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切都过去了的成语

形容一切都过去了的成语


1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解释 沧海:大海;桑田:种桑树的地;泛指农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也作“桑田沧海”;又简称“沧桑”。

出处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2唱对台戏 [ chàng duì tái xì ]

解释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0章:“他们喊他们的,咱们不跟他们唱对台戏。”

3掩鼻而过 [ yǎn bí ér guò ]

解释 掩:遮盖。捂着鼻子走开。形容对事物丑恶的嫌恶。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4过眼云烟 [ guò yǎn yún yān ]

解释 从眼前飘过的云烟。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后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5物是人非 [ wù shì rén fēi ]

解释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出处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6光阴荏苒 [ guāng yīn rěn rǎn ]

解释 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7远年近岁 [ yuǎn nián jìn suì ]

解释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出处 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8遗老遗少 [ yí lǎo yí shào ]

解释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

出处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9今昔之感 [ jīn xī zhī gǎn ]

解释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4回:“诸旧好俱在,谭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怅莫状。”

10南腔北调 [ nán qiāng běi diào ]

解释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出处 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11引以为戒 [ yǐn yǐ wéi jiè ]

解释 引来作为教训;警戒自己。常指用自己或别人过去的失败和错误来警戒自己;避免重犯。

出处 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12覆水难收 [ fù shuǐ nán shōu ]

解释 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何进传》:“国家之事,亦何容易!覆水不可收。宜深思之。”

13马马虎虎 [ mǎ mǎ hǔ hǔ ]

解释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14一统天下 [ yī tǒng tiān xià ]

解释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出处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15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释 不符合实际。

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16不堪回首 [ bù kān huí shǒu ]

解释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出处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7光阴似箭 [ guāng yīn sì jiàn ]

解释 时光流逝像飞箭一样迅速。比喻时间消逝得极快。

出处 前蜀 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18参差不齐 [ cēn cī bù qí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9反复无常 [ fǎn fù wú cháng ]

解释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出处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20发号施令 [ fā hào shī lìng ]

解释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出处 《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21心有余悸 [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释 指可怕的事情虽已过去;心里还感到害怕。悸:因为害怕而心跳。

出处 柳洲《风雨桃花洲》:“谈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赵老大心有余悸地说:‘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庄稼全毁了。’”

22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23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24旭日东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解释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出处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25时过境迁 [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解释 迁:变化。时间一过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26死去活来 [ sǐ qù huó lái ]

解释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27温故知新 [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释 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体会和发现新的东西。形容回顾过去;认识现实。温:温习;故:旧的。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8白驹过隙 [ bái jū guò xì ]

解释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29记忆犹新 [ jì yì yóu xīn ]

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30重见天日 [ chóng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重:重新。重新看见天和太阳。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也作“复见天日”、“重睹天日”、“再见天日”。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见天日。”

31钦差大臣 [ qīn chāi dà chén ]

解释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况;也不进行调查研究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九回:“雯青因是钦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轮来接。”

32指手画脚 [ zhǐ shǒu huà jiǎo ]

解释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只见宝玉跑至围屏灯前,指手画脚,信口批评。”

33今非昔比 [ jīn fēi xī bǐ ]

解释 昔:过去;从前。现在不是过去所能比得上的。形容变化非常大。

出处 元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34依然如故 [ yī rán rú gù ]

解释 故:过去的。仍旧像从前一样。比喻情况没有发生变化。

出处 唐 薛调《无双传》:“舅甥之分,依然如故。”

35依然故我 [ yī rán gù wǒ ]

解释 依然:依旧;故:原来的。仍旧是原来的我。形容情况仍然没有变化。

出处 宋 陈著《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36兔起鹘落 [ tù qǐ gǔ luò ]

解释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出处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37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38既往不咎 [ jì wǎng bù jiù ]

解释 既:已经;往:过去;咎:责备。已经过去的事不再追究责任。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9海枯石烂 [ hǎi kū shí làn ]

解释 枯:枯干;烂:朽烂。海水干涸;石头朽烂。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或不可能实现。多用作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也作“石烂海枯”。

