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鞋子的成语

形容鞋子的成语


1一尘不染 [ yī chén bù rǎn ]

解释 原为佛教用语。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说道者不为六尘所玷污;保持心地清静。形容不受坏思想、坏作风的沾染和腐蚀。也形容环境清静整洁。

出处 宋 张耒《腊初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2削足适履 [ xuē zú shì lǚ ]

解释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3青鞋布袜 [ qīng xié bù wà ]

解释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出处 唐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4分鞋破镜 [ fēn xié pò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5不衫不履 [ bù shān bù lǚ ]

解释 衫:上衣;履:鞋子。不着上衣;不穿鞋子;衣着不整齐。引申指居住条件或饮食设备简陋。也比喻洒脱;疏放;毫无拘束之态。多指人的举止或诗文、字画的风格。

出处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6鞋弓袜小 [ xié gōng wà xiǎo ]

解释 指旧时妇女小脚。

出处 明·周朝俊《红梅记·夜走》:“鞋弓袜小行不便,却如何跋涉颠连?”

7踏破铁鞋 [ tà pò tiě xié ]

解释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8磨穿铁鞋 [ mó chuān tiě xié ]

解释 形容长途跋涉,历尽艰辛。

出处 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俺走天涯磨穿铁鞋,哭穷途西风洒泪,讨的个一事无成两鬓衰。”

9铁鞋踏破 [ tiě xié tà pò ]

解释 比喻长途跋涉,到处寻求。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便天涯海崖,天涯海崖,十洲方外,铁鞋踏破三千界。”

10补苴罅漏 [ bǔ jū xià lòu ]

解释 补苴:补缀;弥缝;罅:孔隙。修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缺欠和不足。后泛指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陷和漏洞。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11纳屦踵决 [ nà jù zhǒng jué ]

解释 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12芒鞋竹杖 [ máng xié zhú zhàng ]

解释 芒鞋:草鞋。穿着草鞋,拿着竹杖。

出处 唐·贯休《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芒鞋竹杖寒冻时,玉霄忽去非有期。”

13截趾适履 [ jié zhǐ shì lǚ ]

解释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出处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14鞋弓袜浅 [ xié gōng wà qiǎn ]

解释 见“鞋弓袜小”。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附《琵琶记·寻夫》改本:“顾不的鞋弓袜浅;讲不起抛头露面。手拨琵琶,原非自遣,要诉出衷肠一片。”

15截趾适屦 [ jié zhǐ shì jù ]

解释 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出处 《后汉书·荀爽传》:“截趾适屦,敦云其愚。”

16布袜青鞋 [ bù wà qīng xié ]

解释 见“青鞋布袜”。

17芒鞋竹笠 [ máng xié zhú lì ]

解释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18履舄交错 [ lǚ xì jiāo cuò ]

解释 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

19冠袍带履 [ guān páo dài lǚ ]

解释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20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21不修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解释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22冰天雪地 [ bīng tiān xuě dì ]

解释 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的景象。

出处 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23衣不蔽体 [ yī bù bì tǐ ]

解释 蔽:遮。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当初坟堂中教授村童,衣不蔽体,食不充口。”

24生搬硬套 [ shēng bān yìng tào ]

解释 生:生硬。指不从实际出发;生硬地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

出处 《山村新人》:“我们反对的就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作风。”

25席地而坐 [ xí dì ér zuò ]

解释 席:坐席。原指把坐席铺在地上坐。现多指坐在地面上。

出处 《旧五代史 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

26鹑衣百结 [ chún yī bǎi jié ]

解释 鹑衣:像鹌鹑鸟尾巴那样的衣服;百结: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身上穿的衣服补丁多;连缀起来就像鹌鹑鸟的秃尾巴。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27雍容华贵 [ yōng róng huá guì ]

解释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出处 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28长途跋涉 [ cháng tú bá shè ]

解释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29视如敝屣 [ shì rú bì xǐ ]

解释 视:看待;敝:破旧;屣:鞋。看得像破旧的鞋子一样。形容轻视到了极点。

出处 《孟子 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

30明眸皓齿 [ míng móu hào chǐ ]

解释 眸:眸子;眼珠;皓:洁白。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的美貌;也借指美女。

出处 唐 杜甫《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31悬鹑百结 [ xuán chún bǎi jié ]

解释 鹌鹑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悬鹑比喻破烂的衣服。形容破烂,补钉很多。

出处 北周 庾信《拟连珠》:“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

32倒屣相迎 [ dào xǐ xiāng yíng ]

解释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33楚楚可人 [ chǔ chǔ kě rén ]

解释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34清清爽爽 [ qīng qīng shuǎng shuǎng ]

解释 指整洁干净或清新凉爽。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5回:“好是无啥好,不过清清爽爽,倒像是个娘姨。”

35履穿踵决 [ lǚ chuān zhǒng jué ]

解释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出处 《庄子 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6屦及剑及 [ jù jí jiàn jí ]

解释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投袂而起,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秋九月,楚子围宋。”

37目秀眉清 [ mù xiù méi qīng ]

解释 目:眼睛;秀:秀丽;眉:眉毛;清:清新。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更兼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

38刻足适屦 [ kè zú shì jù ]

解释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出处 宋·陆游《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39葛屦履霜 [ gě jù lǚ shuāng ]

解释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出处 《诗经 魏风 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幼学琼林 卷二 衣服类》:“葛屦履霜,诮俭啬之过甚。”

40遗簪弃舄 [ yí zān qì xì ]

解释 见“遗簪坠舄”。

41视如敝屐 [ shì rú bì xǐ ]

解释 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42清雅绝尘 [ qīng yǎ jué chén ]

解释 绝尘:不沾尘土。清新雅致,一尘不染。

出处 冰心《寄小读者》:“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43神清骨秀 [ shén qīng gǔ xiù ]

解释 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朗,气质秀美。

出处 明·陆采《明珠记·买药》:“我见你神清骨秀飘萧,你是神仙,休得假推掉。”

44蒙袂辑屦 [ méng mèi jí jù ]

解释 用袖子蒙着脸,脚上拖着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

出处 《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45屦贱踊贵 [ jù jiàn yǒng guì ]

解释 原指被砍郐的人很多,致使鞋子价贱而踊价贵。后形容刑罚既重又滥。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

46典则俊雅 [ diǎn zé jùn yǎ ]

解释 端庄高雅而标致。

出处 《红楼梦》第十四回:“一切张罗款待,都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凤姐]洒爽风流,典则俊雅,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了,——那里还把众人放在眼里,挥霍指示,任其所为。”

47弃之如敝屐 [ qì zhī rú bì xǐ ]

解释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

出处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