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首先受到伤害的成语

形容首先受到伤害的成语


1首当其冲 [ shǒu dāng qí chōng ]

解释 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2万象更新 [ wàn xiàng gēng xīn ]

解释 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3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4体无完肤 [ tǐ wú wán fū ]

解释 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晋 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肤。”

5遍体鳞伤 [ biàn tǐ lín shāng ]

解释 遍:普遍;全面;鳞:鱼鳞。全身受伤;伤痕 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重。

出处 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6奄奄一息 [ yǎn yǎn yī xī ]

解释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引申为事物即将消亡或毁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惠王亲往问疾,见痤病势已重,奄奄一息。”

7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解释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出处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8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释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9先人后己 [ xiān rén hòu jǐ ]

解释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 《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10始作俑者 [ shǐ zuò yǒng zhě ]

解释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11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2有头无尾 [ yǒu tóu wú wěi ]

解释 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指说话做事不完整。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若是有头无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13负债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释 形容负债甚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14洁身自爱 [ jié shēn zì ài ]

解释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出处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15星星之火 [ xīng xīng zhī huǒ ]

解释 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兴的革命力量。

出处 明 张居正《答云南巡抚何莱山论夷情》:“贪黩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16星火燎原 [ xīng huǒ liáo yuán ]

解释 一点儿小火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微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星火:微小的火;燎原:火烧原野。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17不可向迩 [ bù kě xiàng ěr ]

解释 迩:近。不可接近。

出处 《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18漏泄春光 [ lòu xiè chūn guāng ]

解释 原指透露春天的信息,后比喻泄露男女私情。

出处 唐 杜甫《腊日》诗:“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19万箭穿心 [ wàn jiàn chuān xīn ]

解释 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出处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20血肉模糊 [ xuè ròu mó hu ]

解释 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死亡或受伤的惨状。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4章:“弟兄们让不开路,被火车碾的断腰折骨,血肉模糊。”

21慎终于始 [ shèn zhōng yú shǐ ]

解释 谓结束时想要慎重,在开始时就要小心谨慎。

出处 《尚书·太甲下》:“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

22首倡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解释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23首唱义举 [ shǒu chàng yì jǔ ]

解释 唱:通“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出处 《晋书·刘弘传》:“诏惟令臣以散补空缺,然沐乡令虞潭忠诚烈正,首唱义举,举善以教,不能者劝,臣辄特转潭补醴陵令。”

24疾走先得 [ jí zǒu xiān dé ]

解释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同“疾足先得”。

出处 汉 焦赣《易林 损之井》:“秦失其鹿,疾走先得。”

25一元复始 [ yī yuán fù shǐ ]

解释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出处 《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26天地开辟 [ tiān dì kāi pì ]

解释 指前所未有,有史以来头一次。

出处 徐整《三五历记》:“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年,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27疾足先得 [ jí zú xiān dé ]

解释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28首唱义兵 [ shǒu chàng yì bīng ]

解释 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自天子播越,将军首唱义兵,……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

29近火先焦 [ jìn huǒ xiān jiāo ]

解释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9回:“常言道:‘近火先焦’。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

30鸿蒙初辟 [ hóng méng chū pì ]

解释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浑沌的元气。开天辟地。指刚刚开始出现人类世界。

出处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 太上君开天经》:“太初始分别天地清浊,剖判涬溟鸿蒙。”

31全受全归 [ quán shòu quán guī ]

解释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32擒贼先擒王 [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

解释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3先下手为强 [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 ]

解释 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

出处 《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