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汉语查 成语 形容负担重的成语

形容负担重的成语


1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解释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如牛负重 [ rú niú fù zhòng ]

解释 像牛负担着沉重的东西。比喻负担很重。

出处 《佛说四十二章经》:“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

3千钧重负 [ qiān jūn zhòng fù ]

解释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出处 《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4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5休养生息 [ xiū yǎng shēng xī ]

解释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6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7死而后已 [ sǐ ér hòu yǐ ]

解释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9未老先衰 [ wèi lǎo xiān shuāi ]

解释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出处 唐 白居易《叹发落》诗:“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10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释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11力不胜任 [ lì bù shèng rèn ]

解释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12泰山压顶 [ tài shān yā dǐng ]

解释 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出处 明 贾凫西《木皮词 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漂杵堵了城门。”

13勤学苦练 [ qín xué kǔ liàn ]

解释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出处 老舍《文艺学徒》:“在他的一幅作品里,四妙咸备,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奋斗不懈的精神。”

14民不堪命 [ mín bù kān mìng ]

解释 民众负担沉重,痛苦得活不下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15举鼎绝膑 [ jǔ dǐng jué bìn ]

解释 绝:折断;膑:胫骨。双手举鼎,折断胫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负担重任。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本纪》:“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16负重致远 [ fù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憙传》:“更始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

17乞哀告怜 [ qǐ āi gào lián ]

解释 哀:怜悯;告:请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18擎天之柱 [ qíng tiān zhī zhù ]

解释 支撑天的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以比喻能担负重任的人。亦作“擎天玉柱”。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擎天之柱著功勋,包罗大海佐明君。”

19志广才疏 [ zhì guǎng cái shū ]

解释 犹志大才疏。

出处 宋·李纲《奏陈利害札子》:“今浚之罪乃在于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谘诹良策,而专于自用。”

20引重致远 [ yǐn zhòng zhì yuǎn ]

解释 引:牵挽;致:达到。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21分身减口 [ fēn shēn jiǎn kǒu ]

解释 见“分房减口”。

出处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22负重涉远 [ fù zhòng shè yuǎn ]

解释 见“负重致远”。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23分房减口 [ fēn fáng jiǎn kǒu ]

解释 亦作“分身减口”。旧时荒年,为减轻家庭负担,维持生计,人口多者每使部分外出逃荒,谓分房减口或分身减口。

出处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如今为这六料不收,上司言语,着俺分房减口。兄弟你守着祖业,俺两口儿到他邦外府,赶熟去来。”

24力小任重 [ lì xiǎo rèn zhòng ]

解释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出处 《周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25负笈担簦 [ fù jí dān dēng ]

解释 笈:书箱;簦:古代有柄的笠类的伞。背着书箱,扛着伞奔走求学。

出处 南朝·梁·任昉《求为刘献立馆启》:“有朋自远,无用栖凭,皆负笈担簦,栉风沐露。”

26荒时暴月 [ huāng shí bào yuè ]

解释 荒:五谷不收;暴:凶。指荒年或青黄不接的时候。

出处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27服牛乘马 [ fú niú chéng mǎ ]

解释 役使牛马驾车。

出处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28金枷玉锁 [ jīn jiā yù suǒ ]

解释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担和包袱。

出处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29鲂鱼赪尾 [ fáng yú zhǐ wěi ]

解释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毁。”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负担过重。

出处 《诗·周南·汝坟》:“鲂鱼赪尾,王室如燬。”毛传:“赪,赤也;鱼劳则尾赤。”朱熹集传:“鲂尾本白而今赤,则劳甚矣。”

©2024 hgcha.com 汉语查 苏ICP备2022042793号 邮箱: hgchacom#163.com

本站字典、词典、成语等汉语国学数据仅供参考,最终以新华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