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初中学生的成语

形容初中学生的成语


1后生可畏 [ hòu shēng kě wèi ]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生龙活虎 [ shēng lóng huó hǔ ]

解释 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3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心灵手巧 [ xīn líng shǒu qiǎo ]

解释 心和手都非常灵巧。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出处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5朝气蓬勃 [ zhāo qì péng bó ]

解释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6聪明伶俐 [ cōng míng líng lì ]

解释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7谦虚谨慎 [ qiān xū jǐn shèn ]

解释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 《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8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

解释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9不耻下问 [ bù chǐ xià wèn ]

解释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10龙腾虎跃 [ lóng téng hǔ yuè ]

解释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出处 唐 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天者也。”

11精神焕发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解释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12乐于助人 [ lè yú zhù rén ]

解释 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13神彩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出处 明·朱国桢《资德大夫正治上卿高先生墓志铭》:“自幼神彩奕奕,善读书,言动如成人。”

14翩翩少年 [ piān piān shào nián ]

解释 指举止洒脱的青年男子。

出处 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真是一位翩翩少年,大概是一位大学生吧,在他的西服小口袋里,插了一枝自来水笔。”

15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释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16鹤立鸡群 [ hè lì jī qún ]

解释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17闻过则喜 [ wén guò zé xǐ ]

解释 听到有人批评自己的过失;就心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意见。过:过失、错误。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18初出茅庐 [ chū chū máo lú ]

解释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9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19天真烂漫 [ tiān zhēn làn màn ]

解释 自然纯真;毫不造作。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天真:心地单纯;不虚伪做作;烂漫:坦率自然。

出处 宋 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高三齿儿未冠,天真烂熳好容仪,楚楚衣装无不宜。”

20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解释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恭:恭敬地。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21青出于蓝 [ qīng chū yú lán ]

解释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2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释 豆蔻:一种花色淡黄、果实含香可入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妙龄年代。

出处 唐 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23自知之明 [ zì zhī zhī míng ]

解释 自己了解自己这样的明智。指对自己的(优)缺点了解得透彻。明:明智。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

24择善而从 [ zé shàn ér cóng ]

解释 选择好的而遵循;依从。择:选择。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25品学兼优 [ pǐn xué jiān yōu ]

解释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一定是一位品学兼优,阅历通达的老长辈。”

26虚怀若谷 [ xū huái ruò gǔ ]

解释 谦虚的胸怀像深广的山谷。形容非常谦虚。谷:山谷。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27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解释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28年富力强 [ nián fù lì qiáng ]

解释 年:年岁;富:多;年富:未来的年岁多;指年轻;力:精力。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29才高八斗 [ cái gāo bā dǒu ]

解释 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0才华横溢 [ cái huá héng yì ]

解释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31不屈不挠 [ bù qū bù náo ]

解释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32初生之犊 [ chū shēng zhī dú ]

解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33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解释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34犬马之劳 [ quǎn mǎ zhī láo ]

解释 犬马:古时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替主子奔走的犬马;以表示忠诚。比喻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出处 《晋书 段灼传》:“愿陛下思子方之仁,念犬马之劳,思帷盖之报,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

35礼贤下士 [ 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36学富五车 [ xué fù wǔ jū ]

解释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7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38红男绿女 [ hóng nán lǜ nǚ ]

解释 指穿着各种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

出处 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39引咎自责 [ yǐn jiù zì zé ]

解释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40自愧弗如 [ zì kuì fú rú ]

解释 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邵九娘》:“妻亦心贤之,然自愧弗如,积惭成忌。”

41功成不居 [ gōng chéng bù jū ]

解释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42知过必改 [ zhī guò bì gǎi ]

解释 知道了过错;必定改正。

出处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43秩序井然 [ zhì xù jǐng rán ]

解释 井然:形容整齐。仔细整理或安排好的有序场面。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7回:“只好抹桌另起从头写来,方才有头有绪,秩序井然。”

44不矜不伐 [ bù jīn bù fá ]

解释 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

出处 《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45心地善良 [ xīn dì shàn liáng ]

解释 有道德、德行好,慈善。

出处 梁遇春《奥布伦摩夫》:“然而他们也是聪明多才,心地善良的人,却终于草草一生。”

46言谈举止 [ yán tán jǔ zhǐ ]

解释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出处 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47修心养性 [ xiū xīn yǎng xìng ]

解释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48冰寒于水 [ bīng hán yú shuǐ ]

解释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9不露圭角 [ bù lù guī jiǎo ]

解释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毁方而瓦合”郑玄注“去已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芒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

50程门立雪 [ chéng mén lì xuě ]

解释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处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51头角峥嵘 [ tóu jiǎo zhēng róng ]

解释 头角:比喻青年人显露出来的才华;峥嵘:特出的样子。形容年轻有为,才华出众。

出处 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 蓟门飞雨》曲:“到处通津,头角峥嵘,溥渥殊恩。”

52青过于蓝 [ qīng guò yú lán ]

解释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出处 宋 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53门生故旧 [ mén shēng gù jiù ]

解释 指学生和旧友。

出处 《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说他恃宠专权。”

54损之又损 [ sǔn zhī yòu sǔn ]

解释 形容极为谦虚。

出处 《庄子 知北游》:“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55莘莘学子 [ shēn shēn xué zǐ ]

解释 莘莘:众多的样子。众多的学生

出处 林语堂《机器与精神》:“今日的莘莘学子,想读书都没有地方,一个完备的图书馆也没有。”

56门生故吏 [ mén shēng gù lì ]

解释 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57以莛叩钟 [ yǐ tíng kòu zhōng ]

解释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出处 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58惨绿少年 [ cǎn lǜ shào nián ]

解释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出处 唐 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59深藏若虚 [ shēn cáng ruò xū ]

解释 把宝物藏起来,好象没有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而不外露。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老子韩非列传》:“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60非异人任 [ fēi yì rén rèn ]

解释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出处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61功薄蝉翼 [ gōng bó chán yì ]

解释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 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62载酒问字 [ zài jiǔ wèn zì ]

解释 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

出处 《汉书·扬雄传下》:“家素贫,嗜酒,人希至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又,“乃刘棻尝从雄学作奇字。”

63门墙桃李 [ mén qiáng táo lǐ ]

解释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64防意如城 [ fáng yì rú chéng ]

解释 意:心思,指私欲。指严格遏止私心杂念,象守城防敌一样。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守口如瓶》:“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65公门桃李 [ gōng mén táo lǐ ]

解释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顺圣皇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66好问则裕 [ hào wèn zé yù ]

解释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出处 《尚书 汤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67辞尊居卑 [ cí zūn jū bēi ]

解释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

68逊志时敏 [ xùn zhì shí mǐn ]

解释 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出处 《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69移樽就教 [ yí zūn jiù jiào ]

解释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4回:“名九公道:'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