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实干的成语

形容实干的成语


1实事求是 [ shí shì qiú shì ]

解释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2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3埋头苦干 [ mái tóu kǔ gàn ]

解释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4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5夜以继日 [ yè yǐ jì rì ]

解释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6通宵达旦 [ tōng xiāo dá dàn ]

解释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7任劳任怨 [ rèn láo rèn yuàn ]

解释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8兢兢业业 [ jīng jīng yè yè ]

解释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 《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9披星戴月 [ pī xīng dài yuè ]

解释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10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11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2起早贪黑 [ qǐ zǎo tān hē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咱们命苦的人,起早贪黑,翻土拉块,吃柳树叶子。”

13日理万机 [ rì lǐ wàn jī ]

解释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第二卷:“朕日理万机,不敢斯须自逸,诚思天下大业以艰难得之,必当以艰难守之。”

14全心全意 [ quán xīn quán yì ]

解释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出处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15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解释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16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

解释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出处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17不务空名 [ bù wù kōng míng ]

解释 务:追求。不追求虚名。形容踏踏实实地工作。

出处 毛泽东《中国工人>发刊词》:“工人中间应该教育出大批的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空名,会干实事。”

18吃苦耐劳 [ chī kǔ nài láo ]

解释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19勤勤恳恳 [ qín qín kěn kěn ]

解释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20殚精竭虑 [ dān jīng jié lǜ ]

解释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21辛辛苦苦 [ xīn xīn kǔ kǔ ]

解释 辛辣艰苦。比喻艰难困苦。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八卷:“见那守分的一日辛辛苦苦,巴着生理,不能勾近得多少钱。”

22雷厉风行 [ léi lì fēng xíng ]

解释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 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23一鼓作气 [ yī gǔ zuò qì ]

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4忍辱负重 [ rěn rǔ fù zhòng ]

解释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25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释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26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27当机立断 [ dāng jī lì duàn ]

解释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出处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28大刀阔斧 [ dà dāo kuò fǔ ]

解释 大刀和阔斧都是古代的武器。原来形容军队声势浩大;杀气腾腾;充满战斗气氛。现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29名不副实 [ míng bù fù shí ]

解释 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与事实不相符合。指空有虚名。

出处 三国 魏 刘邵《人物志 效难》:“中情之人,名不副实,用之有效。”

30立竿见影 [ lì gān jiàn yǐng ]

解释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出处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31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释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32锲而不舍 [ qiè ér bù shě ]

解释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3积劳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解释 劳:劳累;疾:病。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疾,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

34有条不紊 [ yǒu tiáo bù wěn ]

解释 紊:乱。有条理;不紊乱。

出处 【出处】《尚书 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35精益求精 [ jīng yì qiú jīng ]

解释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十分美好了;还要求更加美好。指对某种技能或学术的追求很高;没有止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 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36因陋就简 [ yīn lòu jiù jiǎn ]

解释 因:沿袭;陋:简陋;就:将就。马虎凑和;任其简陋;不求改进。指就着原有的简陋条件办事。

出处 汉 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

37坚持不懈 [ jiān chí bù xiè ]

解释 懈:放松。坚持到底;没有丝毫的松懈。

出处 《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38不声不响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解释 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 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39大显身手 [ dà xiǎn shēn shǒu ]

解释 显:表示;显露;身手:武艺;指本领。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出处 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40大有作为 [ dà yǒu zuò wéi ]

解释 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做出显著成绩。作为:可做的事;也可指做出成绩。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主不之。”朱熹集注:“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41踏踏实实 [ tà tà shí shí ]

解释 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咱心里踏踏实实,胆正着哩。”

42按部就班 [ àn bù jiù bān ]

解释 按:按照;部:类别;班:次序。原意是指按照文章分段布局的需要;而安排好层次;选择、组织好词句。后来表示按照一定的条理、步骤做事。

出处 西晋 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43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44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5下马看花 [ xià mǎ kàn huā ]

解释 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6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47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解释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 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48奋发有为 [ fèn fā yǒu wéi ]

解释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出处 《元史 陈祖仁传》:“孰不欲奋发有为,成不世之功。”

49孜孜不倦 [ zī zī bù juàn ]

解释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 《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50卓有成效 [ zhuō yǒu chéng xiào ]

解释 卓:卓越;突出。形容成绩效果显著突出。

出处 明 王守仁《申行十家牌法》:“若巡访劝谕著有成效者,县官备礼亲造其庐,重加奖励。”

51井井有条 [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解释 井井:整齐、有条理的样子。形容整齐;有条有理。

出处 荀况《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52羊质虎皮 [ yáng zhì hǔ pí ]

解释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出处 西汉 扬雄《法言 吾子》:“羊质虎皮,见草而悦,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53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54心力交瘁 [ xīn lì jiāo cuì ]

解释 精神和体力都极度劳累。交:齐;瘁:过度的劳累。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由此心力交瘁,患疾遂卒。”

55有头有尾 [ yǒu tóu yǒu wěi ]

解释 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56奉公守法 [ fèng gōng shǒu fǎ ]

解释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57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58干脆利落 [ gàn cuì lì luò ]

解释 简单爽快。

出处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59能上能下 [ néng shàng néng xià ]

解释 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能上能下,能与人民共患难,同安乐!”

60敢想敢干 [ gǎn xiǎng gǎn gàn ]

解释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出处 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

61深入细致 [ shēn rù xì zhì ]

解释 细致:精细周密。深入而精细周密。

出处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需要的是深入细致的、冷静客观的研究,找出病根,以图根治。”

62统筹兼顾 [ tǒng chóu jiān gù ]

解释 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出处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天京一定难保。”

63调查研究 [ diào chá yán jiū ]

解释 了解情况,考察分析。

出处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64不敢告劳 [ bù gǎn gào láo ]

解释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出处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65无愧屋漏 [ wú kuì wū lòu ]

解释 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

出处 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66敦本务实 [ dūn běn wù shí ]

解释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出处 明 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以眇眇之身,任天下之重。”

67如切如磋 [ rú qiē rú cuō ]

解释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出处 《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8蚕绩蟹匡 [ cán jì xiè kuāng ]

解释 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69足履实地 [ zú lǚ shí dì ]

解释 履:踩踏。脚踏实地。比喻实事求是,平实而不虚浮。

出处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70蚂蚁啃骨头 [ mǎ yǐ kěn gú tou ]

解释 比喻一点一点地苦干以完成一项很大的任务。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当你看见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

71干打雷不下雨 [ gān dǎ léi bù xià yǔ ]

解释 干:空。比喻空作许诺,不肯实施,不肯给人以实惠。

出处 老舍《离婚》:“干打雷不下雨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