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小偷小摸的成语

形容小偷小摸的成语


1偷偷摸摸 [ tōu tōu mō mō ]

解释 形容瞒着别人做事,不敢让别人知道。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偏咱们就这样丁是丁卯是卯的,只许你们偷偷摸摸的哄骗了去。”

2鸡鸣狗盗 [ jī míng gǒu dào ]

解释 指微不足道的技能;也指具有这类技能的人。常形容偷偷摸摸等不正当的行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游侠传》:“皆藉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

3偷鸡摸狗 [ tōu jī mō gǒu ]

解释 指小偷小摸。也指乱搞男女关系。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4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释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5贼眉鼠眼 [ zéi méi shǔ yǎn ]

解释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 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6偷东摸西 [ tōu dōng mō xī ]

解释 指小偷小摸。

出处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7偷梁换柱 [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

解释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8顺手牵羊 [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

解释 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9偷天换日 [ tōu tiān huàn rì ]

解释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10不务正业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释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11蹑手蹑脚 [ niè shǒu niè jiǎo ]

解释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周瑞家的会意,忙着蹑手蹑脚的往东边屋里来,只见奶奶拍着大姐儿睡觉呢。”

12贼头贼脑 [ zéi tóu zéi nǎo ]

解释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13监守自盗 [ jiān shǒu zì dào ]

解释 监守:看管;盗:盗窃。盗窃自己经管的财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14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5梁上君子 [ liáng shàng jūn zǐ ]

解释 梁:房梁。躲在房梁上的君子。原指窃贼。后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寔传》:“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16鼠窃狗盗 [ shǔ qiè gǒu dào ]

解释 窃:偷。像老鼠小量窃取;像狗钻洞偷盗。指小偷小摸。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17鼠窃狗偷 [ shǔ qiè gǒu tōu ]

解释 象老鼠少量窃取,象狗钻油偷盗。指小偷小摸。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75回:“鼠窃狗偷之徒,何足虑哉。”

18光明正大 [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

解释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19小偷小摸 [ xiǎo tōu xiǎo mō ]

解释 偷摸不很值钱的东西。

出处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什么丢了大家可以帮你找,咱们这儿可没有小偷小摸的人。”

20手零脚碎 [ shǒu líng jiǎo suì ]

解释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我道你是俊俏西施,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这都是崔通来妄指。”

21狗盗鸡鸣 [ gǒu dào jī míng ]

解释 ①比喻具有微末技能。②比喻偷偷摸摸。

出处 金·元好问《示怀祖》诗:“狗盗鸡鸣皆有用,鹤长凫短果如何?”

22坐地分赃 [ zuò dì fēn zāng ]

解释 赃:赃物。就地瓜分赃物。头目坐地分取赃物。

出处 《品花宝鉴》第23回:“他便坐地分赃,是要陋规的。”

23鼠盗狗窃 [ shǔ dào gǒu qiè ]

解释 同“鼠窃狗盗”。

出处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24明抢暗偷 [ míng qiǎng àn tōu ]

解释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出处 碧野《大巴山人》:“最使她痛恨的是,有些坏人滥伐森林,把木材明抢暗偷运出山去贩卖。”

25鼠偷狗盗 [ shǔ tōu gǒu dào ]

解释 同“鼠窃狗盗”。

出处 清·无名氏《陆沉痛》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26贼头狗脑 [ zéi tóu gǒu nǎo ]

解释 同“贼头鼠脑”。

出处 《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27蹑脚蹑手 [ niè jiǎo niè shǒu ]

解释 同“蹑手蹑脚”。

出处 张天翼《春风·贝胡子》:“于是贝胡子蹑脚蹑手到窗子跟前,打冷布角里张一张院子里——空空的。”

28窥牖小儿 [ kuī yǒu xiǎo ér ]

解释 窥牖:从窗上向屋里偷看。后多形容小偷。

出处 晋·张华《博物志》第三卷:“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

29钻穴逾墙 [ zuān xué yú qiáng ]

解释 穴:洞。逾:越过。钻洞爬墙。旧时常比喻违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青年男女自由相恋的行为。后也指男女偷情或小偷行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30巴头探脑 [ bā tóu tàn nǎo ]

解释 形容伸着头偷看。

出处 《鹧鸪天·乘公共交通车》:“乘客纷纷一字排,巴头探脑费疑猜,东南西北车多少,不靠咱们这站台。”

31帘窥壁听 [ lián kuī bì tīng ]

解释 帘:布帘;窥:偷看;壁:墙壁;听:偷听。指窃听与偷看。

出处 宋 何坦《西畴常言》:“步远则有前导,燕坐则毋帘窥壁听。”

32拔葵啖枣 [ bá kuí dàn zǎo ]

解释 拔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出处 唐 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湮谥议》:“阖境无拔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33妙手空空 [ miào shǒu kōng kōng ]

解释 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玉公子》:“昨有妙手空空,伏兄卧室,窥伺久矣。”

34狐鸣狗盗 [ hú míng gǒu dào ]

解释 旧时对造反者的贬称。

出处 《旧唐书·郑畋传》:“畋谬领藩垣,荣兼将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与义士忠臣,共剪狐鸣狗盗。”

35鼠窜狗盗 [ shǔ cuàn gǒu dào ]

解释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

出处 《隋书·高祖纪》:“历阳、广陵、窥觎相继,或谋图城邑,或劫剥吏人,昼伏夜游,鼠窜狗盗。”

36椎埋狗窃 [ zhuī mái gǒu qiè ]

解释 谓抢杀偷盗,不务正业。

出处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自绛灌至申屠嘉,皆向时棰埋狗窃之人。”

37南户窥郎 [ nán hù kuī láng ]

解释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后因以称女子偷看男子。

出处 《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昭信谓去(刘越孙刘去)曰:‘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数出入南户窥郎吏,疑有奸。’”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