出处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40烟消云散 [ yān xiāo yún sàn ]

解释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出处 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41稍纵即逝 [ shāo zòng jí shì ]

解释 纵:放松;逝:失去。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出处 清 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若宽而生玩,则不惟未戒者不戒,即已戒者亦必复食,稍纵即逝,恐不可挽。”

42雨过天晴 [ yǔ guò tiān qíng ]

解释 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

出处 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43不念旧恶 [ bù niàn jiù è ]

解释 念:记住;旧:过去的;恶:恶劣的行为;指怨恨;仇怨。不记住或不计较过去和别人的仇恨。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44本性难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释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45久而久之 [ jiǔ ér jiǔ zhī ]

解释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出处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8回:“万一多嘴多舌,露出话来,人家一个年轻娃子,知他性情怎样的?久而久之,慢慢知晓便罢。”

46今不如昔 [ jīn bù rú xī ]

解释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冷斋不读书》:“洪觉范《冷斋夜话》,谓山谷嫡宜州,殊坦夷,作诗曰:‘老色日上面,欢宗日去心,今既不如昔,后当不如今。”

47事过境迁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解释 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境:情况;迁:变动。

出处 清 颐琐《黄绣球》:“如此歇了好几日,黄绣球与黄通理事过境迁,已不在心上。”

48开云见日 [ kāi yún jiàn rì ]

解释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

49水木清华 [ shuǐ mù qīng huá ]

解释 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出处 晋 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50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解释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51不省人事 [ bù xǐng rén shì ]

解释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陷入昏迷状态。有时也指不懂人情世理。

出处 《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52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解释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出处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53人情世故 [ rén qíng shì gù ]

解释 世故:处世的经验。指为人处世的习惯、道理。

出处 明 杨基《闻禅》诗:“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

54地久天长 [ dì jiǔ tiān cháng ]

解释 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55年复一年 [ nián fù yī nián ]

解释 一年又一年。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56心回意转 [ xīn huí yì zhuǎn ]

解释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出处 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背地里设下机谋,才得他心回意转。”

57抚今追昔 [ fǔ jīn zhuī xī ]

解释 抚:按;摸;接触;今:当前;眼下;追:回想;昔:过去。接触到当前的情景;回想追念过去的情形。

出处 清 周亮工《题菊帖后》:“抚今追昔,泪且涔涔透纸背矣。”

58日复一日 [ rì fù yī rì ]

解释 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59旧事重提 [ jiù shì zhòng tí ]

解释 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出处 沈从文《虎雏再遇记》:“旧事重提,显然在他这种人并不甚么习惯,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话改到目前一切来了。”

60旧话重提 [ jiù huà chóng tí ]

解释 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出处 柯岩《寻找回来的世界》:“迟威他们不再决定调吴家驹时就抛这个材料,现在都旧话重提,原因何在呢?”

61腊尽春回 [ là jìn chūn huí ]

解释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出处 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62荣华富贵 [ róng huá fù guì ]

解释 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

出处 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63鉴往知来 [ jiàn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鉴:仔细考察。仔细考察过去;就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诗经 大雅 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64日月蹉跎 [ rì yuè cuō tuó ]

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 晋·阮籍《咏怀》诗:“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65殷鉴不远 [ yīn jiàn bù yuǎn ]

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66自我作古 [ zì wǒ zuò gǔ ]

解释 由自己创始;不效法前人(作古:创始;创新)。指有所创新。

出处 《唐大诏令集 贞观五年封建功臣诏》:“自我作古,未必专依前典。”

67一场春梦 [ yī chǎng chūn mèng ]

解释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出处 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68岁月蹉跎 [ suì yuè cuō tuó ]

解释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出处 明 许三阶《节侠记 闺忆》:“你我蓬飘岭南,岁月蹉跎,音书断绝。”

69放马后炮 [ fàng mǎ hòu pào ]

解释 比喻事情已过去才发议论。

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29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马后炮,可是迟了。”

