处 《魏书 杨大眼传》:“征淮堰之役,喜怒无常。”

31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32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33喜闻乐见 [ xǐ wén lè jiàn ]

解释 闻:听。喜欢听;乐意看。形容适合人们兴趣;很受欢迎。

出处 明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仆诚喜闻而乐道,自顾何德以承之。”

34因小失大 [ yīn xiǎo shī dà ]

解释 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

出处 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35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36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37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38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释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39扑朔迷离 [ pū shuò mí lí ]

解释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40来龙去脉 [ lái lóng qù mài ]

解释 来龙:龙头之所在。过去看风水的人把山脉比作一条龙;认为从头到尾都像血脉似的连贯着;可以看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比喻事情前后关联的线索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出处 明 吾丘瑞《运壁记 牛眠指穴》:“此间前冈有好地,来龙去脉,靠岭朝山,处处合格。”

41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42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43皆大欢喜 [ jiē dà huān xǐ ]

解释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出处 《金刚经 应化非真分》:“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44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45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46积少成多 [ jī shǎo chéng duō ]

解释 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少变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47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48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49笑容可掬 [ xiào róng kě jū ]

解释 脸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来一样。形容笑容满面。掬:用双手捧起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50纵横交错 [ zòng héng jiāo cuò ]

解释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交错:交叉;错杂。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形容事物或情况复杂;交叉点很多。也作“纵横交贯”。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仪》第一卷:“陪洙酒之席去耳皆德者,纵横交错。”

51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52乐不可支 [ lè bù kě zhī ]

解释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53兴致勃勃 [ xìng zhì bó bó ]

解释 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到了群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进去考了一场。”

54前因后果 [ qián yīn hòu guǒ ]

解释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出处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55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解释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56喜怒哀乐 [ xǐ nù āi lè ]

解释 形容人感情上几种不同的表现。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57好大喜功 [ hào dà xǐ gōng ]

解释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出处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58忍俊不禁 [ rěn jùn bù jīn ]

解释 忍俊:原指抑制锋芒外露;后指含笑。禁:止。不能克制自己;忍不住发笑。

出处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59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60捧腹大笑 [ pěng fù dà xiào ]

解释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亦作“捧腹大喜”。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

61无缘无故 [ wú yuán wú gù ]

解释 缘:因由;故:原因;缘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因又说道:‘好好的,从哪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62欢呼雀跃 [ huān hū què yuè ]

解释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 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63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64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65理直气壮 [ lǐ zhí qì zhuàng ]

解释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

66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67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68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69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释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70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71得意扬扬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72怀璧其罪 [ huái bì qí zuì ]

解释 怀:怀藏。身藏璧玉,因此获罪。原指财能致祸。后也比喻有才能而遭受忌妒和迫害。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73满面春风 [ mǎn miàn chūn fēng ]

解释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74百孔千疮 [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

解释 百;千:形容数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种事物被破坏的程度非常严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疮百孔”。

出处 唐 韩愈《与孟尚书书》:“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75情有可原 [ qíng yǒu kě yuán ]

解释 原:原谅。从情理上说;有可以原谅的地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霍谞传》:“光之所至,情既可原,守阙连年而终不见理。”

76例行公事 [ lì xíng gōng shì ]

解释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77好说歹说 [ hǎo shuō dǎi shuō ]

解释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78欢喜若狂 [ huā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欢喜得好像发疯一样。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郭沫若《怎样使双十节更值得纪念》:“武汉三镇的人真是欢喜若狂,一直热闹了一个通夜。”

79生气勃勃 [ shēng qì bó bó ]

解释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5卷:“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家人误抄十余章,余读之,生气勃勃,悔知公未尽。”

80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81老弱残兵 [ lǎo ruò cán bīng ]

解释 军队中年老、体弱、伤残的士兵。指军队中丧失战斗力的部分。也比喻年老体弱、能力很差的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城中无粮,可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彼必不为备,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82自鸣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解释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83乔迁之喜 [ qiáo qiān zhī xǐ ]

解释 乔:乔木;枝干高大的树木;乔迁:指鸟儿飞离幽谷;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去。祝贺别人迁居或升官的话。原指鸟类从山谷里飞出落在乔木上。

出处 《诗经 小雅 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84前仰后合 [ qián yǎng hòu hé ]

解释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出处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85善有善报 [ shàn yǒu shàn bào ]

解释 善:好的。报:报应。做好事必有好的报答。常与“恶有恶报”连用。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86喜不自胜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释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87喜逐颜开 [ xǐ zhú yán kāi ]

解释 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那主人家得了些小便宜,喜逐颜开,一如前番,悄悄先打发他转身。”

88恶有恶报 [ è yǒu è bào ]

解释 做坏事的人会得到不好的报应。指因办坏事而自食其果。

出处 南朝·梁·萧衍《新酒肉文》:“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

89惊喜交集 [ jīng xǐ jiāo jí ]

解释 交集:不同感情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又吃惊;又高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此刻忽然的骨肉团圆,惊喜交加。”

90惊喜若狂 [ jīng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91欢声雷动 [ huān shēng léi dòng ]

解释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92欢聚一堂 [ huān jù yī táng ]

解释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93追本溯源 [ zhuī běn sù yuán ]

解释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

出处 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

94物腐虫生 [ wù fǔ chóng shēng ]

解释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出处 宋 苏轼《范增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95喜眉笑眼 [ xǐ méi xiào yǎn ]

解释 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出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96弄璋之喜 [ nòng zhāng zhī xǐ ]

解释 弄璋:古人把璋给男孩玩,希望他将来有玉一样的品德。旧时常用以祝贺人家生男孩。

出处 《诗·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97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98喜新厌故 [ xǐ xīn yàn gù ]

解释 见“喜新厌旧”。

出处 《清史稿·王茂荫传》:“今行大钱,颇见便利,盖喜新厌故,人情一概。”

99喜见于色 [ xǐ jiàn yú sè ]

解释 同“喜形于色”。

出处 《北史·尔朱荣传》:“与葛荣众寡非敌。葛荣闻之,喜见于色。”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