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带天字的成语

形容带天字的成语


1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2天高地厚 [ tiān gāo dì hòu ]

解释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出处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3天外有天 [ tiān wài yǒu tiān ]

解释 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出处 《敦煌曲 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4上天入地 [ shàng tiān rù dì ]

解释 ①升上天空,钻入地下。形容神通广大。②比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四处奔走。

出处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成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5天花乱坠 [ tiāo huā luàn zhuì ]

解释 从天上落下许多花朵。比喻说话漂亮动听而不切合实际或用甜言蜜语骗人。也用来形容雪花纷纷飘落。

出处 《法华经 序品》:“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6人定胜天 [ rén dìng shèng tiān ]

解释 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出处 宋 刘过《龙川集 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7天府之国 [ tiān fǔ zhī guó ]

解释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8巧夺天工 [ qiǎo duó tiān gōng ]

解释 天工:指自然形成的非常精巧;超过了自然。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出处 晋 郭璞《葬书》:“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了,巧夺造化。”

9惊天动地 [ jīng tān dòng dì ]

解释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0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11胆大包天 [ dǎn dà bāo tiān ]

解释 形容胆量极大(多指做坏事)。现多含贬义。

出处 唐 刘叉《自问》:“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12谢天谢地 [ xiè tiān xiè dì ]

解释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13铺天盖地 [ pū tiān gài dì ]

解释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14顶天立地 [ dǐng tiān lì dì ]

解释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15偷天换日 [ tōu tiān huàn rì ]

解释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16叫苦连天 [ jiào kǔ lián tiān ]

解释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17国色天香 [ guó sè tiān xiāng ]

解释 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出处 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18天壤之别 [ tiān rǎng zhī bié ]

解释 天和地;一在极上;另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内篇 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19天涯海角 [ tiān yá hǎi jiǎo ]

解释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出处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20天经地义 [ tiān jīng dì yì ]

解释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21天翻地覆 [ tiān fān dì fù ]

解释 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覆:翻过来。

出处 唐 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22天马行空 [ tiān mǎ xíng kōng ]

解释 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 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23改天换地 [ gǎi tiān huàn dì ]

解释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出处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24普天同庆 [ pǔ tiān tóng qìng ]

解释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25暗无天日 [ àn wú tiān rì ]

解释 暗:黑暗;天日:天和太阳;比喻光明。黑暗得看不到一点光明。形容社会极端黑暗;无理可言;无法可依。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老龙舡户》:“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

26杞人忧天 [ qǐ rén yōu tiān ]

解释 杞:古时国名;忧天:担心天塌陷。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寝食不安。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7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28热火朝天 [ rè huǒ cháo tiān ]

解释 火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出处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29开天辟地 [ kāi tiān pì dì ]

解释 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

出处 《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30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31人命关天 [ rén mìng guān tiān ]

解释 关天:比喻关系重大。事关人命;关系重大。

出处 元 关汉卿《拜月亭》:“召新郎更拣选,忒姻眷不得可将人怨。可须因缘数定,则这人命关天。”

32先天不足 [ xiān tiān bù zú ]

解释 先天:中医指人或动物在母腹中的孕育时期;与“后天”相对。原指人或动物生下来体质就不好。后也指事物的根基差。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33光天化日 [ guāng tiān huà rì ]

解释 充满阳光的天空;化生万物的太阳。旧时比喻太平盛世;现在形容是非、好坏大家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场合。

出处 《尚书 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34天下大乱 [ tiān xià dà luàn ]

解释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出处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35天伦之乐 [ tiān lún zhī lè ]

解释 家人欢聚一堂;亲密友爱的乐趣。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等亲属关系。

出处 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36天寒地冻 [ tiān hán dì dòng ]

解释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出处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37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8沃野千里 [ wò yě qiān lǐ ]

解释 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出处 《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39海阔天空 [ hǎi kuò tiān kōng ]

解释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 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40翻天覆地 [ fān tiān fù dì ]

解释 覆;翻过来。使天地换了位置。形容变化巨大;彻底。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5回:“那时,一屋子人,拉这个,扯那个,正闹得翻天覆地。”

41不见天日 [ bù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出处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42天南地北 [ tiān nán dì běi ]

解释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出处 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43天怒人怨 [ tiān nù rén yuàn ]

解释 上天震怒;人民怨恨。形容作恶多端;激起普遍愤怒。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自是士林愤痛,人怨天怒,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44四脚朝天 [ sì jiǎo cháo tiān ]

解释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1回:“老和尚上前来争,被觉空一推,跌个四脚朝天。”

45天下为公 [ tiān xià wéi gōng ]

解释 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46天下第一 [ tiān xià dì yī ]

解释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47天从人愿 [ tiān cóng rén yuàn ]

解释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出处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48天兵天将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

解释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出处 清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开场》:“那鲧却生的儿子,神通广大,伏虎降龙,手下天兵天将,那等利害。”

49天女散花 [ tiān nǚ sàn huā ]

解释 《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

出处 《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50天网恢恢 [ tiān wǎng huī huī ]

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1浪迹天涯 [ làng jì tiān yá ]

解释 浪迹:到处流浪、漂泊;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到处流浪;走遍天下。形容人生漂泊无定。