70一拥而上 [ yī yōng ér shàng ]

解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出处 钱钟书《围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车,时时刻刻鼓励自己,不要畏缩,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71事往日迁 [ shì wǎng rì qiān ]

解释 谓事情和时光都已过去。

出处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72云消雨散 [ yún xiāo yǔ sàn ]

解释 比喻一切都成了过去。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卷:“妙舞邀宾,百岁既终,云消雨散,此事自古皆然。”

73云过天空 [ yún guò tiān kōng ]

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74以往鉴来 [ yǐ wǎng jiàn lái ]

解释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75何必当初 [ hé bì dāng chū ]

解释 表示后悔过去的作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8回:“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76史不绝书 [ shǐ bù jué shū ]

解释 史书上不断有记载。形容历史上经常发生同类的事情。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

77意转心回 [ yì zhuǎn xīn huí ]

解释 心、意:心思;回、转:掉转。改变想法,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训门人 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78感今怀昔 [ gǎn jīn huái xī ]

解释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处 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79故土难离 [ gù tǔ nán lí ]

解释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80数往知来 [ shǔ wǎng zhī lái ]

解释 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出处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81春去秋来 [ chūn qù qiū lái ]

解释 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出处 明 刘基《大堤曲》:“春去秋来年复年,生歌死哭长相守。”

82暑往寒来 [ shǔ wǎng hán lái ]

解释 热天过去了,冷天来到了。形容时光的流逝。亦作“暑来寒往”。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中书令临汝灵侯墓志铭》:“草茂故辙,松插新枚。月明泉暗,暑往寒来。”

83烟云过眼 [ yān yún guò yǎn ]

解释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出处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84知往鉴今 [ zhī wǎng jiàn jīn ]

解释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出处 明·无名氏《太平宴》第一折:“知往鉴今,驱曹荡吴,非同小可也。”

85身外之物 [ shēn wài zhī wù ]

解释 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

出处 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86颠来倒去 [ diān lái dǎo qù ]

解释 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4卷:“圣人做出许多文章制度礼乐,颠来倒去,都只是这一个道理做出来。”

87蹉跎时日 [ cuō tuó shí rì ]

解释 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郎君奉尊堂之命,远来游学,不可蹉跎时日。”

88今是昨非 [ jīn shì zuó fēi ]

解释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9非昔是今 [ fēi xī shì jīn ]

解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出处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是今。”

90事过情迁 [ shì guò qíng qiān ]

解释 随着事情过去,对该事的感情、态度也起了变化。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1回:“说要每天拿来瞧一遍,免得事过情迁,重蹈故辙。”

91事过景迁 [ shì guò jǐng qiān ]

解释 同“事过境迁”。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92云开见天 [ yún kāi jiàn tiān ]

解释 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社会由乱转治,由黑暗转向光明。

出处 宋·邵雍《观盛化诗》:“纷纷五代乱离间,一旦云开复见天。”

93否去泰来 [ pǐ qù tai lái ]

解释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出处 前蜀·韦庄《湘中作》诗:“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94否往泰来 [ pǐ wǎng tai lái ]

解释 见“否2去泰来”。

出处 唐·林谔《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否往泰来,圣作惠出。”

95开云见天 [ kāi yún jiàn tiān ]

解释 见“开云见日”。

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十回:“众人一听,如同开云见天,兴奋得一下把老武拥在当中。”

96忆苦思甜 [ yì kǔ sī tián ]

解释 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思想觉悟。

出处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忆苦思甜当然要搞,但只搞忆苦思甜就不够了,要研究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战士的政治觉悟。”

97抚今思昔 [ fǔ jīn sī xī ]

解释 见“抚今悼昔”。

出处 秦牧《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抚今思昔,心头掀起了思想的浪花。”

98抚今悼昔 [ fǔ jīn dào xī ]

解释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出处 明·陈子龙《张邵阳诔》:“抚今悼昔,怆然悲鸣。”

99抚今痛昔 [ fǔ jīn tòng xī ]

解释 见“抚今悼昔”。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