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装傻的成语

形容人装傻的成语


1大智若愚 [ dà zhì ruò yú ]

解释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出处 宋 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明知故问 [ míng zhī gù wèn ]

解释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3装疯卖傻 [ zhuāng fēng mài shǎ ]

解释 故意装得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卖:卖弄。

出处 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4大巧若拙 [ dà qiǎo ruò zhuō ]

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5傻头傻脑 [ shǎ tóu shǎ nǎo ]

解释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6假痴假呆 [ jiǎ chī jiǎ dāi ]

解释 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 《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7假痴不癫 [ jiǎ chī bù diān ]

解释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8诈痴佯呆 [ zhà chī yáng dāi ]

解释 谓假装痴呆。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权依了他们处法,诈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别图再报。”

9装傻充愣 [ zhuāng shǎ chōng lèng ]

解释 假装傻头傻脑的样子。

出处 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10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解释 自己的所作所为导致自己的覆灭。

出处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11呆头呆脑 [ dāi tóu dāi nǎo ]

解释 呆:痴呆、迟钝。形容傻乎乎的或迟钝的样子。

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

12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13装聋作哑 [ zhuāng lóng zuò yǎ ]

解释 假装耳聋口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做不知或不懂;或故意置身事外。也作“装聋做哑”。

出处 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四折:“可怎生装聋作哑?”

14冥顽不灵 [ míng wán bù líng ]

解释 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出处 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15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解释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16愚不可及 [ yú bù kě jí ]

解释 及:赶上。形容愚笨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7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18飞蛾扑火 [ fēi é pū huǒ ]

解释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19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20疯疯癫癫 [ fēng fēng diān diān ]

解释 精神失常的样子。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21不露锋芒 [ bù lù fēng máng ]

解释 锋:兵刃;芒:植物的尖刺。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出处 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 杂说》第20卷:“语有力而不露锋芒者,善言也。”

22不辨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解释 辨:分清;菽:豆类。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或指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杜预注:“菽,大豆也。豆麦殊形易别,故以为痴者之候。”

23愚昧无知 [ yú mèi wú zhī ]

解释 非常愚笨;糊涂;又没有知识。

出处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自顾寡德,国人推尊,令袭大位,光父之业。愚昧无知,敢稀圣旨!”

24傻里傻气 [ shǎ lǐ shǎ qì ]

解释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阿炳这孩子傻里傻气,又蠢又笨,打铁不成,当鞋匠也不成。”

25不懂装懂 [ bù dǒng zhuāng dǒng ]

解释 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出处 王朔《我是你爸爸》:“我妈也比他强呵,起码不像她不懂装懂。我最恨不懂装懂像她那样的老师。”

26打马虎眼 [ dǎ mǎ hu yǎn ]

解释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待了会儿,他把钱拿起来:‘三十?别打马虎眼!’”

27楞头楞脑 [ léng tóu léng nǎo ]

解释 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出处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头楞脑,没分寸。”

28弄鬼妆幺 [ nòng guǐ zhuāng yāo ]

解释 犹装模作样。

出处 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休得把虚脾来掸,嘴喳喳弄鬼妆幺。”

29装疯作傻 [ zhuāng fēng zuò shǎ ]

解释 故意装成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同“装疯卖傻”。

出处 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用以献媚于铁木儿。”

30装痴卖傻 [ zhuāng chī mài shǎ ]

解释 故意装作痴呆的样子。

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11段:“吴天宝说:‘你不用装痴卖傻的,跟我耍这个!我们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呢?’”

31装聋卖傻 [ zhuāng lóng mài shǎ ]

解释 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32大智如愚 [ dà zhì rú yú ]

解释 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出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33傻眉楞眼 [ shǎ méi léng yǎn ]

解释 形容发呆的样子。

出处 管桦《惩罚》:“还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儿干什么?”

34诈哑佯聋 [ zhà yǎ yáng lóng ]

解释 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出处 《群音类选 官腔类 双忠记 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35枉曲直凑 [ wǎng qǔ zhí còu ]

解释 指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