出处 唐 卢氏《逸史》:“李生告归曰:‘某不能甘此寒苦,且浪迹江湖。’”

52鸡犬升天 [ jī quǎn shēng tiān ]

解释 比喻一个人做了大官;和他有关的人也跟着得势。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53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解释 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54天悬地隔 [ tiān xuán dì gé ]

解释 悬、隔:距离远。比喻相差极大。

出处 《南齐书 陆厥传》: “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

55天打雷劈 [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释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56昂首望天 [ áng shǒu wàng tiān ]

解释 昂首:抬起头。仰着头看天。形容态度十分傲慢;眼光向上;不深入基层或做事脱离实际;也作“昂首天外”。

出处 清 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57洪福齐天 [ hóng fú qí tiān ]

解释 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58色胆包天 [ sè dǎn bāo tiān ]

解释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出处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九回:“常言道:色胆包天,这回钮逢之竟要把天来包一包。”

59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解释 形容难办的事。

60天下鼎沸 [ tiān xià dǐng fèi ]

解释 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腾。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

出处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

61心比天高 [ xīn bǐ tiān gāo ]

解释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62指天誓日 [ zhǐ tiān shì rì ]

解释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出处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63沸反盈天 [ fèi fǎn yíng tiān ]

解释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64天无二日 [ tiān wú èr rì ]

解释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65有天无日 [ yǒu tiān wú rì ]

解释 比喻社会非常黑暗,没有公道。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元来个梁山泊有天无日。”

66回天无力 [ huí tiān wú lì ]

解释 回天:比喻力量大,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无力:没有力量。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

出处 清 冯起凤《昔柳摭谈 秋风自悼》:“后探得的耗,万箭攒心,脏腑欲裂。但木已成舟,回天乏术。”

67天下归心 [ tiān xià guī xīn ]

解释 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68天王老子 [ tiān wáng lǎo zǐ ]

解释 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69欺天诳地 [ qī tiān kuāng dì ]

解释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70扫除天下 [ sǎo chú tiān xià ]

解释 扫除:消除,肃清。肃清坏人,安定社会。

出处 《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71浑然天成 [ hún rán tiān chéng ]

解释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出处 唐 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72踣地呼天 [ bó dì hū tiān ]

解释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73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解释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74天理不容 [ tiān lǐ bù róng ]

解释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75手眼通天 [ shǒu yǎn tōng tiān ]

解释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76替天行道 [ tì tiān xíng dào ]

解释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出处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77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

解释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8皇天后土 [ huáng tiān hòu tǔ ]

解释 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

出处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79碧海青天 [ bì hǎi qīng tiān ]

解释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出处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80地上天宫 [ dì shàng tiān gōng ]

解释 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出处 宋 袁褧《枫窗小牍》上卷:“汴中呼余杭百事繁庶,地上天宫。”

81地网天罗 [ dì wǎng tiān luó ]

解释 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

出处 《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82天不绝人 [ tiān bù jué rén ]

解释 天不使人处于绝境。常指绝处逢生或得救。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8回:“也是天不绝人,放他一条活路。”

83天开地辟 [ tiān kāi dì pì ]

解释 ①犹言开天辟地。②谓天然形成。

出处 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宋·洪适《奉礼歌》:“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

84天经地纬 [ tiān jīng dì wěi ]

解释 ①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指天地间理所当然、无可非议的道理。②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出处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85天道无亲 [ tiān dào wú qīn ]

解释 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

出处 《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86寂天寞地 [ jì tiān mò dì ]

解释 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

出处 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87撑天拄地 [ chēng tiān zhǔ dì ]

解释 犹言顶天立地。

出处 《朱子全书》卷九:“圣人只是常欲扶持这个道理,教他撑天拄地。”

88撼地摇天 [ hàn dì yáo tiān ]

解释 撼:摇动。使天地都抖动起来。形容力气、本领和气魄极大。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有分教,李逵施为撼地摇天手,来斗巴山跳涧虫。”

89桃花流水 [ táo huā liú shuǐ ]

解释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出处 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90穷天极地 [ qióng tiān jí dì ]

解释 比喻极边远之处。

出处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元之盛时,外夷朝贡者千余国,可谓穷天极地,罔不宾服。”

91翻天作地 [ fān tiān zuò dì ]

解释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92物华天宝 [ wù huá tiān bǎo ]

解释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

出处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93含章天挺 [ hán zhāng tiān tǐng ]

解释 见“含章挺生”。

出处 北周·庚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公含章天挺,命世诞生。”

94天不作美 [ tiān bù zuò měi ]

解释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3回:“哪知天不作美,到了晚上,彤云密布,降下一天大雪。”

95天无宁日 [ tiān wú níng rì ]

解释 宁:安定。没有一天安宁的时候。

出处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自从孙大炮革起命来,把清朝的江山推到,天无宁日。”

96天生丽质 [ tiān shēng lì zhì ]

解释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出处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97感戴二天 [ gǎ dài èr tiān ]

解释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98擎天架海 [ qíng tiān jià hǎi ]

解释 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出处 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你这个将军休左猜,俺可便专心等待,等待你个擎天架海栋梁材。”

99神工天巧 [ shén gōng tiān qiǎo ]

解释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出处 宋·秦观《录宝林事实》:“吲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